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缅跨境劳务合作探析

2020-10-20李纯瑜黄杰忠

科技资讯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临沧市

李纯瑜 黄杰忠

摘  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临沧大开放、大繁荣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临沧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口岸的开放吸引了大量缅籍边民入境务工,中缅跨境劳务合作规模扩大趋势明显。但由于目前跨境劳务合作制度不健全、中缅跨境劳务市场不完善、管理和服务形式滞后带来的劳工问题也逐渐凸显,对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阻碍。规范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将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解决边疆地区用工短缺的问题、生成边疆中小企业优势、推动“民心相通”升级。笔者认为学习优秀范例推进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协议达成,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跨境劳务管理与服务,健全跨境劳务合作法律法规是解决中缅跨境劳务合作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临沧市  中缅  跨境劳务合作  边境经济贸易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8(c)-0254-03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Belt and Road”national strategy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to Lincangs great opening and prosperity.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ncang City and the opening of ports have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Burmese border immigrants to enter the country to work, and the scale of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labor service cooperation has clearly expanded. However, due to the current imperfect cross-border labor cooperation system, the imperfect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labor market, and the labor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agg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forms, it also gradually highlights the obstacles to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border area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ulating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labor service cooperation will help promote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the border areas, solve the shortage of labor in the border areas, generate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border areas, and promote the upgrade of "community among peopl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learning excellent examples to promote the conclusion of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labor service agreement, using new media and new technologies to innovate cross-border labor service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and improving cross-border labor service cooper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the necessary ways to resolve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labor service cooperation.

Key Words: Lincang city; China-myanmar; Cross-border labor service cooperation; Border economics and trade

1  臨沧市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大有空间

1.1 地缘优势

临沧市国境线长290余公里,拥有3个口岸。其中,耿马县清水河口岸是国家级一类口岸和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相接,镇康县南伞口岸是国家级二类口岸和缅甸果敢陆地相连,沧源永和口岸为国家级二类口岸。全市有13个边民互市点,9条通缅公路和19条边贸通道,清水河口岸到缅甸皎漂港直线距离900km。

1.2 临沧市铁路建设全速推进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临沧市铁路建设围绕加快构建由昆明通往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的“燕型”铁路网络规划,其中以大理至临沧通道、临沧至普洱通道为燕翼。中缅国际通道大理至临沧铁路为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全长202km,时速160km,将有利改善滇西南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沿线经济。

1.3 国家级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速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临沧市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原名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分为孟定核心园区、南伞园区和永和园区,处在西南开放的前沿窗口。2019年“缅甸大学生创业园”落户边合区,该项目以跨境旅游、进出口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为导向,吸引缅甸高校学生、国内缅籍留学生入园创业,将进一步推进中缅跨境合作。

1.4 国内外合作步伐加快

近年来,临沧市充分发挥“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缅边境贸易交易会”等平台作用与缅甸各方建立了长期联系。双方在教育、文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例如,自2011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临沧国家级边合区入驻企业共201户,其中,缅甸客商23户,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完成708.6亿元。目前临沧市有29户企业在缅北地区投资经商,双方共同在缅北地区建设300万亩“缅北农业综合合作开发区”,目前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20万亩。

2  规范中缅跨境劳务合作的意义

2.1 促进边疆地区和谐稳定

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滞后,办证难,再加之临沧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缅北地区的经济落后和军事相冲突,大量缅甸边民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成为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隐患,给边疆地区的社会管理与治安保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例如,截止到2020年4月,临沧市破获偷越国(边)境刑事案件63起。因此,促进临沧市中缅跨境劳务向合法化、规范化发展,将有效遏制非法务工、非法用工,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安全维稳工作。

2.2 有利于解决边疆地区用工短缺问题

边境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量较小、结构较为单一、工资待遇相对发达地区较低,因此全市大部分农村的劳动力纷纷选择到北上广等发达地区打工。随着临沧市制糖企业、茶叶产业、餐饮服务行业、建筑工地、农业合作领域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扩大,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上都普遍缺乏劳动力。开展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合法化、规范化,将为临沧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振兴助力,实现民生富强。

2.3 发挥人口红利作用生成边疆中小企业优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这意味着企业用工成本正在逐年增加。积极开展临沧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分享缅甸用工成本低、劳动能力强的“红利”。同时,缅甸政府也看到了本国人口的潜力,积极采取措施。这些都将鼓励和促进临沧企业雇佣缅籍务工人员。降低用人成本,成为边境中小企业的一大竞争优势,一旦临沧市中缅跨境劳务合法化、规范化,也将减少企业的用工风险和管理成本。

2.4 推动“民心相通”升级

临沧市不断改进《临沧市外籍人员入境就业(务工)管理暂行办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立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引导入境就业(务工)外籍人员积极办理有关证件,推进入境务工合法化规范化,保证临时居留证、健康证、务工登记证的三证齐全。例如镇康县通过“一站式服务,一个二维码识身份”为外籍人员入境务工提供全面的服务保障。随着临沧市中缅跨境劳务合作更加规范,临沧与缅甸在政治互信上将更加的深入,人文交流更加的广泛。

3  缅甸籍人员在该市的现状

3.1 在临甸籍人员人口结构

在临缅甸籍人员主要以通婚、经商和务工三大部分构成。该市与缅甸掸邦北部的果敢、佤邦和滚弄地区接壤,边民跨境通婚自古就有,随着临沧经济不断繁荣,中缅两国人员交往更加频繁,通婚人数逐年增长。根据临沧市民政局最新一项报告,自2010年至2017年5月底,全市已办理缅甸公民与该市公民结婚登记手续4614例。根据临沧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报告中显示全市边民婚姻办证率仅为41%,该市公民与缅甸边民通婚人数以平均每年69%的增长率增长。根据《中国口岸年鉴》云南省境内缅籍务工人员中文盲占23.81%,小学学历占28.57%,初中学历占30.95%,高中学历占14.29%,仅2.38%的缅籍劳动力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而来临务工的缅甸籍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几乎80%的人在小学层次以下,且文盲约占总人数的58%。

3.2 该市缅甸籍人员入境渠道和从事行业

临沧市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km,因无天然屏障,双边人员出入境随意性大,非法出入境管控难度大。他们主要依托亲戚或朋友介绍入境务工,受季节性用工影响,缅籍人员流动性强,人数波动大,持护照办理正规手续来临务工就业的较少。根据临沧市人社局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6月15日,缅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共办理入境居留证备案仅641人,持证入境居留265人。跨境务工缅籍人员以女性为主,他们以从事甘蔗和玉米收运为主,用工地多为糖厂及农业耕地区域,还有少数涉及建筑、餐饮、家政及个体经营户,据报道,每年会有5万人到临沧市内砍甘蔗。

4  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困境两大因素

4.1 跨境劳务合作制度不健全

临沧市现行《临沧市外籍人员入境就业(务工)管理暂行办法》是通过借鉴了德宏州和保山市的经验做法制定出来的。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跨境务工人员工作资质低于外国人在华就业的有关规定,可通过边境证进入中国。此外,现有的外籍务工人员需办理边境通行证、健康证、就业证、居住证才能入境务工,引进流程繁琐。同时,对缅籍务工人员管理需涉及公安、人社、商务、卫生、市场监管、入境边防检查等多部门。

4.2 市内中缅跨境劳务市场不完善

临沧市的跨境劳务合作市场规模现还尚未成形。一方面由于中缅双方未签署正式的跨境劳务合作协议,不能形成有组织的、成规模、双向的劳务流动。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规划起步较晚,各个管理职能机构的权责分工不明确,劳务服务系统要素还未全面建立,因此一个规范有序的跨境劳务市场还未形成。例如,企业招聘信息与务工人员求职不能准确对接,聘用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不明晰导致不能合法用工和规范管理,边民务工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5  对临沧市中缅跨境劳务合作的建议

5.1 学习优秀范例因地制宜

红河州、德宏州在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开放试验区”建设中积累了大量对内对外开放经验,也培育了一批熟悉开放与发展、先行先试的企业和管理人才,可以多交流,组织相关企业和事业人员交流互访,在此基础上参考学习他们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探索符合自身沿邊开放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

5.2 推进中缅跨境劳务合作协议达成

推进边境两国地方政府签订跨境劳务的合作协议,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确保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有效遏制“三非”人员,利用缅甸尤其是缅北地区闲置的劳动力,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通过正规渠道输入国境内,用好人口红利,实现共商、共监、共管。

5.3 健全跨境劳务合作法律法规

目前,临沧市试行的是《临沧市外籍人员入境就业务工管理暂行办法建议》,建议专门制定针对跨境边民务工人员的《临沧市边民跨境务工管理暂行办法》,为缅籍边民和地方企业提供相应的双向法律保障。暂行办法可在临沧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耿马县)先行试点试行,往后推广到镇康县、沧源县。

5.4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跨境劳务管理与服务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构建跨境劳务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打造以信息化为标杆的跨境务工人员信息平台,解决跨境务工人员登记、统计、管理的痛点和难点,使跨境劳务市场与公安、人社、检疫、卫生等部门信息联网,形成片区互链、交流互动、数据互通的局面。开发手机APP将管理职能部门宣传知识和企业用工信息以可视化、传播互动的形式展示和解读并及时推送,让用工企业、跨境务工人员可以实时、快速、便捷地从平台上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打造跨境劳务管理与服务人工智能系统,推动跨境劳务管理与服务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李鹏.临沧边民互市贸易情况及建议[J].社会主义论坛,2019(4):36-37.

[2] 李林.临沧市边境口岸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创造,2019(5):49-53.

[3] 李世泽.“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口岸发展研究[J].桂海论丛,2018,34(1):73-77.

[4] 李新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 渠立权.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D].云南师范大学,2018.

[6] 陈京晶.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SWOT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临沧市
临沧市:组建“普通高中四校教育联盟”
临沧市书法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张之政 最有效的脱贫措施就是产业扶贫
浅谈临沧市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临沧市冬季马铃薯开发潜力与发展思考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绿色生态主导、带动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临沧市米荞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临沧市2014年 1656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