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创新路径探索
2020-10-20冯璐璐
冯璐璐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各大高校陆续依托互联网这一工具,强化开展有关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高校图书馆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智慧化服务模式。本文依据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具体情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模式的优势,制定了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创新;措施
图书馆属于信息服务机构的范畴,关于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工作方面,主要围绕客户端的需求来进行,将现代信息与科技高效运用起来,将信息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将更加多元、智能的便捷服务提供给用户。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处于起始时期,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与教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持续积累经验,尤其应当强化创新图书馆服务的构建工作,持续增强读者的满意程度,高校表现出智慧图书馆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科研工作。
一、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模式的优势
1、强化问题处理的灵敏性。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普及与应用,能够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起到良好的改革与创新作用,高效处理我国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的深入推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关于高校图书馆方面,通过智慧化服务模式的建设,能够促进融合创新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智慧这一能力具备综合性,将判断、感知与记忆理解等包含进来。在智慧化的图书馆中,包括知识智慧、技术智慧与人文智慧,能够促使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得到转变,提升发现与解决问题的灵敏性,智慧化服务模式会将传统图书馆文献服务模式取而代之。
2、具备更多的人文智慧。对于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而言,其比较系统的评价,就是人文智慧。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与价值理念等,都属于人文智慧的内容。在人文智慧中,將以人为本理念,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所有问题作出反馈,并利用先进的技术,促使问题得到处理,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要,将技术智慧与人文智慧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新化的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二、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创新措施
1、强化开展智慧化馆舍建设活动
在智慧图书馆中,其主要倡导以人为本与绿色发展理念。所以,针对馆舍空间,高校图书馆可以强化开展智慧化建设活动,进而将资源与技术作用,高效体现出来,将更加舒适的阅读氛围提供给广大读者,以此来实现智慧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相比较于传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与其最显著的差别就是硬件设施。所以,关于馆舍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强化开展楼宇控制智能化建设活动。其中,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大屏实时显示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与智能安保系统等属于楼宇控制智能化主要内容。在智能环境感知系统中,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馆舍环境,还能够依据室内的具体情况,开展自主调控工作。在大屏实时显示系统中,除了能够对新闻等信息内容作出展示之外,针对各个阶段的进馆人数、座位数量等情况,还能够及时开展相关统计工作,将图书馆资源高效运用起来。
第二,在开展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活动之外,关于功能划分、空间布局等方面,也应当紧紧围绕广大读者来进行。由于人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高校图书馆所创设的环境应当做到敞亮、温馨、和谐,还应当对读者的色彩心理作出系统考量,促使读者情感、审美等多样化的需要得到满足。高校图书馆应当以学科特征和读者兴趣为依据,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深入贯彻于功能划分和空间布局等工作中。
2、科学创建网络平台
在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工作中,其重要趋势之一就是将智能化的服务提供给广大读者,通过所建设的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对线上数字传输服务作出提供。通过网络平台构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显著节约,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防范阅览室拥堵与网络拥堵问题的出现。作为线上服务,可以利用App平台、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将浏览、搜索、下载等便捷服务提供给读者。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依据学习任务及日后发展方向,针对馆藏资源,开展相关的整理与优化工作,根据学科与专业的情况,建设专门的网络搜索引擎页面,将简要的知识内容积极提供给读者,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做出选择,这样能够实现利用效率的提升,增加读者对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3、增强馆员的综合素养
在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工作中,图书馆员居于主体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直接受到智慧化服务能力的影响。面对智慧化服务模式,关于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加工工作方面,图书馆员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针对读者的具体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活动,积极将更加优良的服务提供给读者。图书馆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还能够熟悉,并熟练运用网络应用技术。依据馆员的学科背景与个人综合情况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有目的的开展培训工作,注重依据具体情况,持续改进,并创新培训内容,以此来实现图书馆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智慧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以传统服务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优化活动,能够将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提供给读者。智慧化服务能够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了图书馆,人力、物力与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促使读者多样化的需要得到满足,还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教科研效率,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了广大读者的终身学习意识。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应当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现代化措施,强化开展服务模式与内容的创新活动,不断增强智慧化服务的便捷性。
参考文献:
[1]李娜.“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探究[J].才智,2020(15):249.
[2]朱珍.国内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06):62-68.
[3]王燕.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339-340.
[4]致研智能:RFID开启图书馆智慧化之路[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0(0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