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语境与创新探究

2020-10-20吕昌清

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新方向

摘 要:版画艺术历经千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集绘画、制版、印刷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当代版画的发展,与民间艺术、西方版画及现代艺术的多维融合,让版画艺术不再单调。文章从发展语境视角探讨当代版画的现代演变,分析其文化定位,就其创新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版画艺术;发展语境;创新方向

版画艺术内涵丰富,历史久远,其生命力、艺术价值是巨大的。如唐代的木刻雕版艺术,技艺精湛,推动了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当代版画艺术,自鲁迅倡导以来,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粗放走向精良。当下,图像媒体时代,印刷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版画艺术面临“失语”的挑战。版画艺术利用复制、媒介功能,曾创造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版画艺术与市场对接中,新媒体革新,版画艺术落寞。将美学与文學相融合,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要与时代审美相衔接,在保留特色、勇于创新中走向未来。

一、发展语境下的当代版画艺术省思

在版画艺术发展历程中,曾经的辉煌被图像媒体所“遮蔽”,版画艺术在发挥其“模仿”与“复制”优势的同时,却面临被“消解”、被“弱化”的尴尬。从艺术门类来看,版画艺术融合了文化与艺术,但在与市场对接方面,版画受市场的接纳度不高,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对版画艺术、版画创作理念带来深刻影响。

(一)版画艺术的媒体化特征,忽略其人文精神表达

版画艺术曾经凭借其巧夺天工的制版技艺、丰富的美术表现力,成为传统艺术中熠熠生辉的典范。但时至今日,在现代媒体时代,中国传统版画“失语”,和与市场对接不足有较大关系。随着新技术的创新,人们对传统版画艺术的质疑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当代版画在转型中忽视了传统艺术价值与理念的继承,盲目追求实用性,丧失艺术审美与创造力,导致版画创作单一。第二,版画技艺的创新忽视对人文情感的关注。过分追求技术革新,片面追求版画技艺,反而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直接表达。这样停留于技艺,一味追求精湛技艺、优秀材料,失去了对生活的关注度、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让版画艺术缺失应有的思想意蕴。第三,版画艺术狭隘的版种观,束缚了版画艺术的开放与多样,限制了版画艺术思维与表现模式。版画创作体现了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必然需要树立开放的创作观来展现版画的人文意义。

(二)版画艺术传统特性演变,相应理论研究缺乏深入

在版画艺术理论与实践中,相关探索与研究滞后于油画、国画等艺术,版画理论欠缺,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队伍,版画艺术创作与研究,缺乏学术深度和系统性。对于版画艺术,在面对新媒介时代中,应该如何界定其学术概念?版画艺术的价值如何判断?版画艺术面临哪些发展危机?如何去理解、认识、破解版画艺术的发展难题?事实上,“多元共生”是版画艺术的直接表现,数字媒介语境下,对艺术表现主体的讨论,也面临着诸多困惑。版画艺术的传统特性包括:第一,版画艺术的直接性。从传统版画创作中多由草图绘制,逐渐演变为版画家创作作品。第二,版画创作的程序性。版画艺术创作过程具有相应的流程,需要遵循制版、印版等工序,处理好版面中不同图层、套色关系。第三,版画艺术的复数性。传统版画创作追求画面复数性表达。当代版画艺术在创作中又受限于创作者主观意识,在作品内容上,更多是对文化传统与生活感受的表达。

二、当代版画创作的文化定位

相较于传统版画,当代版画艺术的创作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媒介融合带来的多种艺术语言的杂糅与融合,也为版画创作注入活力。

(一)在印痕中表达创作者的想法

对当代版画,如何理解其含义?黑崎彰在《世界版画史》中提出:“当代版画艺术,实现了对传统版画‘技艺束缚的解放,以追求自由化、多元化为方向,综合多种媒介素材,实现跨领域媒介创作。”具体来说,当代版画艺术样式更为独立,画面语言除了融入绘画手法,也更加强调媒介功能。传统的木版、铜版,发展到丝网版、珂罗版、数码版等,这些版种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版画创作目标的转变。制版、印刷是版画艺术最核心的环节,而版画艺术中的印痕成为其特色。版画艺术中,对印痕的表达,往往反映了创作者的思想、态度与观点。

(二)在媒介中诠释创作者的开放观念

当代版画艺术是开放的,不再局限于对传统的复现、对媒介传播功能的强化,而是更多地关注创作者的人文体验与情感表达。当代艺术注重文化的共性与融合,版画艺术创作也需要进行重新诠释与定义。媒介范畴下,当代版画创作的内涵与外延更加丰富。如传统版画的复数性、印痕美、直接性,未必在同一版画创作中进行全部呈现,但其在艺术表现上,需要创作者能够深刻掌握版画艺术要素的表现力,给予创作者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同时,版画艺术中,对不同材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拓展了版画艺术的创新视野,让更多的创作语言与行为实现跨界整合。

三、当代版画艺术的创新探索

当代语境下版画艺术的创作与发展,突破了技术性限定,在追求画种特征,丰富版画艺术本体语言表现方面,更需要从坚守、复兴、发展中,挖掘更多版画的艺术价值。当代版画艺术从未间断对创作的探索,尽管发展之路是曲折的,但仍要积极融入艺术创作理念,提炼传统版画艺术精髓,学习西方版画艺术的先进工艺,来推进中国版画艺术大放异彩。

(一)融入民间艺术,丰富当代版画艺术内涵

在中国版画艺术中,民间艺术的融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现当代版画艺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木刻版画为例,其在笔法上多以线造型,民间艺术中,线是重要的造型手段,稚拙、刚劲的线条,在表达物象、传递精神情感上获得“欲辨忘言”的审美效果。绵竹木刻版画《福寿童子》,线条的走向明确,人物神态的变化,借助于线条的节奏与张力被表现得栩栩如生。童子、风筝,以线相牵,在翘首追逐中引入遐想,整个版画充溢着生命的流动美。再如《包公割麦》,对包公形象进行变换,包公穿戴得宛如普通百姓,手拿镰刀,割下麦穗,这种超越现实的希冀,反映了劳动者的朴素价值观。当代版画艺术在创作上要挖掘传统版画的艺术语言,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去发挥想象,不断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特色的优秀版画艺术作品。

(二)赋予创作者的真挚情感,体现当代版画艺术风采

艺术创作要融入情感,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观众。在当代版画艺术创作中,要发现和融入创作者的情感,用情感人。版画艺术除了注重色彩、形式、造型外,还要用心去提炼和表达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来赢得观众的情感共鸣。版画艺术不僅要表现思想,还要通过多种技法中来融入情感。如铜版版画中的干刻法,简单,粗犷豪放,极富力度与表现力。飞尘腐蚀技法,在于表现多样的线的变化与层次,与糖水脱胶法相结合,能够营造水墨意蕴。

(三)借鉴西方艺术,促进当代版画创新融合

当代版画的发展,要求与西方版画的互融互补互促。西方版画多运用科技手段,来拓展版画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为当代版画创作提供了借鉴。如西方版画重材料,利用材料来表达情感与艺术理念。西方美学对中国版画造型意识的影响,促进了当代版画多元性发展。如在当代版画创作中,围绕印制过程,融入手绘、拼贴等手段,来强化版画的质感与张力。罗森魁斯就是典型代表。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综合材料的介入,打破了传统具体材料的受限格局,拓展了版画创作的“版界”。学习西方版画艺术成就,立足当代版画创作,从诠释艺术审美、生活感悟中,促进东西方版画的交流与融合。当代版画艺术要结合不同观点与理念去积极探索,创作出耀眼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面对“困境”,要敢于破解,要回到艺术层面,挖掘版画的美学价值与情感,拓展版画材料、工具和表现手法,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意境。艺术源于生活。当代版画人要把握传统版画、西方版画创作的内涵,主动融入时代,促进版画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陆,蔡远河.技术观念的嬗变:关于中国当代版画的思考[J].美术,2020(3):136-137.

[2]梁华.浅谈中国当代版画多元视角下的综合发展趋势[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66-68.

[3]马榕君.对当代版画创作本土话语的审读[J].上海艺术评论,2018(5):13-16.

[4]郎朗.我国当代版画发展中的文化自觉和价值探讨[J].艺术科技,2019(1):175.

作者简介:

吕昌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特聘画家,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2005年度被贵州省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美术家”。

猜你喜欢

创新方向
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报刊的创新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教学模式创新方向探讨
基于运动训练原则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方向
浅谈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创新方向
“体育、艺术2+1”项目特色创新方向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方向研究
用长征精神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理国有企业党组织
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创新方向
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方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