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康复中不良情绪的影响

2020-10-20袁佳艳张顺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袁佳艳 张顺

【摘 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化疗康复 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5月的80例肺癌患者且在化疗康复阶段,采用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量表结果。结果:在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之前,对于两组患者的SCL-90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来说,观察组的SCL-90要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肺癌患者化疗康复过程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在该阶段产生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化疗康复;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1

肺癌是一种肺部实质性病变,主要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因此也可以称为支气管肺癌。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肺癌的发生率在近几年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而肺癌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60~80岁人群发病率更高,并且男性患病率明显要高于女性。而化疗、放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化疗能够对于骨髓造血系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血细胞、白细胞数量下降,避免癌细胞出现增殖或转移[1]。但是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发热或是其他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加剧,因此,为了可以减轻患者在化疗阶段的痛苦,需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针对本院的80例肺癌患者化疗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研究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9年10月到2020年5月的肺癌且在化疗康复阶段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年龄为(58.54±2.88)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为(60.12±1.9)岁;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有可测量病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护理内容含有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以及不良反应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对照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其护理内容则主要有:

1.2.1 疾病知识宣讲 护理人员在合适的实际向患者宣讲疾病知识和化疗相关知识,使患者对于疾病具有清晰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疾病。同时,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将一些恢复良好的案例讲解给患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使患者可以转变治疗理念,积极接受治疗。

1.2.2 心理护理 在患者接收化疗,并且在康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与患者之间展开沟通,了解患者,并基于此采取心理护理干预。

1.2.3 社会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经常与患者家属之间进行沟通,给予患者亲情上的安慰,使得患者可以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将患者的消极心理进行转变,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的心态由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病痛,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1.3 观察指标

由医院的一位主观护师指导患者对SCL-90量表進行填写,而填写量表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化疗前2d、1个疗程的化疗后。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来分析研究数据,当卡方值P<0.05时,意味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检验,而组间比较采用()表示,以t检验,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CL-90进行比较。在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在所有的肿瘤疾病中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大部分患者在发现疾病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因此放疗、化疗成为了治疗肺癌患者的主要方式[2]。但是,化疗药物将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在这一过程中会感到痛苦不堪,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导致部分患者在此情况下出现情绪失控,拒绝治疗,甚至自杀等严重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并且由于大部分的患者为中老年人群,对于疾病不够了解,所以在患者化疗过程中,承受不良反应带来的痛苦,长期以往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3]。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积极、耐心的沟通,与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呼唤关系,消除患者内心中的恐惧感,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以,针对肺癌化疗康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在化疗康复过程中的紧张、恐惧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4]。

本研究选择本院的80例肺癌化疗康复阶段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结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更好,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从而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肺癌化疗康复阶段的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肺癌化疗康复阶段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娜,刘俊成,解秀玲.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12(3):345-347.

雷月丽,武跃宾,郭星,等.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及心理干预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2):1824-1827.

鲁丹丹.试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3):207-208.

冯桂荣,王淑清,李练,等.肺癌化疗患者心理负担及影响因素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9):4-6.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家属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
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