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的必要性
2020-10-20向影姣
向影姣
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学生除了要有高精尖的业务素质,还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健康体适能课程的功效及意义,将进一步研究其课程优势及如何更好地渗透和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提出策略,以期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有效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 健康体适能 课程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b)-0144-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social pressure has also increased, so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have high professional quality, but also have a healthy bod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induction and summary, we will deeply study how healthy physical fitness can penetrate and introduce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analyze its advantages. Present the strategy,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alth fitness; Curriculum; Necessity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加强。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健康体适能当中,其概念逐步为人们接受和熟知,慢慢引起重視。健康体适能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对人们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有的人很容易感到疲劳,那么就是健康体适能偏低的原因。健康体适能是指人体所具备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觉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健康快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而大学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大学生体质的健康状态将直接影响国民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因此高校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势在必行。健康体适能课程完全符合高校“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1 健康体适能课程的功效及重要意义
1.1 健康体适能的功效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肺适能、肌肉耐力和力量适能、身体成分适能、柔韧适能几个方面。健康体适能的标准是指可以维持自身健康的基础,保证身体以最大的活力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并降低慢性病的风险及肌肉骨骼伤害的发生率。如心肺耐力增强可减少体内脂肪,增强心脏功能,减缓衰老,减少心血管疾病,提高最大摄氧量;另外增强肌肉耐力和力量可增强学习能力和运动水平,降低肌肉伤害;降低血脂百分比可减少身体多余体脂的负荷,减少因肥胖而造成的身体疾病;提高柔韧性可提高运动能力,减少肌肉关节的受伤。健康体适能都是紧紧围绕“适”这个字进行,即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施加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刺激,不断提高人体对运动项目特征的适应能力。
1.2 高校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的重要意义
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营养得到持续改善,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应该得到普遍提高。然而通过调查得知,中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指标逐年下滑,大部分的学生体质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很多疾病日益年轻化,应引起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2007年开始,国家教育部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要求全国各级学校全面、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国家教育部近期又颁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这一系列的措施,足以证明必须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
健康体适能主要体现的是体适能基础知识、运动处方制定、体适能评测、运动技术合理运用的能力,它可以满足大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对健康的需要,让大学生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同时,学会体适能状况的检测,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健康和快乐。健康体适能知识能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及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而且对改革当下体育教学、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素质与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更是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作为出发点。因此高校体育课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2 高校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的优势分析
2.1 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
健康体适能课程完全符合高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健康体适能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方面。此课程可以改变单纯注重技术的教学思想,使得健康教育和体育有效融合,更可以有效遏制大学生中体质下降、亚健康状态、体育行为、体育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2.2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多样化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课程多样化,全面普及健康体适能课,不仅可以丰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还为高校素质教育开辟新的途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应该向多元性、多样性、实用性进行探索,逐步向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要求进行发展,健康体适能课程的优势不仅是着眼于当前,而是注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其掌握有效、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拥有健康体魄,面对工作、学习可以高效完成。
2.3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掌握正确运动方式
健康体适能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并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效率,是维持自身健康的基础。此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和课外自觉的活动,其优势活动空间不受限制,随时可以进行锻炼和学习,还可开展线上教学,更有效提高大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都会得到快速提高;再者,此课程还涉及身体成分中合理控制体重,并注意营养、恢复、预防运动损伤的内容,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健康身心、科学锻炼奠定基础。
2.4 有利于《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的实施
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及体质健康测试的意义,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改善自身体质状况,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将测试出的评价结果与保健、医学、生理等有效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再次测试出锻炼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将健康体育测试的教育功能、指导功能、反馈功能真正落到实处,不会使健康测试流于形式,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意义和作用。
3 高校实施健康体适能课程教学的策略
3.1 健康体适能课程设想
教师可以把健康体适能课程设置为一年级的体育必修课,分2个学期进行,大学一年级开设健康体适能基础课程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健康体适能课程,逐步渗透。大学二年级健康体适能教学内容逐渐深入,设置体适能教学专项课程。如足球体适能教学、羽毛球体适能教学、篮球体适能,结合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在不断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專项技能也可以得到提升,且在学期结束后也能持续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3.2 健康体适能课程实践阶段
心肺适能的提高可以选择有氧健身跑,在上课时安排中长跑的项目进行练习,1周安排2次30min有氧跑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的心肺适能逐步得到提升。上课前可以先进行促进健康体适能的热身,原地的小步、交换跳、开合跳、上下楼梯跑等来锻炼肺活量与肌肉的适应性;还可以通过坐位体前屈来伸展韧带;课堂中练习内容可以安排核心训练的练习,核心力量可以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姿势正确性,减少运动损伤。上课内容的合理与否直接会影响运动练习效果。
3.3 健康体适能课程操作阶段
教师可以丰富练习的内容,配以灵活的练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参加健身锻炼的意识,同时注重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健康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健康体适能”运动会,所有人都可以参加这类运动会,追求健康是这类比赛的目的,不是比谁跑得快、比谁跳得远、比谁技能好,而是比谁的心率好、肺活量大,这类比赛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健康体质指标,可以做到真正让学生面向健康运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补给和完善。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逐渐了解健康的概念,注重健康,科学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行为习惯,缓解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提升健康体质指标,便于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4.2 建议
高校应该开设健康体适能课程,让大学生知道健康的重要性,生活在健康体适能的教育氛围当中,在课程中学习到运动知识,享受运动过程,也愿意从事更多的运动来提升体适能,以此促进运动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施兰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干预评价指标的筛选与确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8):21-23.
[2] 王娟.高校体育选项课增设“体适能”课的理论探讨——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包装,2018,38(4):85-87.
[3] 杨太吉.论体质与健康体适能概念及关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178-179.
[4] 赵勇军.体适能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运动,2018(19):86-87.
[5] 杜俏俏.健康体适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7(12):8-10.
[6] 练志宁,赖锦松.高校体育课程中普及健康体适能教育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9):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