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的带教模式在心内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2020-10-20王烨闵会娥马姣张改花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护生

王烨 闵会娥 马姣 张改花

【摘 要】目的:探讨采取以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为主的带教模式在心内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7年 6 月 - 2018年 4 月于我院心内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月~2019年4月入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老师面对面授课及岗位带教,结合一对一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在对照组带教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为主的带教模式。授课后,护理实习学生通过扫描授课二维码填写反馈表。出科前对两组护理实习生进行考评(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及科室常见各项操作) ,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在各方面(提高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医护患沟通能力、重点知识掌握及常见各项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心内科护生采取传统带教基础上以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为主的带教模式能够提高护生自主学习兴趣,更能密切的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双方评价,能够发现护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教中的缺陷,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及时调整带教方式,提高带教效果。

【关键词】案例为中心; 双方评价; 心内科带教; 护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1

临床护理带教是学校教学的延伸,是培養护生综合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1],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期间,科室按照实习大纲,制定教学计划,遴选带教老师,开始护生很难做到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用典型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为主的带教模式,是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来提高护理实习生用评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生综合护理能力。双方评价为主,是指护生与带教老师互相评价,提高带教效果。我科对心内科护生采用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的带教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17年6月-2018年4月到我科实习的护生100名,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月-2019年4月到我科实习的护生100名,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生实习时间为6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带教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老师面授课、岗位带教及一对一带教方式,通过竞聘遴选带教老师,科室根据护理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带教内容,对心内科常见疾病、基本理论、常见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实践操作、相关护理项目和护理手段等进行详细讲解[2]

1.2.2 观察组 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为主的带教模式,(1)建立教学群,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授课前一天,在微信群中授课老师发放授课的要求,让护生提前预习。(2)采取竞聘方式遴选带教老师,根据遴选要求,最终选择4名理论授课老师及6名操作带教老师,授课中以案例为导向,引出所讲的理论授课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应用与观察、心脏介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护理、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等,制作成PPT课件,让护生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前因、后果,以便于护生能够理论结合具体案例,更好的掌握知识。操作选择心内科常见操作,包括静脉输液、皮下注射、电除颤、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带教老师讲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护理操作,以及为何采取,提出问题引导护生思考,并进行操作回示。(3)双方评价,通过双方评价,带教老师发现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带教缺陷,由病区职能组(静疗组、环境安全组、质控组、感控组等),相对应给与护生相应的带教。弥补带教中的缺陷,以便于护生能够及时融入临床工作,培养出实用性人才。

1.3 评价指标

1.3.1 护理综合能力 从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和科室常见操作3方面进行考核,分数在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带教效果越好。

1.3.2 基于二维码扫描的教学质量反馈表,1)理论授课反馈表,从具体目标表达清晰、明确、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重点突出,多媒体制作,讲解简明、生动、互动好,语音、语速,仪表端庄,讲解自然,精神饱满,这几方面进行评价2)实习生操作授课反馈表从授课老师的讲解情况、操作用物齐全、位置合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操作熟练、重点突出、注意事项、相关知识讲解全面、学生回示操作这几方面评价,分数均在4-10分,分为优、良、可、差。分数越高,表示带教老师授课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比较见下表。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理论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带教中的不足,弥补缺陷,重点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

3 小结

心内科患者病情表现复杂多样,对于年资较浅以及刚到心内科就职的护士而言,或许难以承受这样的工作负担[3],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不能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且是片段思维模式,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结合双方评价为主的带教模式,是以临床病例为主,在案例中引出所讲的内容,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接受所讲的重点内容,并以评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双方评价为主的带教模式,可及时发现带教中的缺陷,同时采用了病区职能组职能对应的带教方法,及时弥补带教中的漏项点。便于护生尽快融入临床工作中,培养出实用性人才,同时提高了护生的理论及科室常见各项操作成绩以及对带教效果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李金林,刘静梅,张晓兰, 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83.

张慧.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院儿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 天津护理,2016,24(3):267-268.

谢圆,范东英,潘蓉.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内科,2016,11(5):787-789.

猜你喜欢

护生
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生沟通交往能力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因素的调查
护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护理人文修养课程在培养护生中的作用
关于高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护生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
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