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10-20王俊鹏
王俊鹏
[提要] 现代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力构成要素有效耦合,并尽可能将森林生态经济发展为循环经济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土地资源、规章制度、国家投资等要素息息相关,但当前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林业生态发展要素需求进行探究,并就各类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有效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构成要素;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24日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部分农村地区脱贫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生态经济是将经济性和生态性相统一,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中国林业生态的经济水平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提升,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推动了环境保护问题,并促使中国履行缓轻全球气候变暖症状的国际职责。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当继续积极寻求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可行方法。
一、林业生态经济系统运作机理
林业发展需要坚持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道路是工业化发展所得出的结论,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念也由此产生,其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性资源的经验问题;二是林业产品的生产经营问题。尽管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资源保护和生产经营两个方面,但针对上述两大目标的发展策略并非完全独立。
森林生态经济平衡的基本前提是不超过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经济系统和森林生态性经济复合系统三者协调发展。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开展的基础,森林经济系统是以林业资源为基本生产资料,在人类投入一定要素后可以为人类带来相关经济收益的系统。而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则是在林业经营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复合系统。复合系统一方面避免单独建设生态系统或经济系统的片面性,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资源的生态性和经济效能,是当前林业发展的最优选择。
二、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构成要素及其耦合
(一)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构成要素。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进步,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也是如此。其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资源要素。森林资源是建设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森林面积、造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
2、人力要素。人力资本既包括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的护理员等专职工作人员,也包括研发林业生产开发技术的技术工作人员、林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人力要素不仅仅是投入劳动力的数量,更是指劳动力本身的各种知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总和。高质量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是最大的生产力和行业财富。
3、投资要素。指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的各类资本投資,投资要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对林业资源的经济投入较大,在森林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林业技术投资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处于领先水平。
4、科技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相当重视林业尖端技术发展,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业基础技术推广不成熟,林业生态经济尚未完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依旧是所面临的问题。
5、制度要素。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如何协调处理各方利益相关者,保护林业资源,制度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6、文化要素。文化是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中最为隐性的要素之一,但却最为持久地影响着一个地区人民对于林业资源应用的方式。
(二)要素耦合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形势,相较于人力、投资和科技要素,资源、制度和文化要素短时间内趋于稳定,较难实现变革。因此,人力、投资和科技要素是当前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的核心。其中,人力资本是重点,资源投资是保障,科技创新是突破。综上,在开展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对投资要素和人力要素的控制,争取林业科技的突破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则要协调好其他要素,根据要素组合的要求去开拓思路,寻找有效的方法路径。但寻找方法路径的前提是我们要充分了解目前制约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因素,因而下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三、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一)林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技术处于落后水平。技术是发展的突破口,采用有效的林业生产技术不仅可以保障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性和生态性,更能保障林业经济循环发展。然而,就我国的林业生产技术运用现状而言,由于林业技术专研人员的相对匮乏,我国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后备技术力量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对于林业资源的开发深度不足,无法发掘林业资源的深层次优势。林业技术发展的评估取决于最终技术实际应用的效果,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林业尖端技术的投入较大,但基础技术研究建设存在短板。林业尖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实际生产和应用没有显著改善。除此之外,当前我国人们就林业技术对于林业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完善,在开发林业资源时不愿尝试新型技术,无法有效发挥林业资源的经济性和生态性。
(二)人力资本投入不均衡。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逐渐变缓,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由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驱动转为高新技术驱动下的创新型经济。农村城镇化和日渐完善的自然保护政策使得简单的增加劳动投入或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愈加式微,人力资本质量的影响力逐渐加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多位于西部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精英林业科技人员少,林业人才培养难度较高,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平等,使得收入与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正比。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林业从业者所属行业的平均工资在各大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林业从业者平均工资基数远低于其他行业,自2013年以来平均增长率仅为13.62%,与其他行业相比没有优势,低工资慢增长的行业前景使林业从业者人数大幅减少,具备高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转投其他行业,人力资本投入分布水平更加失衡。将林业就业人数与同是第一产业的渔业、第二产业的水电燃气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就业人数进行比较,从表1、图1可以看出林业就业人数增长率常年为负,除2015~2016年增长率高于渔业和水电燃气业,其余均是最低,且在2017~2018年间呈现断崖式下跌,大量林业就业人员流失。(表1、图1)
(三)林业经济发展观念过于陈旧。林业生态经济理念的兴起源于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但其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也导致环境问题逐步凸显,伴随着当前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性不断增强,林业生态经济的理念也逐渐健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应用模式发生着转变。然而,我国在开采林业资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落后观念。只注重开发林业资源的当下利益,忽视了对林业持续发展的维护,甚至以破坏的方式寻求经济突破。这些观念在珍贵木材市场中尤为猖獗,珍贵木材如海南黄花梨、楠木等因价格昂贵屡遭盗砍滥伐,陷入濒危处境。
(四)针对林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目标,追求林业资源的长远利用,在减少对于林区资源损耗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的达成要求我国在开发林业资源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妥善处置林业资源,严格控制对于林业树木的砍伐量以减少森林损耗。对于林业资源开发的有效控制需要依托一定的法律法规,只有当林业资源保护上升到法律高度、国家高度,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法分子对于林区资源的破坏。目前,中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防火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于林业资源应用的控制效果仍然存在局限。我国针对林业技术从业者的法律也比较匮乏,是上文中人力资本投入不平衡问题的成因之一,在未来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需要重点完善林业生态资源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
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方法路径
(一)切实加强林业生态技术研发与推广。在上文中分析到科学技术才是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建设林业生态经济体系时需要促进林业生态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当前,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仍然以较为基础的林业木材生产和林业资源生产为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也停留在单一防护方面。近年来,我国林业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创新,开发林业相关研究与试验项目。(图2)
从技术创新层面加强对林业生态经济建设,将改造变为创造。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对于林业技术应用不够重视和无法掌握有效林业生态发展技术的问题,我国政府也应当对现有的林业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推广,通过建设示范林业区、推进林业资讯公司建设等方法,促进林业生产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全面提高林业生态经济的技术背景。
(二)加强人力资本配置。在建设林业生态经济系统过程中除了提高林业技术,也要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加强人力资本配置。一方面要培养优秀林业科技人才,加大对林业科技院校的扶持力度,为其培养高素质林业人才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家还应当适度增加对林业技术相关从业者的补助,改善林业就业人员低工资慢增长的缺点,减少就业人员流失,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投身林业生态经济建设事业。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不能没有优质的人力资本,只有拥有足够的林业就业人员,当整个行业的待遇和就业前景不断升级,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的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向着低耗能、高效化的方向转型。
(三)持续加大森林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公益性林业经济活动。森林培育是保障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满足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设需求,加大森林培育力度不可避免。森林培育工作不仅包括“植树造林”,还包括对不同类型林业资源的分类看管、对于幼树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国的林业防护人员首先应当掌握树木的育种技术、扩散规律、季节变化法制,并及时做好植物种子库的保存、更新工作,充分明确各类自然灾害的防治规则,做好次生林的保护工作,才能高效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应当呼吁大型企业在环境公益中发挥作用。相较于国外大型企业在社会公益保障领域的努力,我国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支付宝推出的蚂蚁森林功能至今已经吸引5亿消费者种下1.22亿棵真树,累计碳减排超过792万吨。蚂蚁森林不仅改善了中部及西北部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其种下的部分树种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沙棘为原料开发的产品已发展至百余种,沙棘饮料和相关保健品的全球销售额达到千亿美元,每年消耗600万~2,400万吨沙棘枝果。以蚂蚁森林的公益方式开展林业经济活动,不仅保障生态持续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林业生态经济活动,全面保障当地农户和企业的经济效应。
(四)搭建生态产业链,推动林业生态经济多元发展。随着天然林保护政策的逐步推广,以主伐产业为主的林区应当迅速转型,转向多元化产业经济。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为例,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林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約化。第一,完善顶层设计研究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以保护森林旅游资源为重点、发展可替代产业和职工自营经济,为林场长远发展提供思路。第二,促进林下养殖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注重生态养殖,种植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第三,打造旅游景点。在1,862公顷樟子松的基础上,发展以森林旅游,休闲养生为主的生态旅游,重点打造金山景区内的3.5公里母树林穿越、中小学生夏令营基地、冰雪娱乐场等项目。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林场管护区经济发展突破口。
五、结语
现代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对于生态林业与经济林业的追求是并不矛盾的,因此我国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时也应当积极地探寻生态林业与经济林业的和谐共处之道。从政策角度来看,我国应当依据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客观要求,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应当推出有效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政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应当从技术创新层面加强对林业生态经济建设的技术研发,并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让创新真正落实到生产生活中。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建设也应当引进社会企业的力量,通过林业企业与林业资源开发者、政府间的通力合作,加快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速率和效率。从林业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在对自身的林业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林业管理部门也应当着眼于长远的利益考虑,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获取而透支林业资源,避免对林业资源造成牺牲。除此之外,林业管理部门还需要依据地区人口资源情况和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情况,合理规划好人力资本投入,要培养林业技术从业者,完善林业生态经济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以做到均衡发展。相信通过多方合作,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也都会得到有效的增强。(指导老师:刘畅)
主要参考文献:
[1]贺景平.基于生态经济的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0(10).
[2]王晓莉.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发展[J].南方农业,2017.11(2).
[3]张智光.我国林业产业现代化的战略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5(1).
[4]杨桂红,张颖,毛宇飞.人力资本对林业生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区系统聚类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5).
[5]董玮,田淑英,刘浩.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多维度公共政策选择与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1).
[6]刘尧飞,曾丽萍,沈杰.新时代我国林业发展的新思考——兼论习近平的林业发展观[J].林业经济,2018.40(3).
[7]陈秋华.建立现代森林旅游业生态经济管理机制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