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20-10-20曾晓红
曾晓红
摘要:青海省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主要以现代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主,两者已经成为祁连县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现主要分析了祁连县生态经济、现代农牧业、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祁连县生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因素;民众观念因素;政府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祁连县;生态经济;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9-0135-03
一、发展现状
(一)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祁连县属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的一部分,为限制开发区。祁连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甘蒙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祁连县80%以上面积为高原草场,是全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同时,祁连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迄今世界上原始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在规划中,祁连县主要发展方向为现代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故研究主要从这两方面展开。
(二)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
1.以畜牧业为主,兼有农业种植。祁连县境内草场辽阔,总面积为1 764.1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0%,具有面积大、类型多、草质好、产草量高等特点,是藏系羊和西宁大白毛保留区。除畜牧业外,兼有小块农业区,面积约为3.76万亩,总体呈点状分布,耕地主要是旱坡地,水田较少,集中在八宝镇和扎麻什乡,可种植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等。
2.有机畜牧业发展迅速。祁连县作为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资源富集地,草场广袤,牧草品质优良,至今一直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为祁连县发展有机畜牧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在多年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奠定了发展现代有机畜牧业的基础。祁连依托企业研发并认证祁连有机牦牛、藏羊系列产品44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产品12件。“祁连藏羊”“祁连牦牛”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绿色、有机产品再认证,这为祁连县农产品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成为消费者普遍信赖的有机畜产品。
3.专业畜牧合作社发展迅速。祁连县组建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65家(其中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2家),实现了全县纯牧业村全覆盖。建成家庭农牧场 53 家,使全县牛羊规模饲养达到20%以上,标准化饲养达到10%以上。由合作社入股成立了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在省会城市西宁建立祁连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体验店,主要以实体体验店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质产品宣传、推介、销售。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也加快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带动了畜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上升,实现了畜产品优质优价,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为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4.畜牧产品缺少精深加工,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祁连县牛羊肉精深加工率20%,牛奶制品精深加工率达15%,但这种精深加工产业程度并不深入,大多停留在初级深加工层面上,如将原奶加工成酸奶、纯牛奶、奶酪等成品,把牛羊肉加工成冷冻牛肉、排、熟食肉干等,虽然也能提升经济效益,但产品生产产能低、规模小,产品类型与青海其他牧区产品严重同一化。在国内市场上,与内蒙古等其他牧区相比,产品种类较少,缺乏地域特色,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三)特色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地区经济带动明显。祁连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具有非常明显的高原特色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祁连县在青海省“一圈三线”旅游战略布局中处于“北线”的核心位置,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交通方便,风光旖旎,使得祁连县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2016-2019年祁连县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和青海省统计信息网站数据统计,最近三年祁连县旅游人数和收入比十二五期间大幅增加,在全省旅游收入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详见表1)旅游業的发展带动了祁连县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使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调整,在地区经济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详见表2)
■
■
2.季节性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祁连县地处青藏高原和祁连山脉交界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集雪山、峡谷、冰川、森林、草原、丹霞地貌等原始生态为一体,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观赏价值极高,已经成为青海省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同时,祁连县也大力发展人文旅游资源,依托藏族文化,举办“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玩偶狂欢节”,进行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举办“中国祁连国际飞行节”,为“东方瑞士·天境祁连”旅游品牌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创造契机。大型民族神话歌舞剧《天境祁连》,融合了祁连五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红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红色歌舞剧《黄番寺之战》,为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精神资源。这些活动的举办,对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城镇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祁连县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环境优美,山峰奇骏,但因祁连县地广人稀,各项物资主要集中在县城,县城所在地八宝镇承担着行政、教育、医疗等民生所需功能,近年来祁连县加大城镇旅游基础建设,打造卓尔山亮化工程,建造风景人文长廊,举办各项文化活动,大大提高了县城美誉度和美化度,赢得了游客的交口称赞。但是,祁连人口基数少,物流成本高,加之季节性差异大,各项旅游基础服务措施略有不足。餐饮业规模小,饮食单一且无特色,公共卫生间设置不足,景区设施落后,打造的瑞士街并没有特别亮点,娱乐活动较少,缺乏大型购物场所,使得县城不能吸引游客长期驻足放松,仅能作为旅游途中短暂休息场所,不能满足游客吃喝玩乐全部需求。
4.乡村旅游发展不尽如人意。祁连县乡村旅游主要以城镇周边农家乐和草原牧家乐为主,农家乐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提供棋牌娱乐和餐食服务。但祁连乡村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沟通不畅,牧家乐主人多为藏族同胞,而客人多为内地汉族游客,存在沟通不顺畅的问题。农家乐规模较小,不能提供多种娱乐餐食,旺季就餐等待时间过长。牧家乐地理位置过于分散,不易寻找,素质良莠不齐,如果没有本地熟悉情况的向导指引,外地游客很难找到合心意的乡村游场所,导致体验感差。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理位置因素
祁连县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全力打造“天境祁连”的旅游文化名片,但不管是与蜚声海内外的青海湖,藏传佛教名寺塔尔寺相比,还是与近年来网络上一炮而红的茶卡盐湖相比,其地理位置都较为偏僻,交通不够便利,通常作为甘青环线中的一环为人们所熟悉。游客通常的行程是傍晚到达,在此休憩一晚,次日游览卓尔山景区,下午便前往张掖或西宁,而很少有单独祁连游,这导致了很多旅游资源的闲置。而由于同样的原因,祁连县拥有生态较好的草场,畜牧产品和奶制品闻名省内外。
(二)民众观念因素
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就秉承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朴素自然观和宗教观,保护自然的观念深植内心,对生态环境的索取有度,至今仍然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政府颁布的自然生态保护政策较为拥护。同时,随着年轻農牧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眼界的开阔,他们愿意改变以往的放牧传统,对政府、专家提倡的生态放牧方式做出尝试,并积极推广。这种观念的转变也使得祁连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得到了空前提升。
(三)政府因素
祁连县政府积极开拓新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政企改革,精简放权,也给当地生态经济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政府积极推动、谋划各项生态项目落地,加大与省内外专业机构、企业、高校合作,加大力度扶持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建设、改革、考核等项目,整合辖区各户分散的草业资源,集中力气做好畜禽产品的防疫检验工作,提升畜禽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依托祁连林业资源,鼓励发展各种林禽、林药、林菌等各色林业产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宣传介绍,扩大祁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发展路径
(一)以生态畜牧业为抓手,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
作为拥有优质林草场资源的牧业县,祁连县在发展生态经济的道路上,应保持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经济。具体方式一是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重点企业带动地区产品的养殖、销售,并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依托龙头企业做好畜禽产品的集中检疫、屠宰、冷链运输、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增强产品竞争力,为祁连畜禽产品走出青海走向全国奠定基础。二是加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现有的合作社不同程度的存在规模小、合作程度低、服务示范能力不强的缺点,合作社各自为战,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不能很好地服务牧户。鉴于此,可以选取一批基础好的合作社,集中力量向规范化、产业化、市场化转变,可以利用项目进行试点,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的三级生产经营模式,完善各自的生产职能,使得这种经营模式发挥真正作用,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从而起到示范作用,带动牧民增收。三是发展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找准市场定位,开拓省内外市场,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特色农牧产品,改变靠初级产品打天下的局面。
(二)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带动全县产业发展
近几年,祁连县旅游产业收入占比达到全县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势头强劲,也是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祁连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应当利用这种产业优势,带动全县生态产业发展。同时,目前倡导的全域旅游,使农牧民成了旅游经营者,家乡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风俗、空间、生活都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广大农牧民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将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集于一身,也能变相进行生态移民,减轻草地放牧的生态压力,并脱贫致富,增产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草原旅游经济,打造旅游+畜牧产业经济链,提高草原利用的经济价值。祁连草原风景优美,全国知名,与省内其他牧业县相比,具有交通便利,距离省会城市较近,海拔较低,处于甘青环线上等优势,是外地游客体验草原风情的最佳选择。深入挖掘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文化特色,丰富民俗项目、特色饮食,让游客深度参与其中,加强草原风情体验感。同时也要注意统一市场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各项服务和产品明码标价,让游客放心消费,不做一锤子买卖,提升旅游口碑。
二是提升县城区域服务功能。祁连县城是游客集中住宿、餐饮的首位选择,也是甘青旅游的必到之地,故而做好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很有必要。具体措施有加强县城、景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工作,引导游客规范有序停车。在游客聚集区域增加设置星级旅游公厕。在酒店、宾馆、民宿放置旅游服务手册,手册内容及时更新。加强餐饮行业市场监督,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以县城广场、剧院等场所为依托,丰富县城文化娱乐活动。建立一站式土特产购买中心,方便游客短时集中购物。
三是加强线上线下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宣传“天境祁连”,打响“祁连山下好牧场”“东方小瑞士”的品牌。可组织人文风情风光摄影线上线下比赛、邀请组织旅游达人畅游祁连、在各短视频平台上播放宣传片、聘用专业写手在各旅游网站和主流媒体APP 上发布游记、开发探险或徒步路线、鼓励辖区民众在自媒体分享生产生活场景、参加各种展销会推销特色农牧产品、举行旅游推介会等各种活动。
四是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开发符合现代人饮食观念的特色藏餐,结合当地藏绣、唐卡等元素设计富有鲜明特色的文创产品等,同时加快畜牧业终端产品升级,增强休闲食品研发力度,在传统老三样明星产品“牛羊肉、酸奶、蘑菇”基础上扩大产品群,如开发速溶藏式奶茶、即食奶酪棒等,让游客不仅能在当地吃得到,还能带得走,随时吃,用美食美景留住游客,改变祁连县旅游过境地和低端消费的处境,使高附加值产业成为祁连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马桂芳.青海全域旅游发展研究[J].攀登,2018(4):64-69.
[2] 张万青.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青藏高原县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57-59.
[3] 秦玉峰.青海省祁连县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4):51-53.
[责任编辑:王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