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究
2020-10-20盖晓
盖晓
摘要: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对乡村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中,应该摒弃传统的农村发展及建设模式。以建设美丽的乡村为出发点,不断的美化农村的外在形象及内在文化氛围,从而推动农村发展向着和谐美丽方向迈进。文章从城乡规划角度出发,重点阐述新时期下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乡村建设
1 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1.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由于我国现今低碳理念的提出,所有的规划设计都离不开绿色,因此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也是绿色,充分发挥农村生态优势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重点发挥绿色经济在农村经济的带头作用,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的基本国策,对于多个方面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我国很多医院存在浪费的现象,这就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推广循环发展的农业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加强推动农村对新技术、新能源的利用,加强对乡村的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现乡村的生态美和自然美,提高乡村自身的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的人文建设,打造绿色和谐的美丽乡村环境。
1.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升级农村产业结构
三农问题是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重视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打造美好乡村,发展优势产业,加强环境治理,加快体制建设,推动乡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不断加强对农村的经济建设,在农村经济得到重视的同时,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产业结构不完善的不足,减少资源的消耗,加快经济转型。要想创建美丽乡村,就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充分挖掘农村的发展潜力,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的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1.3 建设中应把农民作为主導力量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能为城乡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同时还为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就不能忽视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要密切联系群众,以农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要加强城乡建设工作对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发挥其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就要密切联系实际,建设更美丽的乡村,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真正做到为农民服务。
2 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的发展策略
2.1 地域文化保护策略
地域文化是千百年来沉淀出的文化传统,任何改建重修都不能丢失地域文化,农村的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体现,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般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形式多样。在美丽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求地方政府格外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引导青年一代不忘本,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通过开设一些乡村文化节,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对一些优秀的文化继承人加以表彰,拍摄相关文化纪录片等方式向外界宣传,引导更多的青年投身于文化传承中。同时政府还可加强地区的文化产业建设,例如在国学文化盛行的今日,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学习政策,开展相关教育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个人素养,构建农村新风气,还可以将农村建设成特色文化村,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
2.2 环保节能产业规划策略
由于对经济增长的过快追求,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引进外来企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不乏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这类企业的引用虽然带来了短时间内的经济增长,却破坏了乡村环境,使得空气遭受污染,水资源破坏,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最终短暂的经济发展终会面临瓶颈,原有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穷山恶水,从根本上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因此,地方政府要引以为戒,在引进外来企业时要严格筛选,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企业,同时对于企业产出的污染物要进行妥善处理,严格控制排放标准。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地方政府要对农户进行技术支持和政策帮扶,针对一些封闭落后的经营方式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为农户讲解,建设新的产业链,如建设绿色采摘基地、生态果园、蔬菜大棚,也可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出具有乡村特点的民俗旅游项目。
2.3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在城乡规划大背景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就要求政府始终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去规划乡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在推翻旧的建设新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原有环境和资源。在开展滴灌、喷灌工程工作时,政府要深入挖掘乡村特有资源,避免类似“千村一面”的无用设计。环境优势是乡村建设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可浪费,因此要对村民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引导全体人员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培养保护资源,节约能源,绿色有机的生活方式。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良好生活方式的提倡不仅需要依靠农民的自觉意识,同时针对一些固执己见,自私自利的行为,要求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组织监督各村庄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调动起全民的积极性,共同投身村庄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使村容村貌由内而外的焕然一新,从根本上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2.4 居住环境的规划策略
经过实地考察,不难发现各地区农村的房屋构造结构、道路铺装设置及建筑材质选择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是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护的重点,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其原有的特色,将地域文化传承发扬出去。在某城郊的居住小区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区的建设缺乏设计性,将原本旧城区进行彻底翻新,使原有特色建筑和文化全部抛弃,所以在房屋改建的过程中应当鼓励村民选用当地特色材料和建筑技术去建设,尽量维持原有建筑造型风格。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完善村中的各项基本设施,如损坏道路的维修,偏远山区通路问题,构建污水处理厂,针对农村垃圾实行合理的垃圾分类处理,健全排水管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2.5 绿色循环农业规划策略
农村经济的发展,核心产业仍是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现有的水资源、土壤资源、金属矿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建设绿色循环型经济体系。例如,针对一些地处山林的乡村,可以引导农民种植一些利于生长的农作物,再通过加大牲畜的养殖,提升土壤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牲畜的粪便是良好的天然养料,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形成良好可循环的经济体系,最大化的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3 结语
对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可以均衡我国城乡的发展,减少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乡村人民的经济水平,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以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目的,从群众出发,规划人民的生活环境,落实从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的建设要求,保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乡村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城乡的和谐发展,打造有特色的乡村面貌。本文对于从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对于国家的乡村发展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 [J]. 欧阳来禄. 住宅与房地产.2019(12)
[2]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 莫明勇. 居舍.2019(21)
[3] 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 马宏科.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
[4]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J]. 邓军. 中外企业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