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初探

2020-10-20姚中华黄蕾

科技风 2020年27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高校信息

姚中华 黄蕾

摘 要:本文讨论了建设智慧图书馆的主要途径,并且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案,这对于转型中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高校;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2

1 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

高校智慧图书馆将结合图书馆新馆智能建筑设计与建设,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依托,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深度学习的普遍应用,通过感知、分析、整合图书馆各核心系统请求,实时动态给予智能响应,实现图书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内外人人相连、人物相连以及物物相连,促进读者的入馆体验、自主学习与图书馆资源、服务与管理深度融合,智慧互享。

1.1 指导思想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学校发展为建设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适度超前的图书馆智慧化设施、空间以及智慧化文献信息服务为建设内容,积极满足师生对学习、科研、教学、管理、生活的个性需求为目的,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合理安排,科学规划,阶段建设,整体推进。

1.2 总体目标

高校智慧图书馆需结合图书馆智能建筑设计与建设,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依托,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深度学习的普遍应用,通过感知、分析、整合图书馆各核心系统请求,实时动态给予智能响应,实现图书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内外人人相连、人物相连以及物物相连,促进读者的入馆体验、自主学习与图书馆资源、服务与管理深度融合,智慧互享。在感知需求、万物互联、智慧学习、知识共享等四个建设层面,建成完整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伴随着智能技术的演进,最终将嘉兴学院图书馆成为一个实现万物感知互联的、具有智慧服务与业务管理能力的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能了解每一位读者需求与心声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与文化中心。

1.3 具体目标

智慧图书馆总体建设目标将是一个硬件设施先进、空间布局合理的令读者流连忘返的智能建筑。图书馆大楼各系统之间通过物联网设备智能地连接在一起,建筑物内的阅览设施、消防、安全、防盗、电力系统、照明、空调、卫生、给排水、电梯及其他机械设备运行状态,通过中央控制中心接受各种不同的指令运行,实现全智能与人智混合多种模式决策管理,可达到节能环保的绿色大楼功能。

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将通过各种方式,如手持设备、楼内导视系统、服务机器人等,获取感兴趣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状态信息,自动查看或者借阅想要的书刊与数字文献,第一时间得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览空间、设备,并能得到无感知的智能图书馆阅览设施带来的舒适的阅览体验与服务。读者也可随时查看并分析个人在馆状态与学习状态,在得到图书馆精准现场服务与学术推荐服务后,可调整个人阅读习惯与策略,提高学习与研究效率。当读者离开图书馆大楼后,也可通过智慧图书馆提供的各种应用,与图书馆进行泛在交互,享受不受空间限制的、但同时能够被切实感知的图书馆实时服务。

为实现智慧图书馆管理与读者服务,需要多种信息技术在业务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图书馆空间、业务与读者行为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地智能控制、更贴心的智慧化读者服务。

2 智慧图书馆建设具体内容

智慧图书馆智能化建筑,以一种智能的、人性化、交互式和个性化的方式,为在校师生读者提供所需的资源与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必须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图书馆智能建筑与结合图书馆设备、纸质馆藏、数字资源、用户、馆员管理的智慧图书馆基础平台等各种要素有机融合,在实体与虚拟、资源与服务、人与图书馆之间创建拥有智慧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务。

2.1 智慧图书馆建筑

智慧图书馆新馆需采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等一系列规范进行建设,其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23个智能化子系统均可以保证智慧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求,以更为有效保障智慧图书馆建筑需求,为读者提供创造更好地学习与阅览体验。

2.1.1 图书馆室内空气监控净化系统

对图书馆室内多处位置的空气质量实现智能监控净化,实现自动开窗送风净化与固定式空气监控净化,降低图書馆局部区域不良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出入口空气监控子系统、固定式空气监控净化子系统、移动式室内空气监控净化子系统和物联网关;出入口空气监控子系统包括出入口空气监控子系统壳体和门窗连接装置。

2.1.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内各公共区域照明、园区照明、景观照明、泛光照明等照明系统实现智能控制功能。智能照明系统控制通过各公共区域、展厅、走廊等各区域照明回路的控制模块,以及墙壁情景控制面板、调光面板、中控室智能照明管理系统平台等,实现对全图书馆公共照明回路的控制及调光控制功能。配合室外安装光照度传感器,实现室内照明根据环境照度的自动控制,并可通过管理人员手持设备进行人工操作。

2.1.3 智能中央集成管理系统

以图书馆智能建筑物自身为平台,通过与各智能化传感器、弱电系统数据通信、采集集成接口,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实现图书馆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相关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快速响应和联动控制,实现自动监控和远程管理的目标。

2.1.4 建筑内部读者流量统计分析系统

读者流量统计分析系统将通过移动摄像与处理技术,实现了高速高密度的图书馆馆馆内读者人脸识别处理,将计数范围的人的形态从各个角度把握追踪,包括复杂的行动(如停止、徘徊等)。可以为图书馆提供人员数量、滞留人数、人流规律、人数趋势等信息,为图书馆业务管理部门合理安排计划,均衡组织人力,实现指挥、调度人员和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读者行为分析数据,为图书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2 智慧图书馆基础平台

本平台核心是为图书馆建立起以数据为核心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实体、虚拟空间的结合,以各类资源数据化整合作为基础,加入智慧化的读者服务与应用场景,结合智能化的硬件设备,通过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设计,实现图书馆资源、服务和管理的智慧保障体系。

本平台涵盖了智慧图书馆资源管理、读者服务、业务管理等环节,并可在图书馆新馆建设完成时平滑过渡,使图书馆智能建筑与其有机结合和创新,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智慧图书馆基础平台主要由以下四大子系统构成:智慧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智慧图书馆读者服务系统和智慧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大数据处理平台。

智慧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是基于大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图书馆内各种电子资源元数据的精细化存储与管理,并完成与纸本文献资源元数据的整合,结合读者驱动智能采购应用可以实现各类资源管理与运用,提供智能化资源建设方案,实现图书馆资源建设全过程的智慧管理。

智慧图书馆读者服务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平台等技术应用,运用推理、分析等机制,实现对图书馆整体空间运行、读者服务与信息服务智能控制与传播。

智慧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利用数据挖掘、可视化传播与应用模式,实现图书馆整体业务环境的精准监测和决策管理。

大数据处理平台将整合图书馆内部业务数据与外部异构数据集成,实现用户的数据分析挖掘环境。建立从业务层到管理层到决策层的智能分析体系,实现对邮政各种业务数据进行分类、管理、统计和分析等功能,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各类准确的统计分析预测数据。

2.3 智慧文献服务平台

提供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文献服务,快速感知、捕获、传输读者所需文献数据;提供智能化文献情报分析服务,通过计算机建模方式自动生成文献统计报告,完成科技查新等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分析;提供学术趋势自动分析报告;为学科研究人员提供个人学术行为智能分析数据,为其科研活动提供辅助研究报告;智能对接云传递服务系统,为本馆未采购的全文资源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支持生成报告和报告的管理,支持从提交委托到报告存档等完整的工作流程。查新还支持多数据库的一站式检索,为相关科研服务;为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等提供相似性检测支持服务,为规范学术服务,也为鉴定是否有学术不端提供辅助和参考服务。提供学科分析支持服务,为我校有望进入世界前1%排名的学科提供信息与趋势分析。

根据用户的各场景的行为记录以及智能分析产生对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术信息,通过“量身定做”的方式,将学术资源推荐给对感兴趣的用户,提升用户的科研效率。同时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整合图书馆内外部资源与读者在线服务请求,集内容上传、管理与分发、推荐干预、前端渲染于一体的一站式在线服务可视化平台,通过网站门户与APP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内容推荐与交互,改善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指标。

参考文献:

[1]陈彬.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转型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1):117-119+123.

[2]强丽丽,郑玉坤,支晓红.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1):158-159.

[3]潘颖,郑建明,孙红蕾.图情学科的研究特征与学科生长点透视——近五年国社基金课题指南与立项数据对比[J/OL].图书馆论坛,2020-04-30:1-9.

[4]梁崇新.基于知識挖掘的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03):128-129.

[5]段辉.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策略及智慧服务研究——以陕工职院图书馆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1):96-97.

作者简介:姚中华(1981—),男,汉族,浙江嘉兴人,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高校信息
订阅信息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