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学视角探析文化类电视节目成功的原因

2020-10-20王席席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王席席

摘要:经典文学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食粮,它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映现着本民族的精神。《故事里的中国》聚焦现实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创新节目演绎形式,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涤荡着受众心灵,从而唤起大众对民族精神的记忆。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三个方面对《故事里的中国》成功原因进行解析。

关键词:中国经典故事:故事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100-02

一、主体上:主流传播媒体?高质量制作主体,共同打造精品文化节目

传播主体是传播的起点,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和编码,在传播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所分析的传播主体,其一是《故事里的中国》的主办方即央视主流媒体,央视作为主流权威的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有着更优越的传播效果。央视通过发挥“议程设置”作用,引导受众关注传统文化传播,提升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积极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个是节目的创作团队。节目制作团队对节目中所要展现的文学经典作品素材的搜集、整理、制作的过程,即是信息的编码过程。二者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精品节目。

央视作为主流传播媒体,需要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发挥其社会功能,凸显社会价值。《故事里的中国》以央视这一主流媒体为平台,通过央视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议程设置”作用,节目加入综艺元素,把传统文化的内核深化其中。而不是仅仅浮于表层,以轻松自然的表现形式呈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在扩大受众群体的同时,增强了受众对于华夏优秀文明和主流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可。《故事里的中国》节目首期《永不消逝的电波》 一经播出后,其CSM59城收视率排名第三,收视率达到0.970%,占市场份额为3. 538。①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各大体传播相关信息,在微博上,目前与该节目相关的话题阅读量己超过50亿,重新呼唤起了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记忆。

一档好的节目也离不开优秀的制作团体。在节目的采访中了解到《故事里的中国》总编辑张昆鹏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用心良苦。光对其作品分析和梳理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希望能够细节把握和处理上更好,作品在荧屏呈现上更具有张力。编剧张昆鹏认为,“作为栏目的编剧,难在如何把握经典,这次的改变既要忠于原著,又要契合当代价值。”《故事里的中国》的每一期节目,制作团队对其文本都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改良。如《平凡的世界》就修改了9稿,制作团队对其作品进行反复打磨和改良,呈现最好的作品带给受众。节目不仅在内容上反复推敲,在细节上,制作主体也十分下功夫,如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为了让节目效果更好,节目道具细节的呈现也十分用心。节目通过全景式的还原历史场景,精致的道具设计,为受众带来了视觉上艺术化的体验。在胡歌饰演的李侠所在的阁楼上,从便捷式的发报机到带有摩斯信号的书籍,房间里昏暗的灯光,营造出了一种秘密发报的紧张感,真实的再现了地下情报员工作的场景,让受众在视觉上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洋服店里笔挺的西装,华丽的礼服和散伙的衣架,一下子把观众带入那段历史过程中,李侠和何兰芬的第一次见面与合影便定格在此。节目组用心布景,将历史真实还原,让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可观可感。

二、内容上:聚焦现实主义经典,实现艺术与价值的双重平衡

传播内容是传播效果的要素,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传播的内容则是信息的本身,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传播的过程息息相关,但决定性作用的是传播内容。因此一档节目的好坏也取决于节目的选题和节目内容。《故事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获得好评和他自身的选题也分不开,节目通过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现实主义经典文学作品,选取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可觀性于一体的优秀故事内容,融合影视、戏剧、综艺等艺术手法,挖掘经典背后的荡气回肠的时代精神,实现艺术与价值的双重平衡,成为了一部好的文化教育片。

(一)扎根历史真实事件,用信仰传承中华精神

真实是故事的生命,而当下需要的是朴实中带有温度,凝练真实而有深度的故事。《故事里的中国》还原经典真实事件,给我们讲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第一期《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在敌人即将到来时,李侠争分夺秒坚持发出情报,在面对敌人的枪口时,他镇定地将电报稿吞进腹中。完成最后的工作。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其在题材与内容、艺术表现方式以及在传达民族和时代精神层面具有一定的的开创性意义。《永不消逝的电波》从同名电视剧到赵志刚的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经典片段一次次被反复咀嚼,李侠用他不畏牺牲的革命信仰,传承了烈士精神,也延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精神。

(二)深挖作品内核,用经典传播文化自信

《故事里的中国》深挖作品内核,用经典作品传播了文化自信,在第四期的节目《白毛女》,导演主要选取了观众熟悉的《北风吹扎红头绳》,《恨是高山仇是海>《咱俩共生在杨各庄》三个片段对经典再现。在节目的表演过程中,《白毛女》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中戏剧表演方式,用歌唱、吟诵、道白三种方式来展现任务的性格和内心变化,从而推动剧情发展。在喜儿的出场中,用歌唱的方式来叙述特定情景:“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大婶子给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通过经典的再现,让受众再次感受到了民族歌舞剧的魅力。此外在节目中,清水哲太郎先生认为:“如今日本文化也受到中国的影响,要对中国文化表示感谢。尽管白毛女是中国的故事,但是文化和艺术是不分国界的,通过《白毛女》故事展示出这个故事对于全世界的深刻意义”。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节目也用经典作品的再现传播了中国文化自信。

《白毛女》不仅在影视方面有所影响,在学术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以白毛女为主题在知网搜所,有651篇学术研究,研究年度跨越达到60余年,这些研究内容涵盖了人文科学,教育,舞蹈,摄影等多个学科,显示了学术领域对该作品的研究热度和广度。也表现了经典永不褪色。《故事里的中国》以传承经典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确立了节目的精良品质和责任,同时也传递给国人对文化传统的信心。

三、形式上:多种形式荧屏呈现,实现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

《故事里的中国》热播原因不仅仅是其拥有着优秀的创作主体和节目内容,还有着别出心裁的形式展现。节目组根据大众的收视特点和习惯,选择更有吸引力的传播方式,便于受众接受。《故事里的中国》在传播过程中,创新节目传播形式,采用“I+N”的舞台艺术展现形式,拓展了节目审美维度,此外在每一期的节目中为了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每一期都会有一种风格的展现,带给受众更好的观赏体验。

(一)戏剧十影视十综艺,增强受众沉浸体验

“沉浸理论”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博士在1975年提出。他认为,当人们在参与某些日常活动时因为良好的体验从而会完全投入进状态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忘却掉周围的环境,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这种全情投入而忘记自身存在与时间流逝的神奇感受就是“沉浸式体验”。②“沉浸式体验”被用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游戏领域较多,用来探究其学习成果和游戏效果。近年来。“沉浸式体验”也扩展到了艺术领域,如通过VR技术实现沉浸式游戏传播等。“沉浸式体验”也被运用在许多综艺节目的创作中,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便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比如在《林海雪原》这一期的演绎中,节目中三种艺术形式融合呈现,还原经典作品,将戏剧搬上了舞台,用1+N多舞台的表现形式,进行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观众可以看到孤胆英雄杨子荣准备上山智取座山雕前的准备画面,座山雕庆祝自己东北全归于他的美好幻想的场景,同时还有着关于环境凛冽下雪画面的还原,让观众能够更好的进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在《红高粱》的再现中,右面的舞台是花脖子挟持九二从了他的画面,中间的舞台展现的则是有血有肉的余占鳌和罗汉带着伙计们来解救九二的场景,这样独特的视听塑造,让嘉宾和荧屏前的观众都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沉浸体验。

(二)一戏十一格,拓展节目审美维度

《故事里的中国》-共十三期,为了呈现更好的节目效果,节目组在还原文学作品真实的基础上,对节目每期的呈现风格做了精心设计。《平凡的世界》力求呈现原生态气质。路遥先生创作的这部文学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7、80年代的陕北高原上,普通人在城乡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在平凡中追求着不平凡。节目再现的过程中,郭涛来饰演孙少安,为了让节目更加真实,还原生活,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都是用方言来演绎的,有一场戏,孙少安带头致富后招呼全村人吃饭,我们找了很多农民出演。全村人在一个舞台上,团团围坐,灶上的大锅里炖着肉,生活是热气腾腾的,传递着人民的喜悦。

《青春万岁》是校园剧气质。节目中有一场戏是一群风华正茂的高三女生,前一秒钟还是欢声笑语,下一秒钟矛盾就突如其来。也许这就是青春本来的样子。在这部戏的选角上节目组为了让节目有更好的还原度选用了一群年轻演员拍摄,在舞台的布景上,在二号舞台上搭建了三层的校园楼梯走廊,绿色的墙围,还原当年的校园年代感,在校园的楼梯转角海有着邂逅和未知的惊喜,推动剧情发展。从而唤起了受众对于这样青春生活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框架》一文中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记忆能够填充和维持欢腾时期和日常生活时期之间的空白,它使得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在常规的实践中保持了新鲜与活力。”由此,集体记忆创造了一个共享集体价值、激发群体狂欢的记忆场所。《青春万岁》的再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时代年轻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唤起了当下时期受众对于青春里的美好芳华记忆和共鸣。

四、结语

《故事里的中国》在其精良的制作团队的基础上,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呈现,让更多受众了解中国故事,有着更深刻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不是个人所能够创造的,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和传播。节目将经典文学和电视综艺结合起来,也表现了一种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融合与传播,让受众从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中,更好的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重温了文化记忆,焕发出新的活力。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为央视索福瑞,调查范围为四岁以上观众收视排名为晚间19:30 24:00自办节目排名,并不一定为同一时段.

②郭涵钰.浅析“沉浸理论”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J].当代电视,2019 (09):46 48.

参考文献:

[1]付饶.从传播学视角解析《舌尖上的中国》[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2]戈晨.坚定文化自信引领荧屏新风——党的十八大以来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 (11).

[3]米雅璐,《国家宝藏》的民族文化记忆建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9.

[4]陈振华.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J].国际新闻界,2016 (04).

[5]张红军,朱琳.论电视综艺节目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基于“仪式观”的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 (0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