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原油 人民币计价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020-10-20邵勇

对外经贸实务 2020年9期
关键词:贸易往来计价一带一路

邵勇

摘 要:我国与沿线原油产出国利益互补性强,亚洲地区缺少原油定价中心、全球原油贸易去美元化趋势等为原油人民币计价提供了机遇,然而资本管制制度与原油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存在冲突,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无法为人民币构建畅通的环流机制等也是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的挑战。为此我国可以借鉴原油美元制的发展经验,通过完善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以金融市场开放构建人民币环流体系,扩大与沿线原油产出国之间的贸易领域以及借助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人民币计价功能,逐步构建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

关键词:“一带一路”;原油人民币;计价;贸易往来

中国自从1993年成为原油进口国以来,每年的原油进口量不断攀升。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5.06亿吨,比2018年增长了9.5%,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71.1%。石油作为战略资源,为了能够获得稳定的原油进口渠道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多年来我国与全球各原油出口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原油进口渠道逐步拓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沿线不少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原油出口大国,为我国原油进口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原油人民币计价提供了可能性。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原油人民币计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中国与沿线的能源输出国利益互补性强。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从2015年开始,中国原油进口量每年就超过了4亿吨,到2019年突破了5亿吨。随着经济增长,未来的原油进口量还会持续增加。全球产油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其中有6国位居“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国家不仅与中国原油贸易历史悠久,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便利性。特别是原油储量和产量较高的中亚地区,与我国有漫长的陆路边境线,贸易条件更为优越,近些年来自于中亚各国的原油进口日渐增多即是例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中国原油进口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可见,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前景广阔,双方有着巨大的经济互补性。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币互换机制逐步完善,在中国有大量的原油进口需求的情况下,为原油人民币计价机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亚洲地区缺少原油定价中心。亚洲地区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也是全球原油消费量最大的区域,同时还是全球原油产出量和储量最大的区域,中东、中亚及东南亚地区有着丰富的原油资源。从2019年全球原油生产、消费的格局看,中东地区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原油产地,占到了全球原油产出量的35%,亚洲地区的原油消费量则达到了全球的45%。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量及原油产出量,亚洲地区却没有能够影响全球原油定价的机构,纽约交易所和美国洲际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原油交易机构,西德克萨斯轻质中间基原油期货(WTI)、布伦特原油期货是欧美基准原油价格指数,对全球原油价格走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亚洲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原油基准价格,经常被溢价现象所困扰,中国进口原油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家,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与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东产油国合作,建立中国主导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定价中心,这对于稳定亚洲原油市场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3.全球原油贸易中去美元化趋势明显。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石油美元制及美国国债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货币。近些年来,因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其他国际货币的崛起,美国在世界外汇储备体系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在原油贸易及计价中,去美元化趋势日渐凸显,委内瑞拉是第一个放弃用美元结算和支付原油贸易的国家,取而代之的是用人民币、欧元作为原油贸易结算货币。在委内瑞拉的影响下,其他的石油产出国如俄罗斯、伊朗也采取了相同的做法,放弃用美元作为原油贸易的结算支付货币。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沙特也开始萌生了去美元化的念头,进一步加剧了原油贸易中去美元化趋势。国际原油贸易中的去美元化趋势,对推动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良机。

4.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自从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世界各国对人民币信心有了较大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指数迅速上升。到2018年底,人民币跨境收付的规模突破了16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48.3%,总体上实现了收付平衡,占到了中國本外币跨境收付比例的24.1%,占全球收付市场比例达到了2.11%,超越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第四大国际货币。与其他货币相比,因中国经济增速比较平衡,汇率也比较稳定,特别是汇率市场化改革近几年成效显著,使得人民币的市场化预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日渐拓展,中国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规模正在扩大,大宗商品交易用人民币结算的范围也在扩大,这为原油人民币计价机制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挑战

1.中国资本管制制度与原油期货流动性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国家十分重视金融的稳定,资本管制制度是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跨境资本无法自由流动,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较高,投资方式也受到一定限制,自然就会降低其投资意愿。同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油期货市场,需要众多的各类投资者,进而才能保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与纽约交易所相比,我国市场当前在套期保值、现货市场等方面与其差距不大,但在投资主体的多元性、资本流动性等方面差距较大。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在中国推行资本管制的环境中,期货市场的投资性质、功能均会受到限制。从这个角度看,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吸引力还不足,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会遇到一定障碍。

2.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度无法为人民币回流提供畅通渠道。金融市场的开放度是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不仅影响人民币流出去,还会影响其流回来。在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进程中,人民币必然会大量地流出中国,从而才能够满足原油贸易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打造一个畅通的人民币回流渠道,才能够保证那些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能够以人民币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从而实现保值增值。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不足,难以为人民币构建一个畅通的流转通道。虽然当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股市、债券市场等将其持有的人民币投入到中国市场,但这些渠道还不足以保证境外人民币的畅通回流。由此而言,境外投资者持有、投资人民币的意愿就会降低,自然就难以为原油人民币计价提供支持。

3.人民币币值稳定与货币供给的悖论难解。任何一种货币一旦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后,均会面临着币值稳定与货币供给的悖论。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后,同样遇到了这个悖论难题,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迫使美国不得不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如果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得以形成,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必然会出现在全球原油贸易中,而且原油期货市场会成为人民币使用的主要领域。与原油现货市场不同,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为庞大,是现货市场的几十倍,巨大的交易量需要用人民币来结算、支付,对人民币的流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来提升人民币的流动性而又不能对中国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冲击,这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是巨大挑战。

二、原油美元计价体系的形成及启示

(一)形成过程

从上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制诞生以来,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原油美元计价体系。这个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4到1986年,当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为了维持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先后与沙特等几个石油出口国签署了用美元计价的协议,约定原油出口用美元计价。从此之后,随着沙特等原油出口国财富的激增,石油美元从国债投资领域开始向金融市场延伸,逐步形成了原油美元体系。第二阶段是从1986年到2008年,这一时期是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中国、印度等,带动了原油消费的激增,使得原油出口国财富大增。随着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上市,原油也从单纯的商品具备了投资和金融属性,使得原油出口国积累的大量石油美元进入了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原油美元计价体系。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至今,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原油出口国的财富大幅度缩水,特别是欧元的崛起,推动了原油计价货币的多元化发展,原油美元计价体系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二)启示

1.美元与原油的捆绑。石油美元制的发展得益于沙特与美国之间的良好外交关系,在美国政府承诺给沙特提供安全保护后,沙特愿意将原油出口用美元来计价和结算。沙特在原油出口国中有重要地位,其与美元捆绑后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其他原油出口国原油出口与美元捆绑,最终形成了原油美元计价体系。当美元与原油绑定后,国际市场对原油的需求实际上就等同于对美元的需求,这一做法推动了美元重回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核心地位。中国要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的形成可以借鉴美国这一做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也是中东原油出口国的最大买方,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这些国家商定共同打造原油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体系,并为原油贸易产生的人民币提供回流渠道。将原油与人民币绑定后,这样有原油进口需求的国家就会主动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方便原油进口。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先在沿线区域范围内进行绑定,使参与其中的国家对原油的需求转变成对人民币的需求。待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成熟后,进一步扩大绑定区域,使得原油人民币计价模式成为更多国家的选择。

2.拥有完善的原油期货市场是原油美元计价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却无法取得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原油国际市场价格,显然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不符。从石油美元制的经验看,1986年WTI期货市场和1988年布伦特期货市场的建立是石油美元制发展的关键,扩大了石油美元的影响力,进而使得美国借助于原油期货市场掌握了国际原油定价权,也使得原油的金融属性大大提升。我国的期货市场还不够完善,大宗商品期货类型较少。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进程的发展,我国应该完善能源类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当前上海交易所推出的人民币原油期货只是个开始,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才能够提升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影响力。当人民币原油期货影响力提升后,才能够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取得话语权,进而才能够影响其定价机制。

3.原油美元具备完整的美元环流系统。原油出口国通过原油出口获得美元后,在通过资本、贸易、离岸市场等方式,使得这些美元回到美国本土,进而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及金融产品,最终保证其持有的原油美元能够升值保值。美国不仅一级资本市场发达,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很发达,众多的金融产品及投资工具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庞大的市场容量及极具纵深的市场厚度能够保证原油美元环流不息。因此,在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进程中,必须要完善人民币回流渠道,建立市场化的回流机制,能够保证原油人民币持有者能够配置人民币资产,进而实现保值升值。就当前形势看,我国虽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资本市场开放度、资本项目可兑换、原油期货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难以建立类似于原油美元那样的环流机制。尤其是我国实施了比较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后,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人民币供需不对等,不利于人民币回流机制建立。

三、策略建議

(一)完善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中国要借助于原油进口第一大国以及中东原油出口第一大买家的优势来打造亚洲原油定价中心,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的形成,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原油期货市场作为支撑。英美能够取得国际原油定价权,就是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所推动的。因此,中国应该以2018年3月推出的上海人民币原油期货为中心,一方面,要不断扩大上海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市场流动性,提升国内外投资者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型石油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这些国家或企业能够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上海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就越愿意用中国原油期货标准来计价和交易,进而为中国取得更多的国际原油定价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上海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期货市场的监管标准,保证上海原油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国家的监管经验,引入市场化的监管模式,提升其风险防范能力。

(二)推动金融市场开放来构建市场化的人民币环流体系

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在形成过程中,意味着有大量的人民币流入境外,这就需要我国建立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完善的离岸市场环境,以市场化的形式引导人民币环流。当前通过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人民币回流渠道存在较大的问题,必须要从贸易、债券发行、离岸市场建设、资本开放等角度来构建市场化的人民币环流渠道。一是要加快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我国应该不断推进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提供条件,为境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为原油人民币计价和人民币原油期货提供稳定的交易基础。如在中东地区要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针对中东市场提供专门的人民币金融及投资产品,打消这些原油出口国持有人民币而无法交易和增值的担忧。二是要扩大资本市场开放度。只要是金融市场能够稳定和开放,就可以吸引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前来投资,由此才能够进一步丰富人民币回流机制,为原油人民币持有者增加信心。三是提升已有回流渠道的回流效率。当前开放债券通、沪港通等资本市场后,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依然不高,人民币回流效率较低,对境外投资者吸引力不够,因此应该不断加大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升人民币回流效率。

(三)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可以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一带一路”沿线人口众多,贸易潜力巨大。在沿线原油产出国中,只有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比较频繁,沙特、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原油产出大国与我国贸易往来还不够密切,提升空间较大。只有不断拓展与沿线国家特别是原油产出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才能够为人民币流出去和流进来提供畅通渠道。为此,一方面,通过增加政治互信扩大贸易往来。推进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的形成,需要沿线原油产出国的配合。可以借助于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将沿线原油产出国团结起来,为扩大贸易往来及政治互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丰富双边贸易往来的领域及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突破当前双边贸易以能源贸易为主的局面,不断丰富双边贸易结构,扩大贸易领域和行业。自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沿线越来越多的国家习惯用人民币计价,通过拓宽贸易领域,进一步丰富人民币计价体系,特别是拓宽大宗商品计价范围。通过推进中国日用品、机械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向沿线原油产出国的出口,进而为原油人民币计价形成一个“贸易商品-人民币-原油”的环流体系,最终为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形成打下基础。

(四)借助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人民币计价功能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国互联互通的水平。亚洲地区作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但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互联互通的水平较低。打造原油人民币计价体系,可以借助于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成立了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平台,能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支持,另外基础设施建设涉及面较广,与一般投资项目相比,资金投入大,涉及的行业广,能够有助于强化与沿线原油产出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中国应该借助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立足于沿线国家特别是原油产出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和资本输出,包括中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亚投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均可以以人民幣支付和结算,加上部分原油产出国通常以原油作为直接的贸易支付手段,如此就可以大大提升人民币在原油贸易领域的计价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明,高卓琼.原油期货交易计价与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金融,2019(6):44-49.

[2] 胡杨,韩晓宇.石油人民币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19(12):90-91.

[3] 李顺平,邓兰琪.汇率对原油期货价格微观波动的影响——以中美原油期货市场为例[J].金融经济,2019(16):80-83.

猜你喜欢

贸易往来计价一带一路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关于国际贸易学发展趋势的若干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凝聚三大发展核心
探究绿色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关联性分析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
如此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