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标据本,学会绘声绘色讲故事

2020-10-20张丽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开店蜘蛛讲故事

张丽

讲故事是语言实践和运用的有效途径。统编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渗透讲故事的方法,如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出“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这一形式读懂故事内容,并且为接下来的讲故事作好铺垫。到了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具体、明确地提出讲故事的要求。如,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讲故事;二年级上册的《曹冲称象》等,则是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讲故事……虽然这些课文一直在引导学生学讲故事,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改变”为主题,对“借助提示讲故事”进行了系统训练。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借助提示讲故事并目.讲好故事呢?一方面要按照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回归教材,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即“依标据本”。本文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来具体说明。

首先,依标据本寻支架。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共有四篇文章,它们虽说都是要求借助提示讲故事,但提示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借助什么样的提示,搭建什么样的支架,有的在课后习题中有明确要求,有的比较模糊,要结合文本特点、课后习题等分析确定。

《大象的耳朵》中,大象的耳朵因为耷拉着,引起了小动物的质疑。在小动物们的质疑声中,大象自己也产生了怀疑,进而发生了改变——把耳朵撑了起来。改变后,大象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明白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这篇课文的三道课后习题都没有明确指出利用什么作为讲故事的支架,但第一题“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给了我们提示:读好问句,并以问句为支架,讲好故事。这篇文章中有很多的疑问贯穿始终:小兔子、小羊以及小鹿、小马、小老鼠等都问大象耳朵为什么耷拉着,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大象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真有毛病了,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这些疑问贯穿整篇文章,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和朗读好课文的关键,也是讲好故事的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可以问句作为讲故事的支架,借助问句读文、学文、讲故事。

《蜘蛛开店》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开了一家商店,不管卖什么,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他卖口罩,来了一只河马;卖围巾,来了一只长颈鹿;卖袜子,来了一只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这篇课文讲故事的支架是什么呢?课后第一题中明确给出了答案: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这篇文章的结构反复,故事情节类似,写法相近,非常适合借助关键词了解和理顺课文内容。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蜘蛛开店时“谁来买什么”的关键词,以这些关键词为基础绘制图示,然后结合图示讲故事就简单多了。因此,这一课讲故事的支架可侧重于图示,引导学生“借助图示”讲故事。

《青蛙卖泥塘》一课,课后习题中没有明确提供讲故事的支架,但是我们可以从第一题“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中寻找到。课文在写青蛙两次卖泥塘时,结构相似,特别是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和对话很有特色,如青蛙大声吆喝,老牛走来,野鸭飞来……很适合分角色表演。分角色表演是更高层次的讲故事,所以这一课可以人物语言、动作等为支架让学生展开想象,分角色表演。

《小毛蟲》一课课后第二题明确提出,“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画出相关词句,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同时给出讲故事的支架(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小毛虫——茧——蝴蝶),以及在两次变化过程中小毛虫分别明白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因此,这一课讲故事的支架就是“借助词语和句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讲故事要借助一定的支架。如何知道每个故事借助什么样的支架?由对上述四篇课文的分析可知,要根据文本和内容特点来确定。

其次,依标据本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支架,把每一课要求掌握的讲故事的方法落实到位。

以《蜘蛛开店》为例,利用板画导入新课后,告诉学生绘声绘色讲故事是有妙招的。

第—招,课文读—读。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认读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课文读正确是识好字的前提,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更是讲好故事的保证。

第二招,内容想一想。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读课文前提出要求,如边读边想“蜘蛛开店卖什么了,谁来买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第三招,语气变—变。引导学生不仅能讲出故事,还能想象具体隋景,变换语气讲故事。因为《蜘蛛开店》结构反复,利用第一个小故事“河马买口罩”,学生习得方法后,可引导其抓住“嘴巴那么大、好难织啊、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等关键词,变换语气讲一讲这部分内容。这时候,学生能想象出蜘蛛很累的样子,讲得绘声绘色。

第四招,动作变一变。告诉学生在讲故事时,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同样还是利用“河马买口罩”的故事习得方法,当学生抡圆胳膊夸张地讲出“嘴巴那么大”,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地讲出“终于织完了”时,就已经习得了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招数。接下来“长颈鹿买围巾”和“蜈蚣买袜子”这两个小故事,可以让学生用上学到的招数练习讲故事,再借助黑板上的图示(卖什么一谁来买了)和提示(招牌怎么写—结果怎样),学生就很容易讲好整个故事。

最后,依标据本悟感情。

统编语文教材在结构上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在引导学生习得讲故事的方法时,不能忘记本单元的另外一条线:内容主题——懂得灵活变通。好多老师在上课时,把语文要素和内容主题截然分开。其实,二者就像一条绳子的两股,是互相拧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做到在突出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渗透内容主题,进行隋感熏陶。仍以《蜘蛛开店》为例,学生讲完第一个小故事后,说说为什么蜘蛛觉得“好难织”;在讲完另外两个小故事后,说说为什么蜘蛛“累得趴在地上”和“吓得跑回网上”;再结合蜘蛛挂出来的牌子“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说一说自己想对蜘蛛说些什么。在读、讲、说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主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也为讲好故事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开店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蜘蛛开店
蜘蛛
巴巴熊开店
讲故事
大蜘蛛
滴答滴答下雨啦等
听妈妈讲故事
网上开店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