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语言的“缰绳”,打开文学的大门

2020-10-20田菁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缰绳呼兰河萧红

田菁

萧红曾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有某几种东西……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萧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写的。《呼兰河传》没有前后连贯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我们似乎无法用小说的“三要素”来架构《呼兰河传》,我们只有回归语文的根本,抓住“文本语言”这根“缰绳”来探寻它独特的教学价值。

一、描写性语言:唱响生命的颂歌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呼兰河传》选文部分语言清新活泼,笔触所致,皆有灵性。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关于后花园的描写,作者不光从色彩的角度描写了红白黄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蚱蜢等表现后花园的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甚至还在一段中连用十个“就”、六个“愿意”来赞美生命的肆意生长、蓬勃旺盛,谱写了一曲生命的欢歌。 我在教学时除了将描写性的语言改变成诗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朗诵,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引导学生赏析,更主要的是使用了“替换法”来赏析语言,即把某个表情达意恰到好处的词用其他词代替,比较其表达效果,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原词的精妙之处,这种“替换法”是语言赏析中常用的方法。例如:

原文:来风了,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

改文:来风了,这榆树先叫,来了雨,大榆树先就生烟了。

用“叫”替换“啸”,用“生”替换“冒”,虽然同为动词,但学生在体会比较中能感受到作者是用一个四五岁孩童的眼光和感受来写的,所以用词略带夸张,但能体现孩子的惊喜与纯真。这样的替换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更引导学生在揣摩与品味中领悟语言表情达意上的差异,感受作者在描写这一段生活时内心的愉悦。

二、对话性语言:诠释最美的亲情

梵高说:“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后花园之所以成为我的天堂,离不开豁达慈祥的祖父。选文最集中描写祖父的,就是与我的这一段对话:

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帽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到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这是祖孙的一段家常对话,不少教师认为人物对话可以成为小说教学的一个支点,借助这个支点,我们可以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揣摩人物心理,甚至可以体悟文本主旨。那么,我们就以此为中心来分析祖父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1.问句——在比较中理解爱

祖父明明知道我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明明知道我每天吃的不是狗尾草,他却说了两个疑问句。这两个问句中包含着什么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如下的比较:

原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

改文:他就告诉我:“这是狗尾巴草。”

原文:(他)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改文:(他)告訴我:“你每天吃的不是这个。”

我们会发现,如果用陈述句来表达,传递的是对“我”认知的否定,而问句则传递的是询问,是对“我”的一种启发,更多的是对“我”胡闹的包容,对孩童天性的尊重,即便我不认真学,祖父还是耐心地教我如何区分狗尾草和谷子。所以,祖父的语言虽少,但对“我”的爱却溢于言表。正因为祖父的爱, “我”才会率性地丢了黄瓜追蜻蜓、把浇菜的水扬到天上,“我”的生命才会欣欣向荣。

2.笑——在勾连中体会温情

这一段对话中两次写到祖父的“笑”,为了更好地理解“笑”,在教学中我运用“勾连法”分两步完成。首先,勾连童年萧红的生活经历:“萧红一生坎坷,9岁丧母,在暴虐的父亲和继母那儿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只有在祖父那儿才能享受到些许温暖。”这一段生活经历的补充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祖父在萧红生活中的重要性,他的“笑”恰如一缕阳光温暖了萧红的童年,驱赶了她心中的阴霾。其次,勾连选文的第一小节。为什么文章在开篇就写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不光是为了引出回忆,更是点明了祖父在自己心中的重要。为什么强调“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呢?在我与祖父年龄差距的对比中,写出了祖父的年迈,更流露出对祖父的依恋之情,还有一抹淡淡的忧伤。这两处的勾连,能让学生理解祖父的笑容驱赶了“我”内心的寒冷,给了“我”温暖与亲情。

三、叙述性语言:流淌内心的渴望

有人说,在文字里推敲,骨子里就是在思想上推敲。《呼兰河传(节选)》一文还有一些平淡无奇的文字,看似闲笔,慢慢咀嚼,也能体会到一番情味: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面,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文中其他段落还有类似的句子,比如:“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作者为何不厌其烦地反复叙述自己像一条小尾巴似地跟在祖父的后面呢?学生立刻能想到的是:祖孙俩关系和谐亲密,祖父给与小孙女无比的温暖与疼爱,小孙女对祖父无比的依恋。但仅仅如此吗?我们发现,这一段“节选”在小学的课本中就出现过了,文章的题目是《祖父和我》,如果立足于小学教材,这样的解读就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可是,在初中教材中再次出现了同样的内容,编者给的题目中注明了“节选”二字。既然是“节选”,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忽视原著,为了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语言,我们就应该适当回归原著,我给学生补充了两段文字:

《呼兰河传》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茅盾《呼兰河传序》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呼兰河传·尾声》

茅盾先生在序言里告诉我们“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我们从整部小说的尾声部分读到的也是挥之不去的忧伤与孤寂,原来我们从文字的表面所看到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不过是萧红所渴望的生命状态,而这样的生活只有在祖父身边才能享受,因为“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这位30年代文学的洛神,一生极不安宁,感情受挫、病魔缠身,最后客死香港,年仅31岁,《呼兰河传》是她生命的绝唱,她悲伤地写到: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汪曾祺先生说:“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文字是我们解读作者的密码,以语言为核心的文本解读,必将会从语言走向人、走向人的内心世界。紧扣语言的缰绳,从语言形式走进语言内容,进而体会语言情感,我们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225000)

猜你喜欢

缰绳呼兰河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梦游呼兰河(组诗)
史料如野马,史观如缰绳——由《甲午战争》一课说起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废钢铁加工管理缰绳收紧 行业或迎整合快速期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