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中视觉需求的指向性
2020-10-20刘泰辰
摘要: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所呈现的图像需要满足观者的视觉需求似乎是其一如既往的职责。视觉渴望透过表面寻觅画面背后的内容,艺术史的进程中,对于图像的认知在时代的需求下不断的变迁,但其所指却一直隐藏着思维的惯性。观者的视觉感知在面对以图像为载体所呈现的艺术品时的取向,这既关乎创作者的思维也关乎受众群体的兴趣点。我们在观看一幅画的时候,往往被自身经验所局限,这受到了一些集群化思维意识的影响,视觉总是不自觉的搜寻自身想要的东西,其目的明确不容阻碍。在视觉对图像如此之强的目的性感知前提下,从今天的视角看过去,不难在绘画艺术中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领域。
关键词:图像;视觉感知;演化;具象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57-01
创造图像是绘画的初衷,最初目的在于对形象的复制再现。至今已经在不同的地域或不同文明的发源地上发现了早期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涂鸦,当时“创作者”的目的对于今天应该一目了然,无外乎对猎物的渴望、祈求或是祭祀崇拜,故而再现形象表达诉求。其中包含着人类视觉感知的原始性,直到今天仍然潜藏在我们的思维中一既一种以不同原因形成的对具象形象的依赖。这也是当时人们对于图像最主要的视觉需求。
一、原始崇拜
我们可以发现一条熟悉的道路,既日趋成熟的具象绘画。这一时期是漫长的,并且延续到现今。从最初史前壁画到现在,人类总是在绘画中复制自身的周遭。上文提到,这来源于文明中的原始性,“记录”这一行为很早就出现在我们文化之中。通常讲所见既所知,古人猎物而食,描物于石壁。也或肖像而画,留下一时容颜,皆是人类渴望复制、再现、留存各种世间形象。当然究其各种原因每个时代也是略有不同。我们文艺复兴之前的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此区分从绘画表面来看似乎具备较大差异的的原始、宗教造像视觉需求与文艺复兴开始后的绘画视觉需求的变化。
古人将动物形象刻画在石壁,在于祭祀、崇拜等,以求食物丰足。这一目的具有的原始性十分凶猛,埋藏在人类文化的集体潜意识中,不同的文明皆有其造像的所指,视觉感知的目的在当时的图像艺术面前,是寻求一种形象化的“神灵”。很长的时间中,创作始终服务于人类思维中的至高存在——神灵。在西方可以看到不同工匠制作的宙斯、阿波罗,在东方可以看到佛与道,艺术家力求将想象再现为客观视觉对象。而后宗教造像完美继承了人们的渴望——复制那些只存在于想象的事物,不管是此类造像的创作者还是观者,为满足当时的视觉需求,艺术表达始终指向于将某种幻想的事物具象化。
二、再现艺术
当然人类不可能永远活在对神灵的向往中,埃及人渴望世间生活能在死后延续,因此在墓中用毫无透视却异常全面的视角制造了现实中事物。而进入文艺复兴后,大量的写实绘画出现,有别于之前的艺术形式,人类对于透视结构的理解造就了更真实的图像,画面出现了和之前原始、宗教造像时期不同的质感,更具意义的,同时也出现了精妙的肖像作品。此时绘画图像从表面呈现来看己从原始拙稚演变为对自然完美的复刻。但看似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究其绘画图像为视觉需求提供的服务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图像仍关注于画面之外的事物。不可否认当时艺术家们对人体结构、画面构图的研究,但从呈现的目的和观者视觉感知的重点来看,画面表达的文学内容是主要的方面。如同原始时期,绘画仍然在具象的形象之下进行再现,肖像绘画也是将对象进行复刻便于留存。如同原始时期的自然崇拜一样,我们可以统称为文学内容,既画面之外的事物,我们关注的是画面中出现的为何人何物。从原始艺术到古典绘画,这也是整个人类绘画艺术史上发展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视觉需求始终更关注于对自然事物的再现、对想象的具象化,视觉感知始终指向的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需求——画面的文学内容。
三、画面与内容
为什么称其为画面之外的事物?简而言之,人们关注的是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如同看书识字一般,古典具象绘画的视觉需求始终游弋在呈现具体人、事、物,使观者清晰的明白所描绘的场景的阶段,甚至提倡其中需包含一定的教育意义,或为宗教层面,或为伦理层面。视觉的需求在于明理。当然古典大师们塑造的坚实形体、动人色彩和辽远空间是人们视觉感官的享受,但相比于其文学内容——即我们所提到的“画外之物”来说,这些被我们后人称为艺术语言的事物只不过是使画面文学性得以升华的辅助原因之一。表现画面之外的东西,一直是从原始艺术一直到西方古典具象绘画以来人们视觉的最大需求。
参考文獻: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3]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刘泰辰(1991-),男,四川泸州人,助教,艺术学硕士,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系,研究方向:美术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