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餐名的韩译策略

2020-10-20韩倩倩崔桂花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饮食文化

韩倩倩 崔桂花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韩国也一般无二。2009年,成都市质量监督局首先发布了四川名吃的韩译标准,随后韩国旅行类综艺节目也频频将触角延伸到中国的美食圣地成都。如此可见,翻译的标准化对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的作用不容小觑。然而翻译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本文将以《街头美食斗士——成都篇》为中心,探讨中餐名的韩译策略。

关键词:中韩翻译;街头美食斗士;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72-02

一、前言

自2009年成都市质量监督局发布《四川名菜及名小吃英、日、韩译法》以来,琳琅满目的成都美食对世界各国的外国友人来说变得不再陌生,提到中国美食,川菜”“火锅”是绕不开的话题,韩国综艺《街头美食斗士》也将首个拍摄地定在了成都,展现了成都丰富多彩的街头小吃文化。本文将对《街头美食斗士——成都篇》(下文简称《成都篇》)中出现的小吃名以及节目中的对应翻译进行解析分类,探讨中餐名的韩译策略。

二、中餐名的命名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菜名从来都是翻译的难点。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所以相较于中英翻译,中餐名中潜在的不可译因素在中韩翻译中已经大大减少,但不可译现象是不可否认的,而中餐名的不可译因素与其命名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

有的中餐名中会包含主料和配料,以“主料+配料”或者“配料+主料”的形式出现,比如《成都篇》中出现的“红糕”、“鸡肉粥”以及“肥肠粉”等,主料可以是一般的主食,如例中列举的“糕”、“粥”以及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粉(米粉)”,配料则一般可以体现主食的口味和外观特点。

有的中餐会以菜品的形状比喻来命名,以“形状(或形状喻体)+食材”的形式出现,表现菜品的独特之处,也给人留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成都篇》中出现的“狼牙土豆(土豆处理成锯齿形状后油炸)”以及“脑花豆腐(豆腐的质感很松软像脑浆)”。

还有像《成都篇》中出现的“鱼香茄子”这类以风味命名的菜名,以“风味+食材”的形式出现,这类菜往往具有某地独有的味道。比如例中的“鱼香茄子”,还有广为人知的“鱼香肉丝”中的“鱼香”就是四川菜肴的传统风味之一,所谓“鱼香”并不是鱼类的香味,而是将烹调鱼类料理时使用的由葱、姜、蒜、糖、盐、辣椒等调制而成的特殊酱料应用于其他菜品之中,是四川民间料理的一种传统味型①。

还有的中餐会以烹饪方法技巧来命名,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也体现在中国独具一格的烹饪技巧中,一道菜的色香味不仅仅受到食材新鲜程度的影响,更是取决于对食物加工处理的过程,所以烹饪技巧在中国饮食中显得尤为重要。中餐在命名时也常常会考虑到这一点,往往以“做法+食材”或者“食材+做法+食材”的形式出现,比如《成都篇》中出现的“榨菜”、“炒面”、“回锅肉”、冒节子”、冒花甲”以及“鸡蛋炒面”等等。

另外,以人名或地名来命名中餐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一般以“人名/地名+食材”的形式出现,比如《成都篇》中出现的“军囤锅魁”、“陈记麻婆豆腐”、“德记冒菜”、“宫保鸡丁”以及“成都泡菜”等,这类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往往是这些独具“中国特色”,拥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有故事”的菜品,会给外国旅客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菜名中出现的形状、风味、烹饪方法以及人名地名都给菜名的韩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只有选取适合的方法才能既准确传达源语内涵不造成歧义,又能对外传播中国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所以源语的再加工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三、《成都篇》中出现的中餐韩译的基本类型和翻译策略

韩语是表音文字,《成都篇》中主要介绍的中餐采取了汉语拼音发音标记的韩译方式,以影像方式呈现的真人秀节目会非常直观的再现食物的本质特征,不会出现像广告中图文不符的情况。观众往往可以从图像以及主持人的描述中获取食物的基本信息,采取汉语拼音标记的方法,不会影响对菜品的材料以及风味的理解,反而更方便了不懂中文的观众在旅游时的实际应用。但是考虑到节目的经济性,有的菜品会耗费很大的篇幅去介绍,突出节目的主次,一些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小吃大部分采用的是用固有词意译的方式,非主角”小吃的镜头不多,有的从外观上也很难看出小吃的原材料,采用固有词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更便于观众理解,简洁明快。

但是音译意译各有利弊。音译往往不能从菜名中直接获得菜品的信息,虽然在综艺节目中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菜单或者饭店招牌等也只采用音译的形式,只能知道菜的读音,并不能直观的获取菜品的材料、风味甚至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意译虽然可以很容易和直观的联想到菜品的材料以及风味,也避免了很多误解,更方便外国友人理解,但是意译后菜名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就会消失,无法充分展示川菜的魅力,缺乏趣味性。

《成都篇》中的中餐名韩译采用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简单形式”和“附加解释说明形式”两大类。

翻译这些菜品时采用的是音译+意译组合的形式,观众既可以通过译名的意译部分直观的获取原材料的信息,又可以通过音译部分记录和寻找菜品,像是“军囤锅魁”、麻婆豆腐”等在汉语拼音标记后在进行简单的韩语解释,就可以充分展现菜肴背后蕴含的故事,向韩语母语者宣传中华美食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当中餐名中出现了韩语中没有的原材料时,应该采取音译的方法,并找到韩语中类似的食材名.进行解释说明;当中餐名中出现了韩语中没有的烹饪方法时,应该先对整个菜名进行音译,再找到韩语中类似的烹饪方法,意译为“食材+烹饪方法”的形式,再对烹饪方法进行单独解释说明;“形状+食材”类的中餐则可以翻译成“某某喇+食材”的形式,再对形状的来源或是寓意进行解释说明;当中餐名中出现了某地独有的风味词汇时,风味应该采取音译方法,并对其来源以及做法进行解释说明;中餐名中出现了人名地名等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汇时,也应该将人名地名处理成以汉语拼音标记的形式,并简单的介绍菜肴诞生的故事和历程。

当不能确定韩汉语中是否有对应词汇,或者不能确定两国是否有习惯表达时,采取“汉语拼音标记+解释+韩语同义词替代”的形式进行翻译是万无一失的,例如节目中提供的“军囤锅魁”的翻译。军屯位于中国四川,是一个地名,也是这一小吃的诞生地,虽然韩语中没有锅盔这一对应的食物,但是用汉语拼音标记后,再用韩语解释每个汉字,最后再附上意译,韩语母语者就很容易明白这是一个起源于军屯,长得像锅盖的酥皮饼。所以,在进行中餐名翻译的时候,要在目的语人群理解源语意思的同时,传播中华饮食文化,擦亮中国美食名片。

注释:

①冉雨.四川菜味型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饮食文化
功能炊具设计之我见
我国少数民族饮食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从中西饮食文化看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