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成功因素及启示
2020-10-20王诗玉
王诗玉
[提要] 上海自贸试验区(FTZ)于2013年启动,旨在成为检验中国新政策的平台,通过放宽对外资和国内企业的限制,促进贸易更加开放,并进一步开放金融等服务业。到2018年,它已经吸引5万多家会员公司。本文介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历程及其成功因素和挑战,据此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区;改革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7月9日
一、上海自贸区发展历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
(一)发展阶段一(2013~2014年)。2009年,中国生产力科学协会的一位专家访问上海,考察了“建立上海自贸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向中央政府汇报。到2012年底,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原则上批准了这一方案。2013年7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肯定了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规划,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这一计划。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贸区试点正式启动,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在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除固定投资外,主要经济指标——工业总产值、总收入、收入、進出口总额、税收、外国直接投资、就业均较2013年大幅增长。共完成境外投资项目160个,中国企业累计投资38亿美元。此外,自贸试验区还实现了投资、贸易和金融的中间目标。
(二)发展阶段二(2015~2020年)。上海自贸区试点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但由于上海的面积只有28.78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力度不够,规模不足以实现上海“五个中心”(世界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创新中心)的核心目标。因此,中国决定扩大这一试验区。
2015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改革规划》。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以负面清单为重点的投资管理体系;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体系;以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为目标的金融创新体系;以重点推进贸易过程中和交易后的监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商业环境,以促进金融和贸易、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扩建后的上海自贸区占地120.72平方公里。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面积28.78平方公里)、陆家嘴金融区(34.26平方公里)、金桥开发区(20.48平方公里)和张江高新区(37.2平方公里)。
二、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因素与挑战
通过对上海自贸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可以看出,该试验区与其他保税区一道,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成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发展战略和目标、选址、产业和空间结构、管理和开发知识、投资和优惠政策。
(一)上海自贸试验区成功的因素。有许多因素促使了上海自贸区和其他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其中包括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正确的定位、改革导向的方针、战略部门的不断升级以及广泛的政企合作关系。
1、国家和区域战略和目标。经济特区作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方式,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试点,利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建设。上海经济特区的发展阶段与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中国和上海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同步的,这种一体化确保了这些地区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充分支持。
2、地理位置优越。合理的区位选择有利于上海自贸区的成功,例如,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地处中国沿海中点和长江口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公路、水路),临近中国主要市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和东部地区市场。与此同时,上海还有一个巨大的人才库。
3、改革导向的方法。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上海所有的经济特区都被用来试验新的改革和新的发展模式。开发区和浦东新区在土地、税收、金融、劳工、移民、海关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帮助中国政府获得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宝贵经验,并随后在全国推广。最近的上海自贸区试点通过更简化的行政程序,进一步改善商业环境,并放开贸易和金融等服务业。
(二)上海自贸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上海经济特区和自贸区取得了成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贸易的不确定性、深化改革的进程以及溢出效应不足。
1、新的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鉴于中美贸易冲突不断,贸易保护主义行动日益加剧,中国将被迫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出口方面展开竞争,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总体出口。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面临着许多压力,比如要向发达国家开放服务业等等。在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下,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自贸区和上海的其他经济特区以及整个中国,保持出口导向的增长和继续改革的轨道,将特别具有挑战性。
2、深化服务业改革。上海要通过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向外商开放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掌握处理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的管理诀窍,检验金融业自由化,实现上海经济金融国际化、贸易和航运中心以及自主创新中心的目标。对于上海和自贸试验区来说,许多制度性的改革任务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3、溢出效应有限。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通过各种经济特区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但从上海涌现出来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中国企业并不多,其高科技行业似乎仍由外国公司主导。从新兴数字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实力来看,上海尽管在人力资本、金融和区位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仍落后于北京、深圳和杭州。
三、几点启示
(一)营造积极的商业环境。上海自贸试验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海港和机场,达到了国际标准,并易于进入国内和全球市场。园区还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如一站式服务)以及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措施。在许多国家,运输和通信系统的不便以及能源和配套设施的不足降低了生产效率,抵消了低成本的优势。因此,自贸区只应建立在理想地点,这样,开发建设的集中基础设施将满足国内外投资者的基本生产需求。
(二)以改革为导向。上海自贸区和其他自由贸易区之所以成功,一个原因是它们都是以改革为导向,这可能是使中国和东亚地区特别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之一是克服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商业环境限制,以及政府服务效率低下和协调不力。因此,尽管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革,但自贸区的举措提供了一种展示改革力量的方法。
(三)产业升级与溢出效应。一般来说,各国从低成本制造和加工贸易开始,然后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因此,转型期国家可以从建立风险可控的制造业自由贸易区开始,逐步向以贸易和服务业为导向的自由贸易区或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但是想要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自贸区需要提供市场化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当地供应商方案和鼓励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向当地公司提供培训、技术和专门知識来最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四)战略位置。自贸区应靠近主要基础设施,比如机场、港口、公路等,方便出口。以上海为例,这些经济特区与机场、海港、水路和公路网相通,靠近长三角的主要市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发区的位置不一定取决于市场需求及其连通性,而是取决于其他目标,如社会或区域平等;在这种情况下,该区域可能位于外围地区,主要基础设施和市场准入不畅,这使该区获得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
四、小结
虽然上海自贸区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包括全球经贸环境不确定、服务业开放难度加大、外溢效应加大等。鉴于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上海自贸区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上海的做法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其他发展中国家应结合自身实际以及上海自贸区的经验教训来发展本国自贸区。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及制度创新研究[J].城市观察,2015(04).
[2]王瑗媛.上海自贸区设立背景及发展现状分析[J].物流科技,2018.41(08).
[3]蔡俊南,王明杰.关于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14).
[4]孙萌,宾建成.上海自贸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探讨[J].经济论坛,2018(01).
[5]智艳,罗长远.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目标模式与政策支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0(02).
[6]饶莉.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分析[J].山西农经,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