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江苏卷佳作展评
2020-10-20姜有荣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题意解读]
作文材料中的四句话构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既讲出了一种普遍规律,也聚焦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同学们应细读材料,结合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现实进行立意和写作。
首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源自《易经》,是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事物能相互感应,可引申为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句话揭示了一种普遍的规律。第二句话紧承第一句,诠释这种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指出同类信息对人产生的影响,“所环绕”是表象,“所塑造”是本质。第三句在第二句的基础上,以两个“更加”指出智能互联网时代强化了这种影响,启示同学们联系实际展开思考、判断和评述。最后一句话从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直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浏览”“点赞”“分享”三个词言简意赅地勾勒出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生态,“也许”体现了表述严谨,带有假设性,同学们可赞同可反驳。对于“被同类信息所塑造”这种现象,作文材料没有进行评论,而是将思考空间留给同学们。
对于“被塑造”的评价是写作的重点,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1.持赞成态度。同类相聚既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就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能够收获知己,体验到共鸣的喜悦。
2.以审慎的眼光去看待。辩证思考同类相聚是否会缩小自我的认知边界,让自我变得狭隘,认知方式和能力固化。
3.反对信息泛滥,警惕变成“数据的模板”。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利用同类信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思考与行为趋同化。
[佳作一]
孤独的发声者
文/江苏一考生
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少人偏爱“共鸣”,追求所谓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津津乐道于“英雄所见略同”,对异声相抗者则乜斜双眼,鼻孔喷出冷气加以鄙视。然而,世界不全然取决于“共鸣”,恰恰相反,许多独特个体的真知灼见引起了世界的重大转变,我愿意称这些人为“孤独的发声者”。
“孤独的发声者”不一定离群索居,不一定被人群所环绕。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联系的链条中,“孤独的发声者”极难割断与他人的联系。材料说,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那么问题就随之产生了:“同化”影响如此大的情况下,“孤独的发声者”如何产生真知灼见?
我想,首先他们能慎重地对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古老命题。虽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能让他们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但他们更注重思想上的锤炼,更追求真理。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人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辛弃疾自身的写照。当时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无比惆怅,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斯以为这几句词恰可以形容“孤独的发声者”的心理状态:不与他人一争高下,而是怀着真知灼见成就大事业。
其次,“孤独的发声者”珍惜并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轻言放弃。这让我想起美国前总统林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一个法案需要他和幾个幕僚商议,最后做决定时,幕僚们一致反对他的意见,但他还是遵从自己的想法,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这个法案就是著名的《宅地法》,它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最深的是促进了西部开发。
第三,“孤独的发声者”具有专注的品质。他们置身在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语”并不能干扰他们。一百多年前,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在热闹的大街上散步,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想将它计算出来,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于是他在上面写了起来。不料这块黑板是动的,他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等到跟不上时才发现错把马车车厢后壁当黑板了。安培生动地诠释了“孤独的发声者”的专注。
在智能信息化时代,我们在便捷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更容易被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因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可能是温柔的陷阱,你该小心每一次随心所欲的浏览,每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每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努力做一个“孤独的发声者”。
想想伏尔泰的话语吧:“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评析]
此文作者运用逆向思维,对材料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说法,敢于说“不”,反向思考其对人与社会的影响,进而阐述拒绝“被环绕”“被塑造”的独特价值,可谓独辟蹊径。在“‘孤独的发声者产生真知灼见”的实施路径上,作者亮出了“慎待‘共鸣”“遵从‘己见”“保持专注”三招,招招有论有述,用例典型大气,论证给力服人。既有思想,又具功力,力拔头筹,实至名归。
[佳作二]
却道热爱依旧
文/江苏一考生
《周易》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我愿意将半生热爱献给冰雪中咳嗽不止的别林斯基和他年轻的小组。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之自由光辉大放异彩,贵族和平民知识分子运动风起云涌。别林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些忠于信仰和理想的信徒,匡扶了俄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之路。在那个良知被损害极深的年代,他们在万马齐喑中邂逅,成就了彼此。
此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正是这种同类效应孕育了俄国文学善与爱的精神气度,使那些青年们在痛苦中找到了精神归属,从灰色的世界中绘出彩虹。这是热爱的力量,是同类相互吸引与精神上的呼唤塑造着人们高贵的灵魂。
文学如此,盛世亦然。在洪流涌动的当下,互联网给予我们更多拥抱美好、释放热爱的机会与能力,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接触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与人,使得“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成为触手可感的事实。当我们得以通过网络一览故宫博物院的金碧辉煌,得以尽情观赏武大的樱花,我们对美的需求渐渐得到满足,也从心底生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万物的一颗殷殷济世之心。
这种对善与爱永恒不变的热爱,让我们也被所热爱的事物塑造,价值观因之得以建立,未来的模样逐渐清晰,最终我们才成为我们自己。
何出此言?答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唯有将脚步放慢,将热爱放入心中,才能将生活放入眼中,做到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继而塑造自己。我们一生不断行走,背着自己的行囊,沉默无言。但当一个个独行的个体因为相似的喜爱聚集到一起,孤单的思想会因同一束光芒而汇成思想的大河。人生美好之至,大抵不过如此吧?
互联网不仅让我们拥抱所爱,也为我们建好了通向四面八方的门,开启通往新世界的渠道。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上,我们得以给予新事物一定的容纳空间,轻轻叩响未来的大门。这大抵便是大数据的智慧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被自己喜爱的事物所局限。因为一味地关注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被大量同类信息所包裹,就会压抑自己多元化的精神渴求。
芥川龙之介说:“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我想,同类信息的意义亦如此。在巨流平偃而下的互联网时代,我借以言:“删除我现在的每一分热爱,我亦不能成为明日的自己。”
[评析]
本文的亮点在于一个“转”字。首先以“文学如此,盛世亦然”作转折,由“同类效应孕育了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精神气度”论及“互联网让我们拥抱所爱,释放热爱”;再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被自己喜爱的事物所局限”作转折,论及“被大量同类信息所包裹,就会压抑自己多元化的精神渴求”。横贯中外,由利及弊,汪洋恣肆,挥洒自如,充分展示了作者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刻的理性思辨。
[佳作三]
互联网·窗子·我
文/江苏一考生
林清玄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网络就是我们的窗子,透过它,我们瞧见了芸芸众生,而我们在信息中塑造自我时,就举起了镜子。
从前,我们透过窗子,看见绿野葱葱,山花海树,风光无限好。我们还可以走出门去,寻找感兴趣的人或物。而如今,我们看见很多人都被网络这个圈子包裹起来,遨游其中,寻找到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哪怕在空间上,自己与另一头的朋友隔着千山万水。这是多么神奇而幸福的事儿啊!
木心在《从前慢》中说:“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很多年后的今天,木心所说的这种慢生活渐渐被便捷的互联网生活所改变。互联网这个窗子,简直使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拥抱它。在它的指引下,我们仿佛找到了更多的乐趣。足不出户,我们用指尖轻触屏幕便可知晓天下事,游览全世界的风景,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
有道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此乃人之天性。在互联网的窗子里,我们能通过帖子相互交流,在留言里体会感动,也能通过视频、图片等体验风土人情。人生百味,尽在其中。我们在其中畅游着,好像是那个世界里最大的获益者。
但在我们一次次的浏览、一次次的点赞之后,窗子背后的塑造者——互联网大数据,好似读懂了我们的喜好,不断统计着我们的浏览次数,并为我们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然后根据数据分析为我们推送相似的信息。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被束缚在一个同质化的小世界里。而当举起镜子,去探视内心时,我们才发现真正的自己早被困在笼子里。我们的思想悄悄地躲起来了,甚至被固化。
《吕氏春秋》有言:“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诚如其言,若将自己封闭在小世界里,就难以窥见他方风景。作茧自缚,终将纵火烧身。狭隘片面的视角不能让我们正确看待许多事物,而欲破之,就应再推开多个窗子,举起镜子,好好审视自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身为青年,自当思之,看之,才能不被困于其中。追求多元化的发展,从数据化的笼子里走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原来我们的世界如此之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我们的思想才能摆脱束缚,不断丰富、深化。
以窗求得同声相应,以镜修得万象澄明,吾国少年,当如此。
[评析]
本文可谓深入浅出,四两拨千斤。何谓“深入”?作者能洞悉“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两组哲学关系。何谓“浅出”?作者没有板脸说教,而以“窗子”和“镜子”这两個形象可感的比喻分别对应“一个人面对的外面世界”和“一个人面对的自我世界”,进而演绎出“以窗求得同声相应,以镜修得万象澄明”之理。比喻论证的娴熟运用,尽显作者举重若轻之功,化“奥”为“显”之力。
[佳作四]
突破风暴,寻找森林
文/江苏一考生
姐姐刚大学毕业,所学专业是自己高中时就憧憬的,工作也和专业对口。在大家眼里,姐姐是非常幸运的。可姐姐说:“我当初没有了解其他专业就做出了选择,现在想想,如果那时眼界更开阔一点,说不定会更好。”
姐姐高中时,只因无意中看到微博推送的一部有关铁路设计与运行的微电影,从此便迷上了有关铁路的一切。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不似从前那样信息闭塞,只要打开手机或者电脑查询,你想看的、想听的、想了解的便会像大海里的浪花般一层一层翻涌而来。打开身旁的电子设备,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享受被其所环绕的快感。可时至今日,为什么姐姐会对之前坚定的选择抱有遗憾呢?
我想,或许是因为人们沉浸在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中,倾向于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但时间一长,难免会感到麻木乏味。更何况身处信息洪流之中,我们经常会误将只言片语当作事实真相,而忽视了信息的片面化、碎片化。然而不同于专属于每个人手机上的“个性化推送”,社会是一本五花八门的书,不能私人定制。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我们踏入社会,眼界扩宽后,为何会找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物。
日复一日被所谓的“同气”所裹挟,早就捂住我们望向天空的眼睛,堵塞我们聆听世界的耳朵,束缚我们走向彼岸的双脚,无形中剥夺了我们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利。实际上,我们早就坠入同类信息的无形囚笼,成为被影响、被塑造的那一个。碎片化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所有选择的机会,却也令很多人迷失在寻觅机会的信息中。
对此,我们该怎么办?与其完全将互联网隔离在生活外,倒不如接受现实,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去善用信息。村上春树曾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身处信息洪流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都有可能会迷失。但我们也是强大的,因为我们拥有思想,可以独立思考。我们要学会用全面的视角看世界,利用信息去塑造更好的自己:打破固有的束缚,在同中汲取力量,在异中进行反思。
要相信,生命有无限种可能,每个从风暴中勇敢走出来的人,都可以在独立而全面的思考中,用更全面的眼光审视问题,做出真正合适自己的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森林!
[评析]
本文亮点有三:一是提出问题有“由头”。以一件日常生活中见证的小事引发议题,堪称绝妙。二是分析问题有深度。理性分析了个体在互联网时代渺小又强大的特点,可谓“灼见”。三是解决问题有招数。指出了“在同中汲取力量,在异中进行反思”的自我塑造路径,给人启迪。全文逐层推进,步步为营,层层有看点,步步有亮色,此之谓匠心。
(作者:姜有荣,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