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2020-10-20成甫军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通信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成甫军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通信工程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分析了通信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阐述通信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强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通信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通信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一、概述

财务风险贯穿于通信企业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通信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主要是指通信企业在开展项目建设时,由于对其管理或财务活动无法有效控制,从而产生相应风险,使企业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或者直接造成财产损失。与其他行业相比,通信行业工程项目具备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设備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频繁等特点,而且直接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上一旦出现问题,不但影响建设进程、市场拓展与用户感知,更有甚者,将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企业信誉受损,因此通信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据了解,目前通信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主观上对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不够重视

大型通信企业一般都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建立了较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通信建设项目因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相关制度往往无法得到贯彻落实,风险意识不强,在前期市场评估、招标投标管理、投资建设等实施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关风险。同时,在以收入与市场份额为考核导向的牵引下,企业各级管理者更重视通信收入规模的扩张,把目标集中在建设项目对市场业务直接支撑方面,而忽视了资本支出相关的投资效益评估与风险管理,从而出现管理混乱、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投资通信效益低下等问题。这种主观上的忽视,将提高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通信企业通常具有比较完善的工程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贯彻落实、风险与监督管理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防范风险的作用,而且缺乏切实可行的项目风险管理举措。比如,缺乏具体的投资预算管理与实施制度,导致投资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失去应有的科学性;项目采购、建设、验收过程中,没有具体的风险控制举措,将增加工程成本,导致损失发生;工程付款结算时,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不严格按合同规定与实际施工进度,企业将随时发生违约风险。项目建设完成后,没有相关制度加以约束,对未按相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决算、审计的行为,无法落实责任,也没有具体的责任追究制度作保障。

(三)财务风险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在通信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与建设部门信息化手段薄弱,信息系统多而杂,难以实现无缝对接、信息共享,财务管理要求与业务管理方式相互独立,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又比如,业务部门未达到开工条件就盲目开工,未按正规流程采购设备就擅自借货(通信运营企业中一种常见的先交付借用实物,后补合同签订与采购手续的倒挂行为),没有足够的项目预算却不按设计方案控制工程成本,甚至随意在不同项目间调配投资预算,种种行为,层出不穷。如果没有财务、审计部门的必要监督,必然会导致管理混乱,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在财务管理上造成不可避免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建议

针对以上通信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笔者提出以下相关财务风险管理建议。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经济环境整体上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但同时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通信企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能极大降低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从而稳定企业发展。就通信企业本身而言,其工程项目涉及到较大资金,承受的财务风险能力也比较强,所以,企业管理者不能单纯以经营规模来决定企业的运营方式,要在财务现状下来科学投资,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把企业风险管控当作日常工作。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从过去的以资金核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当前的项目管理、资金预测、成本控制、资金筹集、财务分析为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其次,企业要积极对员工普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要让所有员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变成常态化工作。

(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控

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相应的制度来保障,通信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通信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实现从项目决策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具体包括:1.立项、设计与概预算控制制度;2.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订单管理制度;3.建设项目资金与工程价款结算支付制度;4.工程预算变更与调整制度;5.工程档案管理制度;6.工程结算与决算审计制度。财务部门应充分参与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包括工程项目核算、工程款项支付、合同审核、转资、结项关闭等工作,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预警系统,以加强对工程项目投资的财务控制和监督。所有工程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应培养敏感的风险规避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在工程项目各环节均能充分进行风险预测和分析,并且根据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通信企业应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各个环节落实财务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在投招标和合同签署阶段,组织法律和财务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评审,确保招投标方案和工程合同签署公正合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以低成本为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强化项目进展日常监督管控,落实工程管理规范,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设。在竣工验收阶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编制竣工文件,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并及时投入使用,及时进行工程款项支付。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成本核算体系,积极落实责任,实现成本责任管理。

(三)规范工程项目资金资产的管理

通信企业应加强工程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建议以省级公司为单位建立集中资金管理模式,保证资金的集中调度,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在管理过程中,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与授权审批控制,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及时掌握资金需求,根据工程项目进展合理调配资金,按合同约定及时进行工程项目资金支付,确保資金资产安全有效使用。

在工程物资等实物资产管理方面,首先明确管理职责,建立项目资产保管、领用与使用、定期盘点制度;建立实物管理台账,及时核对账实相符。应按照国有资产有关管理规定,明确相关资产的调剂、租借、处置变卖程序、管理权限与管理责任。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三料”(工余料、拆旧料、废料)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完成、项目初验前及时办理“三料”退库手续,对于拟退库的“三料”,应在物资管理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后,再根据鉴定结果组织退库、利旧变卖处置,以防范管理不严产生的物资毁损、流失与被盗的风险。

(四)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

在决策管理信息要求越来越高的信息化时代,必然迫切需要有效的信息化支撑手段,做好项目建设各阶段的统计、报告与分析工作,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管理。各通信企业应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全球最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基础上,开发应用与通信企业项目建设管理要求相一致的项目管理系统与结算管理系统,结合线下项目实施进度与相关工程文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线上管理,实现从立项、投资、开工、验收与审计的系统全流程无缝对接。信息化支撑系统的应用,通信企业得以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来提高项目管理与信息分析能力,对历年发生过的财务风险进行总结,积累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实现财务管理与项目建设管理的有效融合,将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与财力,同时能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财务统计数据,达到系统更智能、流程更规范、控制手段更有效的管理目标。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各单位应当把好人员入口关,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任用员工的重要标准,确保为内部风险控制关键岗位人员具备与其职责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通信企业应积极组织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投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资金筹集使用,税务筹划、银行资信管理等专业能力,提高其作为财务人员的职业敏感度与风险管理水平,及时应对处理工程项目管理中可能产生的各类财务风险。此外,财务人员的眼光既要关注企业经营与价值创造,也要加强对内部风险的预测和监控,实现对通信企业业务全过程闭环监督控管理,整体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最终实现通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分析,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通过财务风险管理,实现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玲.成本控制视角下通信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财务风险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0).

[2]柳海燕.通信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9(20):132-133.

[3]顾佳莹.我国通信运营企业工程项目嵌入式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9.

猜你喜欢

通信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浅谈“互联网+”概念下的通信企业竞争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