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种苗培育养护技术要点

2020-10-20常志兴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养护技术要点现状

常志兴

摘要:林业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种苗培育是林业建设的重点,决定着林木的质量,影响着森林的繁衍和发展。随着林木种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种苗培育养护技术也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保证培育和种植的林木质量良好。本文重点讨论种苗培育养护技术要点。

关键词:种苗培育;养护技术;现状;要点;对策

1.      我国林木种苗培育的现状

1.1   生产结构不均衡

目前,我国种苗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均衡的情况。从而导致当前大规格苗木少,小规格、小径阶苗量多;三年生以上苗木少,1~3年生苗多;通道绿化、村镇绿化、环城绿化苗少,荒山造林、城市绿化苗多;经济林苗少、其它苗多;定植苗少、留床苗多;容器苗少、裸根苗多。

1.2   种苗培育规模小

近年来,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林业工程管理工作也开始更加规范,而在这种新形势下,各绿化工程公司为了有效的提高绿化工程的质量和绿化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则相继建立起了自己的育苗基地,但由于受资金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其育苗基地的规模都较小,且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

1.3   育苗科技含量低

育苗生产技术总体上看,仍然徘徊在低水平上,科技含量不高,播种与扦插育苗所占比例较大,而嫁接、根蘖、组培等育苗则主要靠外地熟练技术人员,或引进外地小苗进行培育,育苗技术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2.      林业种苗培育养护技术要点

2.1   苗圃建立

林业种苗的苗圃通常分为两种,即固定苗圃、临时苗圃,这两种苗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适用的条件有所差异,临时苗圃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缺乏健全的设施,所以在林业种植的过程中,该苗圃主要适用于数量少且单一的苗木品种。针对于固定苗圃来讲,不仅种植的规模大,并且在苗圃内水、电等设施较为健全,可以满足苗圃中种苗的生长需求,所以在种植时,该种植方式适用于多类型、培育时间长的重要培育项目,但是相对固定苗圃来讲,对种苗培育管理的要求较高。

2.2   育苗技术

在进行林业种苗培育过程中,育苗技术是其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种子具体类型科学选择育苗技术,以此为基础,能够对种子发芽与成长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一般包括容器育苗、移植育苗、营养繁殖育苗、播种育苗等多种方法。在具体进行繁殖作业时,工作人员基于科学育苗视角采取嫁接或插条等方式,对优良品种进行培育种植,在保障科学繁殖的同时,还需要基于苗圃特点,利用土球移植或裸根移植等方式实现移植作业,确保林木种苗培育具有更高的成活率。

2.3   种苗施肥

在林业种苗的养护管理中,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确保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所需的营养需求,在施肥的过程中,依据种苗的生长情况,可以将施肥分为不同的时期。如在种苗的生长工程中,可以在苗木的根部对生根粉溶液进行播撒,从而将种苗的生长质量与存活率进一步提高。而在种植的后期阶段,则需要以林木的生长态势为基础,对施肥的数量与类型进行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在一些土壤贫瘠的种植区域进行追肥,如果在林业的种植时恰逢雨季,则要增施氮磷肥,从而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2.4   種苗繁殖

林木种苗的繁殖是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日常工作中技术应用的难点领域。首先,针对种子的繁殖而言,种子繁殖就是利用苗木的种子进行种植,以收获实生树苗的方式。通过该种方式获得的林木繁殖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因此对其进行繁殖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环节,该种方法也存在缺点,例如,种子的生长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并且存在基因变异的可能。种苗繁殖技术应注重种子的催芽和管理问题,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应采取差异化的技术方法。在催芽管理上,一般采取水浸催芽的方式,水温保持在40℃-80℃之间,具体温度根据种子果皮的厚度而定,其浸泡时间应保持在6-48小时,具体时间应根据种子情况变化而定,当种子出现裂口时,便可停止浸泡,开始林木种苗的实际栽培工作。此外,在林木繁殖技术中还涉及扦插繁殖技术、嫁接繁殖技术和根系修建技术。扦插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保证苗木的亲本性,使苗木的栽培成长具有母树的特性,然而实际管理中,苗木扦插技术的应用难度大,尤其是幼苗阶段根系较浅,容易出现技术应用问题。而嫁接繁殖技术问题多体现在苗木的切口管理上,技术人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发生感染出现切口腐烂问题,继而影响嫁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苗木培育结束后,需要对根系进行修剪,并做好起苗工作,促使苗木进入休眠状态,以此保证苗木种植过程的成活率。

3.      林业种苗培育养护管理工作对策

3.1   完善管理机制

种苗管理工作质量与种苗产量和推进工作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当地种苗种植情况以及生产特性,制定严格的种苗管理机制,为种苗质量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当地林业部门需要加强对种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的完善,推进种苗培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将提升种苗培育质量的责任分摊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共同推进种苗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创新。相关部门还应该大力推进林木种苗良种化发展。

3.2   提高人员水平

首先,种苗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林业知识。并且还需要拥有一定的病虫害预防知识,能够及时发现种苗生长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其次,种苗管理人员应该选用实践技术型人才。种苗培育并非纸上谈兵,即便拥有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必须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才可以胜任种苗管理工作。在进行人才选拔时不仅应该对参选人员的学历、专业以及理论知识水平进行考核;还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水平双高的人能满足种苗培育工作需求。

4.      总结

为了能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实现种苗培育企业的增产增收。目前我们国家对于林业种苗的培育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培育良好的幼苗才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政府需要重视对林业的积极引导,不断开发新型种苗培育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创新管理方法,为林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白永才.林木种苗的培育与发展初探[J].林业园艺,2015(3):167

[2]    庞春秀.谈林业种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18(4):49

猜你喜欢

养护技术要点现状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林业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