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舞蹈在舞台表演与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0许帆

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舞台表演舞蹈教学

许帆

摘 要:蒙古族舞蹈凭借其悠久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代表舞种之一,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因此,文章在结合多年从事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以蒙古族舞台表演与教学传承两个切入点对蒙古族舞蹈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提升民族舞蹈教学质量,加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力度。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舞台表演;舞蹈教学

蒙古族自古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是位于我国北部的草原游牧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形成了质朴淳厚、彪悍洒脱的民族民风特色,而在蒙古族历史悠久的多元化民族文化中,蒙古族舞蹈最受草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和美学特征。因此,蒙古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成员,不但带有我国传统民间舞蹈的共同属性,更具有特殊的草原文化特色,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笔者作为热爱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后辈学者,认为只有良好地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民族舞蹈艺术,弘扬民族特色文化,才能使中国的舞蹈文化更好地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一、蒙古族舞蹈概述

蒙古族人民自古生活在草原环境中,由于环境影响,形成游牧狩猎等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因此造就了坚韧不拔、不羁豁达、热情奔放、热爱自然等优良美好的民族品质。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舞蹈艺术深受草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浑厚大气、奔放豪迈、明亮欢快等风格特点。蒙古族舞蹈自古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山川河流、蓝天白云、农畜牧业、劳作耕种等自然属性和劳动属性的具象载体,其地理自然、动物植物甚至宗教图腾等元素无不是蒙古族舞蹈的灵感来源。而蒙古族舞蹈手法多以“画圆”的形式表现,不论队形编排、律动韵味还是肢体动作,均多体现“圆”的思想主题,通过展现“圆”之美,显示出蒙古族人民对于圆满、吉祥生活的向往。

蒙古族舞蹈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是表达自身对于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草原,形成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产劳动方式,而生活中常见的放牧、挤奶、狩猎、酿酒、射箭、驯马、骑术、摔跤等行为动态都在多数蒙古族舞蹈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蒙古族舞蹈是最能体现源于生活的民族舞蹈艺术之一。例如典型的骑马舞、盅碗舞、筷子舞、摔跤舞、顶碗舞等都是展现蒙古族人民对于草原生活和劳动的感恩与热爱之情。其二,蒙古族人民通过舞蹈载体表达对自身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崇敬。许多保留至今的蒙古族壁画、卷轴以及诗句书籍等都生动记录着蒙古族人民自古就有通过舞蹈形式来进行祭祀或者祈福的习俗,祈求出征的勇士凯旋、畜牧丰收、消除灾难以及祥和太平等,例如著名的查玛舞[1]。

二、蒙古族舞蹈在舞台表演中的应用

(一)展现蒙古族舞蹈独特的动作特点

首先,最典型的马步动作,蒙古族舞蹈下肢动作中马步的应用最能体现其浑厚刚劲的舞蹈风格,以模拟骑马或者骏马奔腾之姿态,还原草原人民劳动或者骏马驰骋的状态,一般采用“大迈步”或“立掌步”等步伐动作进行展现,这些动作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使舞蹈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直观生动地将观众带入到草原情景中。其次是对于肩部动作的使用,肩部动作是上肢动作中呈现蒙古族舞蹈独特韵味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绕臂、拉臂以及环臂等多种手臂动作来展现,而从动作结构中分析,又可将其分解为单肩、双肩、快肩、慢肩、硬肩、软肩、纵肩、抖肩、甩肩、绕肩等动作,从而模拟出套马、骑马、鹰展翅等不同的动作,带给受众不同的体态美感。最后是手部动作的展现,手部动作作为一种配合动作,往往用来配合肩部动作和马步动作使用,由于其展现形式多种多样,形成细腻缜密、丰富多变的特点,更生动地展现蒙古族舞蹈于磅礴大气中流露出一种细密婉柔之美[2]。

(二)体现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韵律之美

蒙古族舞蹈在舞台表演中需根据律动节奏的不同,调整动作幅度力度的缓重快慢,从而保持协调统一原则,展现出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韵味,这也对舞者控制调节呼吸的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蒙古族舞蹈的呼吸控制主要以弱拍快吸、重拍缓慢吐和空拍屏气为主,其中以典型的揉臂踏步动作节奏为例,舞者需在重拍手臂揉弯下沉的动作展示中配合铿锵有力的重吐重吸控制,而在轻拍的脚步移动以及重心移动中调整为急促轻快呼吸,从而展现出浑厚大气的蒙古族舞蹈韵味。在舞蹈中只有做到良好的呼吸控制,才能使动作和节奏顺畅自由地结合为一体,更好地展现出蒙古族舞蹈明快协调,大气磅礴的韵律特征,带给观众动感鲜活的舞蹈视听享受。

(三)突出蒙古族人民古朴醇厚、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民族特质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之处就在于,其舞蹈形式是人民表达对生活、大自然以及宗教文化热爱崇拜的一种载体,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艺术审美的展现,更是内心情感信仰的展示。因此想要在舞台表演中完美展现蒙古族舞蹈的真正美感,舞者不仅需要做到良好的肢体动作和呼吸控制,更要从内心深处理解和认同蒙古族人民的精神内核,具备感同身受之意,甚至将自己看成是一匹驰骋在草原的骏马、一只翱翔在湛蓝天空的雄鹰。蒙古族舞蹈元素的取材来源就是草原文化中的一切自然元素,只有舞者真正感悟蒙古族舞蹈的深层含义,即蒙古族人民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秉持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祈求祥和太平的美好夙愿,才能从内心深处懂得蒙古族舞蹈的主题思想,将舞蹈动作和韵律展现得更具蒙古族本土特色[3]。

三、蒙古族舞蹈的教学应用分析

(一)以蒙古族舞蹈的情感认知起始

对于蒙古族舞蹈的教学应用,应当先从学生们对于蒙古族舞蹈文化的审美认知开始,由浅及深逐渐灌输和引导,而不是从舞蹈动作和律动为起始,因此建立学生们对蒙古族舞蹈审美认知是学习蒙古族舞蹈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首先从蒙古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切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带领同学们欣赏关于蒙古族壁画、图腾形象、祭祀仪式、庆祝活动的照片、视频,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其次,介绍蒙古族人民独特的生活和劳作方式、对于大自然万物的尊重和崇拜,逐渐灌输给学生们对于“自然美”的思想情感,引领学生感知和认同蒙古族的民族特质。在学生对于蒙古族草原文化具备一定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欣赏经典的蒙古族舞蹈,并和学生互动,解读出其舞蹈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从舞蹈学角度打开学生对于蒙古族舞蹈的审美认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们传递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美。

(二)将情感认知带入舞蹈动作

在完成学生对蒙古族舞蹈审美的认知之后,将教学中心转移为如何使学生通过肢体舞蹈动作展现蒙古族气质身韵,可以遵从主流教学中“單一元素法”和“以舞带舞法”进行舞蹈动作和律动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蒙古族舞蹈呼吸和身韵的把控。将蒙古族舞蹈中步伐、肩部动作和手部动作,进行“单一元素”分解教学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技术,培养学生在动作掌握中捕捉蒙古族舞蹈的气质和身韵,搭配“以舞带舞”的整体训练,由点到面地引领学生完成对蒙古族舞蹈的学习。

(三)树立学生传承使命感

最后,在完成肢体动作和律动等细节教学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根据学生自身对于蒙古族舞蹈的认识和理解,编排创新形式的蒙古族舞蹈,在学生的编创中给予正确的形象塑造指导和民族艺术解读。而对于蒙古族舞蹈的教学实践,是传承和弘扬我国本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渠道,只有带领学生真正认知和认同本土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才能使后辈学者们感知到他们自身对于接受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感[4]。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最能表现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内涵的舞蹈艺术形式,蒙古族舞蹈不仅丰富了我国民族民间舞的表现形式,而且为我国舞蹈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艺术借鉴。舞蹈演员要想在舞台上完美展现蒙古族舞蹈的精髓,需从动作、韵律和内在主题等方面全方位展示,而在蒙古族舞蹈的实践教学中需要良好引导学生从理解蒙古族舞蹈到完美展现舞蹈动作,再到自发性传承蒙古族民族文化,一步步升华,如此才能更好地展示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更好地弘扬和继承蒙古族传统的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杨婧慧.青少年蒙古族舞蹈的教学实践[D].天津音乐学院,2019.

[2]巴特尔.舞台教学下的蒙古族舞蹈透视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9.

[3]马丽君.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性[J].艺海,2018(6):74-75.

[4]何佳.浅谈蒙古舞基本功技能训练教学应把握的特点和内容[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1):75-76.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舞台表演舞蹈教学
浅谈歌唱中的舞台表演艺术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论舞台表演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策略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