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析

2020-10-20范立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14期

范立峰

摘 要:目前,在我国的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一种新型的预制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降低了住宅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还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避免污染,对整个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析了其在工程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制装配;住宅建筑施工;预制叠合板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志码:A

0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平得到了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最为广泛的就是住宅建筑工程,其建筑施工的数量正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其中,综合技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就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我国的住宅建筑工程质量,还能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需求得到大幅提升,这种技术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因此,探究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意义重大,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房地产业向高质量和环保的方向发展,符合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1.1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对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需要保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涉及的多种预制件都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链接,从而可以保证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使整个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实际的住宅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大部分的预制件都是采用螺栓进行链接的连接方式,这种链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预制件的链接精度,保证其链接强度能够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在进行预制件的施工安装时,应注意在安装下层板之前预留插筋,并且保证插筋能够伸入内墙预制件安装施工时的预留板上面的螺栓孔中,使前后的施工过程能够有效的呼应。安装施工进行只预制构件的安装时,要先将螺栓孔内灌入水泥浆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再用灌有水泥的螺栓对预制构件进行固定链接的步骤,使用这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保证剪力墙和其他构件的链接更加有效,使所有的预制件能够有整体性的受力模式,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为了能够使得后续的住宅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更加方便,还应该在进行预制构件施工时在其整体结构的中心位置预留出适合后续使用的剪力墙链接螺栓,这样使得不必要的后续加工过程被省略,整个剪力墙的结构能够形成一个混凝土整体结构,能够更加稳定和可靠。

1.2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是进行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使用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进行住宅建筑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预制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其长度应保持在30 cm以上,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住宅建筑的工程施工具体要求来最终确定叠合板的安装方向,根据施工过程中的需要及时调整,以此来避免预制叠合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位置上的偏差的情况[1]。另外,如果所使用的预制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是双层结构,就需要考虑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住宅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双层支架。在进行双层结构的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保证上面一层叠合板结构的安装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了,等待浇筑工序完成以后,还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方法来对混凝土进行淋水养护,养护完成后需要对凝固的混凝土取样进行强度检测,检测结果其强度达到了要求的75%时就可以拆除下面一层支架拆除,这样可以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1.3 预制窗体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的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其中的重要步骤就是需要提起制定窗体,在进行预备制定窗体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螺栓把墙体两端进行有效的链接,连接窗体上的螺母与螺栓。在建筑进行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窗体的方向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可以保证螺栓与螺孔能够有效的链接在一起,在这种情況下,预制的窗体的施工过程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同时也能使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最终要求。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重点

2.1 生产操作中的重点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施工是其中的关键施工步骤。在进行预制构件的施工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材料标注与相关规范生产预制构件,保证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进行生产预制构件的使用方面,应该根据住宅建筑工程设计的需要,准确定位需要预留、预埋以及钢筋加工的位置。除此以外,还要在进行预制构件的施工的过程中综合考量,尤其是模板的平面度和强度等性能参数是否符合工程要求,设置严格的操作流程来把控这些性能参数,确保整个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能够符合要求[2]。

2.2 运输操作重点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使用大量的预制板,由于涉及的预制板的种类繁多,包括预制板的外墙、楼板、空调板等,与此同时,统一施工项目中会选用同一种类的预制板,但是同种类的预制板也会涉及诸多的型号。所以,在运输这些需要使用的预制件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运输过程承受压力导致其变形等后续问题,通过提前设置一些防范方法,确保运输过程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例如,运输住宅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预制件时可以使用钢材料作为支撑架,防止运输途中发生磕碰现象,进而保证预制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预制件运输中叠压后发生的损坏。在此基础上,确保预制件运输影响工程进度的影响达到最小,使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在吊装计划的安排中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安排预制件提前一天到达施工现场,保证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于预制件到达后库管人员要对其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做好详细统计记录,保证使用过程不受影响[3]。

2.3 预制板堆放的重点

应该在住宅建筑工程的建设现场选用合理位置进行堆放预制墙板,选用的场地要符合其中设备的作业半径的操作合理性,还应该要求堆放地点相对平整,预制板堆放能够平整摆放码垛,没有扭拧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码垛时要注意每一中预制墙板的码放数量应小于10块,保证其稳定性,还应该在每块预制墙板之间使用木块把预制墙板隔开,木块放置位置应该均匀,高度应保持一致。另外,在卸载预制墙板的过程中,还应该提前检查好预埋吊环是否足够稳定,确认完成后再进行吊装作业,保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连续性,还有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进行吊装工作的流水作业时,应该确保每个单元都存放有预制构件,以防万一。

3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实例

3.1 施工准备

该施工建设项目面积达到300万m2,是整个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涉及诸多领域,包括现代化的服务业、大型工业和展览等,项目的主要设计技术是整体的钢筋架系统,预制构件与表面层具有相同的技术方法。

在项目的图纸经过设计部门详细检查后,施工方深入研究多种重要部件的施工方法,对其中的关键步骤要详细讨论,问题要有预判的解决措施,最终可以达成共识。根据已经设计完成的图纸进行预制构件的准备,采购好材料。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物料的运输,根据提前制定的方案选择位置用来堆放物料,提高物料使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施工时应尽量减少施工时间来保证吊装的顺利进行,吊装的过程应有提前的预定方案,使过程能够拉动各部件切割线。吊装过程还应协调好测量、液压等人员,做好分工合作。

3.2 浇层和预购件处理

该技术属于整体的结构处理,所以要浇筑建筑物的第一个楼层时,应该二楼的楼板露出来,从而可以保证第二层的预制柱可以插入预制套内,这个过程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此外,在进行确定钢板尺寸和孔洞数量和位置时,必须在现场安装板拼装过程中进行确定,这个工作可以通过全站仪的合理使用来确定正确位置,位置确定后要通过焊接钢筋和梁的方式来使整个建筑更加牢固。结构面板的浇筑完成以后要对面板进行擦拭,使整个安装过程面板表面光滑。

结构层完成后要进行其他部件的放置,包括柱轮廓、柱子轴线和控制线。应该采取合理的顺序进行吊装,应先装预制柱和预制梁,最后安装组装板,预制柱安装之前,要对其规模特性有一定的认知,检查好钢筋和套钢对应图纸的规格是否一致,确认后将支架放在立柱上,使之形成垂直状态。由于钢柱的支撑重量比较高,所以在安装前要确认支架的完整性或其规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

3.3 现浇施工和成品保护

在完成预制梁和预制板的拼装后,要对整体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要使用键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需要注意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把其中的残留物去掉,在浇筑过程中,为防止较小间隔位置发生阻塞,要使用振动棒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已经完成的零件要进行搬运和装载,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柔软的材质覆盖平台,防止预制的楼梯地面等棱角部位受到磕碰。

4 结语

预制件的技术应用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非常重要,所以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机构和混凝土浇筑技术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还应确定更为合理的预制件运输和吊装方式,使住宅建筑的过程更为合理流畅,同时可以保证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具有优良的实用价值,通过对其装配技术的合理化改进和不断的创新,该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應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沛.基于BIM思维的住宅产业化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6.

[2]赵福顺.预制装配式住宅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住宅造价对比研究[D].长春:长春工程学院,2015.

[3]李硕.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的综合效益分析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

[4]苏畅.基于RFID的预制装配式住宅构件追踪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