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程改革下高考物理教学的思考

2020-10-20拉布次仁

丝路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考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学

拉布次仁

摘 要:新课改必然要经过一节节的课堂实践来得以落实,而研究教学模式的目的便是构建高效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顺应新高考形势,并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与成果,切实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考 物理教学 思考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物理教学应从高考改革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得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考不仅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还是高中毕业生展示自身才能的重要平台。通过变革高考方案,不仅可使那些更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脱颖而出,还能使高中教育更好地适应高考方案,促进高中教育的更好发展。现笔者基于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与资料,就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物理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望对相关研究及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一、夯实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物理教学不仅应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还应完善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进而构建具有学生特色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即使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如何变化,基础知识教学都应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物理知识有着显著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应在保证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延伸性教学,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物理知识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教学难度做到逐渐提高。同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物理知识基础后,教师还可以此作为探究学习活动与实验活动开展的依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体会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进行“弹力”相关知识的教学时,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对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方向判定条件等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当在明确学生已然掌握弹力方向判定条件后,便开始自行设计与指导学生开展“弹力方向”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等形式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探究能力。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且作用于生活,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高考形势下,为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师可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促进两者的结合,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从而使其具备物理知识的迁移能力与应用能力。另外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可很好地被调动起来,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季内容的学习时,教师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可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印象与理解,便可列举出相应的生活实例,如“极速前进的车辆在刹车后无法马上停下,原因在于存在惯性”、又或是“被水淋湿的小狗抖动身体,水珠会借助惯性被甩出去”等,让学生就这些例子进行积极地思考,進而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帮助他们更加了解物理教学的生活性与形象性特点,有效理解一些生活现象。

三、应用多媒体,优化与整合教学资源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知识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物理高考情况,我们可发现传统物理教学中学生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可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并增强了物理知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相关内容的教学时,由于这一内容本身便十分抽象,若仅是靠教师的口头讲述与教材的图片展示,学生是很难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的。这时教师可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上向学生播放有关行星运动的视频,同时对其进行语言引导:“太阳和行星间因何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引力呢,那么引力运动方向又是怎样的呢?”在教师针对性的引导下,学生必然会对视频资料进行仔细观察、思考与讨论,进而得出“行星运动方向是太阳的自转方向,而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大小同行星质量呈正比例关系,又与同太阳间距呈反比例关系”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并加强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立足教材,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高考物理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变化,均需要立足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对此,教师应在全面分析新高考形势的前提下,立足教材来设计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教材知识掌握能力。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因此试题在立意时强调对能力培养的凸显,许多试题看起来是常规的考察内容,但当中却隐含着对学生物理素养的考察,特别是试题中创设的情境与文字表达,都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需要教师立足教材知识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增强试题新意,同时起到考察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作用。

五、结语

总的来说,新课改下的高考物理教学应做到夯实基础、联系生活、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与立足教材,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应试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席海福.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J].甘肃教育,2019(13):178.

[2]徐清军.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宋威葳.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矛盾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97.

猜你喜欢

高考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