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
2020-10-20朱怡霖
【摘要】课堂的提问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相兼的学问。课堂提问也关系着这节课堂的有效性、生动性等等。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提问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从教师自身出发,来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的课堂提问,使提问问而有效、使课堂行而有度。
【关键词】如何提问;提问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7-0078-02
【本文著录格式】朱怡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27):78-79.
一、课堂提问存在问题
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能以提问来主导课堂节奏。但是提问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使课堂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
(一)提问缺少引导,缺少追问
1.缺少引导
引导是提问环节中的铺垫,没有前面很好的铺垫,没有做足铺垫的功夫,那单刀直入的提问就会显得生硬,且学生也找不到如何回答的门道,领略不到问题的要义。教师在课堂上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如果教师只是直白地给予答案,缺少了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的这一过程,那所获得的知识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老师要以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有效率。
2.缺少追问
在语文课堂上,追问是对前面问题的提问很好的补充与延续,拓展与深化,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刻的理解来源于教师持续不断地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反复地追问就是对问题的再探讨、再研究、再加工,文章最怕做表面功夫,提问也是如此。例如,教师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散文的教学中,经过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诵后,教师提出了一个比较发散的问题:“读完这篇散文你有怎样的感触?”有的同学说道:“让我感受到很美、很有意境。”老师若是直接肯定了学生的回答,那么,他就错过了进行追问的机会,文章因何而美?意境因何而雅?在提出一个发散性问题后,如果对学生后续的回答进行追问,那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的教学就能融会贯通,理解透彻,可真正让学生们体悟到其中的美与雅了。
(二)习惯性课堂的局限
1.缺少开放性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们习惯于去创设封闭性的問题,创设单一的答案。新课改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堂。所以,教授在问题的设计上也要求具有开放性。有一个好的源头,泉水才不会枯竭;同理有一个具有水平的发散性问题,学生的思维和潜能才能得到开发。
如在教学文言文《桃花源记》中,教师提问道:“武陵捕鱼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是怎样的?”“桃花源的景是怎么样的?”“桃花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桃源中人见到渔人是什么样的反应?”“桃花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系列的封闭性问题,让学生一眼就看到了答案,虽是扣合文本的问题,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却很少。像这类的封闭性的问题,以现在中学生的水平,都可以在对这篇文言文翻译后,用一个简单有效的内容考查问题一概问之。如“文章讲了什么内容?”或“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进行对文本基础的梳理之后,让同学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一些开放性的深层次问题上。例如:“桃花源的世界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吗?请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联系文本与实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学生能进行双向回答,也能开启逆向思维。
2.缺少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如赏析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昆明的雨》描绘了昆明的雨季,如诗如画。文中写了昆明雨季中常见的几种美食,增添了市井烟火气,有一种别样的灵动与生动。或生活化或诗意的文字里流露着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思念。散文的赏析其实就是一个字“情”。曾听一名大家如是讲,散文的特点并不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最主要的特点是“情”,散文中作者通过文字的温度传达给读者的感情。读文亦是读情。有老师着重和同学谈论这个散文的艺术特色,而忽略了散文的本质。师生间围绕次要的、抽象的问题重点谈论,学生回答的时候又没有做足引导的功夫,学生无从回答,领会不到文章的要义,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少之又少。
二、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一)加强师生的合作
1.增强提问的开放性
在语文课堂提问,教师经常会提一些学生能轻易得知答案的封闭性问题。长此以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有千面,人有千虑,单一的答案并不能武断地决定一切。更何况是语文教学,我们更要增强问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课文《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社会最底层的边缘人物,人们对他冷漠、残酷,他只是人们茶余饭后拿来取笑消遣的人。最后他是死是活没人知道,也无人关心,只是知道他还欠掌柜的酒钱而已。这就可以联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孔乙己这类的人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悲剧?这是个人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这样的问题就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探究问题背后的本质,考虑事、人的多面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刻板生硬的问题开放化,从一点发散到多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问题的有效性。问题的答案并不拘泥于模版,让提问更加开放,让回答更为多元化。语文课堂我们不能只听到一种声音,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