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火针与普通针对比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20-10-20陈晓英何艳刘婷罗渊李明波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陈晓英 何艳 刘婷 罗渊 李明波

【摘 要】目的:评估毫火针与普通针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探讨毫火针针刺“下颈夹脊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针刺“下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普通针针刺“下颈夹脊穴”,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腋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视觉模拟评分,以评估三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腋神经传导速度(3.65±1.21)ms较治疗前(6.24±2.05)显著加快(P<0.05),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2.17±1.26)分较治疗前(10.49±2.06)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毫火针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较普通针,更利于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腋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患者疼痛度。

【关键词】 毫火针;下颈夹脊穴;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1

前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约占颈椎病的60%~70%[1],近年来CSR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由每年每100000万人中83.2人发病发展为每1000人1.73人发病[2]。脊神经根受压或受到刺激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临床典型表现主要为持续强烈性颈肩背部疼痛、麻木及腱反射发生改变。

临床上针对CSR的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其中保守治疗包括药物、牵引、以及物理治疗和恢复训练等,对于没有明显运动障碍或脊髓病的新发神经根病患者,临床多采取阶段性治疗,即先进行保守治疗,约75%~90%的患者在保守治疗下情况能得到改善[3]。西医主要通过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达到止痛缓解的目的,然而难以纠正颈椎的退行性病变趋势,治疗效果不佳[4],推拿及中药治疗效果良好,但可能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严重风险[5-6]。目前针灸疗法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治疗CSR,然而对CSR的疗效最显著的针灸疗法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叶秀英等人[7]通过对照实验发现温针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温针的热力强化了消淤散结的功效,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毫火针兼具毫针和火针的功效,用以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8]。且研究发现针刺“下颈夹脊穴”能缓解疼痛,从而改善CSR的临床症状[9]。

本研究基于上述经验,通过对比毫火针与普通针穿刺“下颈夹脊穴”,以探讨毫火针治疗CSR的疗效是否优于普通针,为临床上运用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

1 方法与材料

1.1 对象资料

选取2017年7月以来60例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30例用毫火针针刺“下颈夹脊穴”的患者,对照组为30例用普通针针刺“下颈夹脊穴”的患者。治疗组平均年龄50.12±10.46,男性14例,女性1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2.45±11.78,男17例,女1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与性别相似,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学伦理审查,且取得患者同意。

纳入标准:(1)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20~75岁,意识清晰;(3)取得患者同意,服从研究者安排。

排除标准:(1)需手术治疗者;(2)有影像学异常而无临床症状者;(3)有骨结核、骨质疏松等者;(4)妊娠、哺乳妇女;(5)合并系统性疾病者(如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6)患部皮肤损伤或感染者;(7)精神病患者以及无法测量与评定结果相关的指标。

1.2 疗效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观察指标:腋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MCV)、视觉模拟评分(VAS)。

1.3 实验方法

治疗组: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选取双侧的“下颈夹脊穴”(C5/6、C6/7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为主穴,患侧的肩井、天宗、肩三针、曲池、后溪、阿是穴为配穴,并标记“+”,酒精消毒,将“刘氏毫火针”(0.25×40 mm,中国中医特色疗法研究有限公司监制)酒精灯烧红后直刺入穴位,深度约为0.5~1.0寸,留针20min。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期间记录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对照组: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选取“下颈夹脊穴”(C5/6、C6/7棘突下旁开0.5寸)为主穴,肩井、天宗、肩三针、曲池、后溪、阿是穴为配穴,常规消毒,选取华佗牌不锈钢毫针(1寸、1.5寸),风池向鼻尖刺0.5寸。每日1次,留针25min,普通针针刺后、普通针针刺10min后,普通针取针前,各行一次针,平补平泻,连续7日,此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期间记录结果,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组或对照组其治疗前后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腋神经MCV加快(P<0.05),治疗后腋神经MCV较治疗前显著加速(P<0.05),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腋神经VAS加快(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VAS显著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CSR是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其他损害,使颈部产生疼痛和麻木感,症状会从颈部扩散到手臂、胸部、上背部,甚至导致严重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0]。保守治疗为CSR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牵引、药物疗法等。已很多研究证明针灸治疗效果明显[11-13],然后对于针灸疗法疗效的比较差异性较大,如林汉凌等人[14]通过对7种针灸疗法治疗CSR评估后发现,仅一种针灸疗法优于对照组。故正确了解不同针灸疗法的治疗效果可指导临床采取有效治疗方法,使患者康复率提高。“下颈夹脊穴”为C5/6、C6/7颈椎棘突双侧的颈夹脊穴,该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之处,具有二者功能,故针刺此穴位,可通经活络、调理全身气血,活血止痛,可以减轻背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以及麻木等,显著改善了CSR患者症状[9]。毫火针具有毫针与火针的功效,毫针对穴位有机械刺激,使气血运行,从而缓解患者疼痛;火针对穴位有温热和无菌灼烧的刺激,从而温热经络,通经络活,使气血通畅,进而治疗疾病,毫火针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在治疗多种疾病中作用显著[15-16]。然而少有研究对毫火针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CSR的疗效进行评估,在临床上的应用也仅用毫火针作用于传统穴位。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毫火针对比普通针作用于“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以明确其是否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为今后运用毫火针治疗此类型患者提供参考。

针刺下颈夹脊穴能疏通经脉,能影响脊神经前支,其与交感神经有关,因此针刺此穴位能影响交感神经。本研究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腋神经的MCV,以评估针刺此穴位治疗CSR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后MCV(3.65±1.21)ms较治疗前(10.14±2.45)ms显著加快(P<0.05),因此针刺此穴位来治疗CSR患者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针刺患部可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情况,促进炎性物质洗手,缓解肌肉痉挛,缓解根性痛,本研究以VAS评估CSR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后VAS(2.17±1.26)分较治疗前(10.14±2.45)分显著降低(P<0.05)。因此针刺此穴位来治疗CSR可以缓解疼痛,可改善患者病情。

研究不足:(1)本研究中毫火针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CSR的内在机制尚未阐明,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由于本研究中实验人数较少,所得出的结果代表性可能较弱。

毫火针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CSR相较普通针,更利于改善CSR患者的腋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患者疼痛度,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Yasuhisa.Tanaka,Shoichi.Kokubun,Tetsuro.Sato, et al.Cervical Roots as Origin of Pain in the Neck or Scapular Regions[J].Spine,2006,31(17):E568-E573.

Schoenfeld,A.J.,George,A.A.,Caram,P.M., et al.Incid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cervical radiculopathy in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2000 to 2009[J].Clinical spine surgery.,2012,25(1):17-22.

Woods, Barrett I.,Hilibrand, Alan S..Cervical Radiculopathy Epidemiology, Et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2015,28(5):E251-E259.

刘忠毅.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7):73-74.

HW Thiel,JE Bolton,S Docherty,JC Portlock. Safety of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a prospective national survey[J]. Focus on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2006,11.

Xu Wei,Shangquan Wang,Jinxue Li,Jinghua Gao,Jie Yu,Minshan Feng,Liguo Zhu,Haroon Kha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Radiculopathy: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5,2015.

葉秀英,李银花.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7):74-75.

林妙君,侯乐,唐咏,等.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合,2011,20(23):2915-2916.

陈晓英,但小红.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6):75-78.

Chu YX,Cui WQ,Xu F,et al.Acupoint Embedding of Polyglactin 910 Sutur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 due to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A 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2018,2018():3465897.

谷利民.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40+46.

汪玉良,王正礼.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1):2342-2344.

宋新安.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3):23-24.

林汉凌,宋红梅,仲卫红,陈少清,王诗忠.不同针灸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6):9017-9021.

林妙君,侯乐,唐咏,等.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合,2011,20(23):2915-2916.

欧阳泠星,方鑫楷,黄壑霏,等.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08,32(8):662 -663.

猜你喜欢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和火罐治疗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项八针”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牵引、中药熏蒸、推拿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牵引、中药熏蒸、推拿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