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体育课堂”的高中体育教学设计研究

2020-10-20李伊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一体化信息技术

李伊慧

摘  要:本文以文献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运用“智慧体育课堂”项目提供的数据平台、智能设备、学练课程开展智慧体育教学实验,结合当前高中体育课程探索基于“智慧体育课堂”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基于“智慧体育课堂”的教学设计是课内课外联动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提升策略方面要注重智慧课堂与传统实践课堂的合理结合,设计思路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性,教师要加强微课的运用与制作能力,不断学习实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智慧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设计  一体化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b)-0088-04

Abstract: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using of the data platform, intelligent equipment and learning and training courses provided by the "Intelligent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project to carry out the intelligent sports teaching experiment, it'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to explore the basic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he main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Intelligent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is an integrated teaching design mode of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interaction. In terms of promotion strategi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t classroom and traditional practice classroom,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ity and difference of students in design ideas,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and production ability of micro class, and constantly learn and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Intelligent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  背景

現如今,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高度重视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方式与智能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打造体育课堂的智能互联网技术环境,以此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锻炼的科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将多媒体、电子白板、智能手机、运动手表、心率检测仪、计步器、加速度计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在这种时代广泛需求的大背景下,广州市教育局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在广州市中小学推进“智慧学校体育课堂”试点工作。本校作为全市选取的试点学校之一,应用“智能化”的穿戴设备、“青少年体质健康与智慧体育管理平台”进行为期1学年的智慧体育课堂教学实验。

智慧体育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在知识技能、体能、情感品德发展等方面有适合的设计和明确的目标并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果。与传统体育课堂不同的是,教学环境的变化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创新的机遇。智能化穿戴、移动终端让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有了衡量的依据,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为老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边界化的教学空间以及海量教育资源,师生的沟通变得更便捷高效,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更多维、立体、全面。本文就“智慧体育课堂”环境下教学设计基本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提升策略,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在智慧教学环境下的创新型教学提供发展的新思路。

2  智慧体育课堂的定义与智慧体育实验环境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也将逐渐完善和多元化,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智慧环境的构建是智慧体育课堂实验和探索的基础和保证。以本次试点工作为例,“智慧体育课堂”智慧环境建构主要包含了3个重要方面。(1)“智能化”穿戴设备,如随身佩戴的运动手环或臂带等,获取学生课堂内的心率指标,对心率进行实时监测。(2)智能移动终端。如数字教育与智慧体育联合实验室室开发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与智慧体育管理平台”,简称“校体通”APP,包括学校端以及家长端。在连接网络的前提下,拥有开放功能的操作系统,在进行体育健身时使用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健身的信息、数据等,并形成课堂报告及诊断,阶段性学习报告等一系列的反馈信息。(3)智能学习平台,设计管理推送学习资源以及师生线上沟通交流的平台,如“校体通”平台系统,教师可通过“校体通”网页端系统,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发布方式和内容,推送课前课后的作业以及学习资源。并可通过该系统查看学生每日的作业数据,实时掌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校体通”家长端,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接受学生作业和个性化运动指导方案,查看孩子的每日运动计划,并在线反馈学习情况,家校联动,共同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课堂学习的效果。如此三方面立体打造智慧体育环境,为智慧体育课堂教学实验的开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3  课内外一体化的创新型教学设计模式

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教师授课,“智慧体育”课堂构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学习场。只要有网络,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教育产生连接。移动学习终端为各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可能,把开放内容深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处在一个“无边界的学习场”,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在智慧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学设计也应在一个课内外无界限的学习场中进行,如图1所示,整个智慧课堂设计模式可以分成课堂内和课堂外2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具体的设计内容以及细化分支,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为支撑依据,形成了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

3.1 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数据管理

课堂内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与数据管理。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该就要实现的教学评价任务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智慧体育环境下教学内容不仅包含了传统体育课堂的教师教学、组织、学生学练活动等,还包含了智慧体育环境的线上部分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在“校体通”智慧系统的资源库选择所需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拍摄自制微课、制作PPT、动画、选取最新的相关视频和新闻素材等并将这些教育资源应用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环节是最利于教师创新的环节,也是剖析课堂重难点和启发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有利步骤。

另外一部分是数据管理,包括各项重要数据预估与手环监测、大数据统计与分析。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适宜才能达到促使学生科学运动和增强体质的目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规定,体育课基本部分运动强度的靶心率为120~200次/min,持续时间应为20~30min。中小学体育课有许多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实施中运动负荷不尽相同。所以数据预估和监测是衡量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所监测的数据中最重要的是平均心率,而预估的数据则是靶向心率、平均心率等数据。系统收集各项数据之后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根据移动终端所反映的个人的以及全班的数据曲线图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判断。在数据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情况。(1)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设定靶向心率,注意不同项目的平均心率的差异性,如田径、跑类的课平均心率通常在120~170次/min,而技术类型的课相对要低一些。(2)在课堂上各部分的心率标准是不同的,要注意心率起伏的过渡性和科学性,注意学生在课堂上体能的分配,保证运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整体感受是适量可接受的,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达到数据标准加大运动量,被数据绑架。(3)重视特殊学生的数据监测,针对一部分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学生,教师应多几分留意他们的心率水平,根据心率水平调整运动强度。

3.2 私人定制型的课前“导学”与课后的“探学”

课堂外设计包括课前的“导学”设计和课后的“探学”设计,这2个部分的功能是通过智慧体育环境中智慧平台系统以及客户服务终端实现的。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在“校体通”系统电脑端推送小视频、知识网页链接等知识性视听学习内容,发送至“校体通”APP家长端,其中也包含实践作业部分,要求学生根据发送的微课、微视频、锻炼方案完成锻炼任务。通过APP,学生可以自主观看作业内容,跟随练习,系统自动统计运动时间和完成数量形成作业完成汇报图反馈给教师。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观看相关学习内容,让课堂内的知识向外延生,课堂内外联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課前的“导学”教师不仅要根据所学内容导学,还要根据学情量体裁衣的导学,重视学生学情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与个性化设计,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通过平台,教师还可以根据反馈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如考查学生对新学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的提问内容,通过整合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对体育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让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课后的“探学”,针对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一些问题,以及课堂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进行课后的补充内容与锻炼方案的布置,巩固学习效果。这不仅基于课堂上运动负荷监测系统监测到的每个学生运动情况,获得包括平均心率、最高心率、练习密度等数据,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形成学生个人该堂课的运动强度趋势图以及全班运动强度趋势图,最后都实时的反馈到了智能终端系统上(“校体通”学校端),让教师全面具体科学的了解运动目标达成情况,也获知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还基于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学生互动显示的各种各样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很便捷地识别不同层次、不同问题的学生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和巩固练习方案。“校体通”智慧平台上的作业布置功能可以任意点选学生分组,教师可以个性化分组安排不同复习内容并集群式或者单项推送作业给学生,随时根据需求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及时获取学生学习反馈信息。所以,“探学”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适宜的锻炼方案与学习内容。

3.3 课堂内外联动一体化

整个体育教学设计模式的结构中,课堂外和课堂内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的,从课堂内学习内容设计出发到课前“导学”设计再到课后的“探学”设计,整个设计是相互联动一体化的设计过程。例如:课内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与数据监测形成的学情报告为课后的“探学”提供了参考依据与数据支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课前的导学内容,“导学”的预习效果也会反映在课内学习中,影响课内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师可根据具体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课后的作业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来设计,而学生的学习反馈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内的监测学习报告是形成教学反思的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策略的调整与改变。课堂内外的整体性也反映在教学评价上,智慧体育环境下让教学评价更立体地实现了过程性评价,通过线上、线下2种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和想法反馈于教师,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时空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评价。线上和线下的评价共同构成了整体性过程性的学习评价,再结合根据数据监测反馈获得的学情况反馈,形成最终的学习评价。最后,教师通过课内课外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以及总结性评价、数据报告等进行教学反思,针对不同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升下一环的教学设计质量。

在这种环环相扣、一体化设计的需求下,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体育教师要全面规划,打破传统的设计思维,眼光放的更加长远,注重课程的全局性布局,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从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变成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统筹再到每学期教学计划的统筹,为学生体质的稳步提高,以及为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做好切实可行的规划。

4  基于“智慧体育课堂”的体育教学设计提升策略

4.1 线上智慧教学与线下实践教学的合理设计

在“智慧体育课堂”环境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是由智慧教学环境与实践教学环境相交互形成的教学过程,教育多元化的特点尤为明显。日新月异的科技因素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监测系统等手段越来越便利,提供大数据统计分析,解决很多可具象研究的问题,提供广阔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无法比拟的。但是,保证优质的教学效果仍然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对学生无时无刻的关注的基础之上,教师从教材与学生出发,合理设计线上智慧教学、线下实践教学,技术使用上要明白必要性和选择性,不能喧宾夺主,分清和实践内容的主次关系,也是源于对高效体育课堂的追求。

4.2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性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智慧体育课堂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层次分析,充分考虑不同需求、不同基础、不同理解力、不同教育背景下的人对教学视频的理解程度,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和评价标准。在数据管理上,也要分层对待,特殊学生特殊对待,同一教学内容多种练习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和练习内容,调动不同层次学习者的积极性。在学习评价上,要对不同阶段学生进行适宜的激励性评价,在多元互动的评价机制中逐步引导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领悟问题的本质,从而在今后学习中规避类似问题,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总而言之,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性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智慧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提升教学设计质量的关键点。

4.3 提升微课制作技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校体通”教育资源平台虽然以为广大老师提供了很多可供学习的资源与视频资料,但是由于体育教学的内容的多样性与学情的差异性,资源库满足教师的所有教学资源需求,教师研究教材并制作符合学生学情的微课变得十分重要,对于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而言掌握视频拍摄、剪辑、制作的基本知识也是时代发展要求的必备技能,在微课的使用上要注意拍摄的实用性与选择性,选择重点放在解決传统课堂上解决不了的技术动作上,比如慢速回放技术动作以及原理分析等;微课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习的知识体系,强调教师学生之间的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完备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4 踏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学习实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体育课堂的教学环境会变得更具操控性与智能化,譬如现阶段使用的手环信息传送方式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一步发展,新一代的心率手表获得的一手数据及其处理分析将变得更敏锐、准确、细化,可控性更强,操作也将更为简便。科技的发展也会降低使用智能设备的成本,推动智慧体育课堂的普及,更多强大的且适合教学使用的新功能新技术将不断诞生与更迭,应用于教学,可以说未来会是智能化、信息化学习的社会,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保持不断学习心态,提升自身对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增强对新技术的操控能力,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适应智慧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洁.“智慧体育”新型课堂样态实施路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8(12):123-124.

[2] 李京城,徐曰婷,郝军.中小学体育课不同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检测结果的分析与比较[J].体育教学,2019(3):19-21.

[3] 杨小燕,陈思远.基于微课支持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133-136.

[4] 朱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18(8):22-23.

[5] 荆雯,李凤,李洋.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体育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运动,2019(7):71-72.

[6] 窦丽,陈华卫,钱澄.高校“智慧体育课堂”的价值与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136-140.

[7] 荣俊杰,阎智力.逆向教学设计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12):76-79.

猜你喜欢

一体化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