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的应用

2020-10-20王政超张琨杨萧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应用对策电力系统

王政超 张琨 杨萧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我国的能源耗量越来越大,若想有效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则需要强化电能管理,对电能进行有效的监控。由于电力负荷量的升高,对于电力系统应用的可靠性与供电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低压配网电力系统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鉴于此,本文对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低压配电网;电力系统;应用对策

0引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适用性越来越强大,而低压配网电力系统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对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用电设备实现统一管理,还能够强化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健性,便于电力企业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1低压配网电力系统概述

低压配电系统是在用电用户的需求基础上,严格的遵循配电系统的标准规范,通过二次开发,研发出的一套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便于使用、高性能、可靠性强等特点,能够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配电系统。在以往的低压配网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般以人工操作的方式对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控、保护。但是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人工这种操作方式存在操作失误、延迟性等不足,很难满足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现场的要求。而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则能够实现低压配网智能化,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强化电力系统的各项功能,保证低压配网电力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低压配电网电力系统工作原理

对于低压电网,智能设备设计为在应用过程中有效地捕获低压仿真和开关的数量,利用网络方法有效地分析和传输数据,有效地预先确定数据信息,实现命令目标。控制命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监控智能和现场智能来实现,以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主机,并显示曲线分析、系统管理和报告功能。

3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的应用

3.1   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

在传统的低压配网电力系统很少涉及到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互联网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开发利用并不够充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电力企业则有必要对低压配网电力系统原有的网络系统进行改造,并结合网络结构进行升级,综合利用通信、网络技术与设备的优势,逐步的扩大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降低电力系统运营的成本,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若想有效的将互利网技术应用到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则需要实现设备的融合,实现分布式智能决策与控制,弥补中央调度控制模式的缺陷。

3.2   网络智能化调度

首先,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有效的提升电能的利用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随时对电力系统的参数进行改变,实现电能的调度,优化电能源的配置。另外,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不断的优化电能数据采集、分析及利用体系,对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所有运行的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增强低压配网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效的提升电力能源的配置与利用率。

3.3   发挥工控机以及电力测控装置作用

低压配电实施过程中,一个自我管理系统确保了系统运行过程中通信分析处理的准确把握和分析。此外,结果显示为帧,并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评估电源控制系统的状态。通常,在电源控制系统运行期间,相关人员会实时监控功耗,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个自动控制的安全性。

3.4   选择合适的 LED 显示屏和电源。

选择 LED 显示屏和电源模块时,应确保 LED 显示屏能够更好地控制系统在自动运行模式下的运行。LED 显示屏和电源模块通常在电源方法位于开关柜中的调试阶段使用。这进一步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LED 显示屏提供准确的反馈,使服务人员能够更快地识别和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大大提高了服务级别和效率。

4互联网技术在低压配网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保障措施

4.1   合理选择材料

为了充分体现低压配电自动控制的功能,应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您应考虑材料选择的逻辑,以确保材料本身性能良好,减少应用过程中的设备消耗,并显示设备的能效。

4.2   低压配电的自动化维护与改造

节能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改造使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连续性,使节能自动化系统保持高效运行。但是,由于连续运行时间,热量增加,能耗也在增加。工作人员必须不断调整冷却和变压器系统,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热量,避免能耗增加。此外,还需要对节能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监测,以避免停机并减少经济损失[2]。

4.3   加强系统能力

改进低压配电系统运行期间配电系统的建设,确保了系统维护的顺利实施。由于此阶段每个系统的具体用途,因此确保了系统的直接运行能力。在系统运行阶段,技术人员将积极构建易于使用的操作系统,以便从根本上及时解决低压配电问题。此外,员工必须在初始系统设置期间始终将系统放在关键组件上,以确保更轻松、更快速地远程管理技术。

5结束语

为了提高能源效率,我们应该改善能源管理,高效监控能源消耗,使智能节能建设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课题。不断增加的电力负荷对电力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电力系统本身提供高维护成本、可靠性、连续性、操作简便和合理的能源使用,从而确保智能低压配电网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陈皎. 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研究 [J]. 科技资讯,2019,16(23):54-55.

[2]    由彬,徐伟.低压配网中频炉谐波治理的技术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7):173-174.

[3]    宋利斌.降低農村低压配网故障发生率的措施[J].农村电工,2019,26(04):37-38.

[4]    杨鑫,宋凯,尹广利.浅析低压配网用户内部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3):78-79.

[5]    金玮.城市中低压配网改造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技术应用对策电力系统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