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2020-10-20唐剑锋
唐剑锋
【摘要】随着医保支付制度、“药品零差价”等一系列新医改政策的陆续实施,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财务管理工作也随之收到了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当前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在新医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新医改也同样给公立医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要想实现对这一挑战的应对,自然也就需要将新医改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所受影响明确下来,同时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对合理应对措施展开探索。
一、新医改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医疗收入结构变化
在新医改政策的影响下,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被取消,医疗技术服务的收费标准明显降低,而各项大型检查的收费则相应增加,这些都对医院的医疗收入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药品零差价”政策为例,由于公立医院所销售药品的流通环节比较多,因此在该政策实施之前,药品销售价格一直都处于“虚高”的状态,而药品销售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占比也比较高。然而随着“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行,公立医院只能按照原价进行药品销售,其销售利润仅来源于政府提供的销售补贴,与之前的药品销售利润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不仅使医院的医疗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会破坏医院的收支平衡,并给经营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二)财务风险明显增加
新医保背景下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首先,新医保支付方式以预付制为核心,医疗保险机构会提前将医疗费用支付给公立医院,由于支付时医疗费用并未实际发生,其具体支付金额只是按照一定标准得到的计算结果,因此一旦公立医院在提供诊疗服务时出现了偏差,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实际医疗支出超出预付医疗费用的情况,而医院也会因此面临医保亏损风险。其次,新医保支付制度要求医疗保险机构应按照病种进行付费结算,并为各个病种的费用支付提供了明确标准,但由于各病种支付标准的更新存在一定滞后性,而诊疗服务支出又很容易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医保回款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医院同样会承担一定的医保虧损风险。最后,当前医疗保险机构的医保基金比例较低,在对公立医院的应收医保费用进行支付时,经常会出现一定的资金缺口,如果公立医院医保费因此而被拖欠,那么医院的经营管理资金周转就会变得异常紧张,而这也正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给医院带来的又一财务风险。
(三)财务管理压力加大
受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当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强化,薪酬制度也更加灵活,在扣除各项成本支出及基金支出后,医院完全可以将剩余医疗服务收入作为绩效奖励,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薪酬制度下医护人员收入与医院收入直接相关,因此一旦医院因管理水平不足而出现收入亏损,那么医院医护人员的薪酬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而要想保证医护人员的薪酬水平不受影响,则需要进行在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各项细节问题的处理,这显然给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所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新医改背景下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新医改所带来的医疗收入结构变化并不意味着医疗收入的下降,虽然在“药品零差价”等新医改政策施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医院医疗收入的确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只要能够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落实到位,在全面贯彻新医改政策要求的同时,对经营管理成本支出进行合理控制,财务收支平衡仍然是能够得到保证的。例如在医疗服务支出的控制上,就可以对各病种的诊疗服务支出进行长期统计与准确核定,并根据一段时间内的诊疗服务支出总额展开成本控制目标预算,这样既可以保证诊疗服务支出预算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诊疗服务支出,使医院成本支出随之降低。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
新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行虽然给公立医院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但通过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措施,这些风险基本都能够得到有效防范。因此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要想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在贯彻新医保支付制度的同时,对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进行强化,同时从各项财务风险的源头入手,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在按病种支付制度下,公立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费用收支的监督,并对各项诊疗工作加以规范,以减少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意外支出,实现对医保亏损问题的有效规避,而对于医保费用的支付,则需要与医疗保险机构进行合作,建立统一的医保费用统筹结算平台,以保证医保费用的准时、准确支付。
(三)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在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个人利益已经与医院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个人收入与医院收入的共同提升,各岗位医护人员基本都会认真、负责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对医疗服务、设备采购等各方面成本支出加以控制。面对这一情况,公立医院还需从内控监督工作入手,对医院成本支出与收入的另一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医疗设备采购核查、医疗服务全过程监督等措施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这样一来,在有效的内控监督支持下,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收入能够得到稳步提升,财务管理所承受压力则会随之消除。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此公立医院必须要对新医改的要求与影响进行清晰认知,同时从内控监督、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风险防范等方面入手,推动财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这样才能够尽快适应新医改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徐伟.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2):68-71.
[2]冯俏珍.试论如何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总会计师,2016(8):106-107.
[3]褚洪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2(1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