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家卫国的“战狼”少年
2020-10-20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0年36期
“边塞诗人”是王昌龄身上一个显著的“标签”。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边塞诗吗?如果你接触的古诗很多,就会发现——唐朝,尤其是盛唐,边塞诗最多。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这就不得不说当时唐朝的国情了,盛唐社会安定,百姓生活质量很高。国家富强了,皇帝就乐于开拓疆土,并设立了掌管军区的节度使。跟着节度使四处征战,说不定就能立功当官。
所以,这就是王昌齡来边塞的原因。很多著名的边塞诗人,比如高适、岑参,都是像他这样的寒门子弟。他们有的带兵上前线,有的在边防部队里工作,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有着切身的体会,于是写了很多边塞诗。
少年王昌龄并不知道自己的诗文能够流芳百世,也未曾想过会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不惧战场之险,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披上了戎装。他的眼中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的胸膛里有一腔热血在流淌。
那受到朝廷的感召,投身边塞报国杀敌的王昌龄,实现“一战封侯”的理想了吗?
很可惜,王昌龄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在军中没有担任重要的职位,也没有和上层阶层扯上交情。但“诗人不幸文章幸”,正是因为如此,王昌龄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底层士兵的生活,诉说着底层人民面对战争时的心酸与悲壮。比如: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二首(其二)》
我们听见了士兵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
我们懂得了将士们深夜的思乡之情。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二首(其一)》
我们窥探到了战争的残酷。
掉头离开边塞,回到关内,我们也能听到闺中少妇的如泣如诉: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