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造假及其防范探讨

2020-10-20范灵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财务造假企业

范灵

【摘要】对于经济社会而言,企业的财务造假案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现阶段,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以及形式变得更加高明且多样化,严重地影响了政府以及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对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领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起初先分析了雅百特造假的概况和一些舞弊手段,接着对财务造假及舞弊的主要手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减少企业财务造假的数量以及频率。

【关键词】企业;雅百特;财务造假

一、雅百特财务造假手段分析

(一)企业概况

雅百特公司的总部在江苏省盐城,该公司主要经营一些金属屋面的设计,软件开发和电站系统的安装调试等服务,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科技建筑型企业。雅百特于2015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企业实现上市,成为金属屋顶围护行业A股上市的“第一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该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并发出警告,责令其纠正财务欺诈行为。委员会负责人辜通骊、陆永分别被判处30万元的罚款,给予警告并终身服用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二)造假手段

1.虚造境外工程项目。雅百特2015年年报表示,公司进行快速发展公交专线项目经济收入超过2亿元,项目研究发展顺利,占据了公司会计年度销售利润总额21.8%。然而,调查发现,雅百特公司伪造虚假施工合同,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设,中国國内公司的合同汇款也没有履行合同。2015年度,巴基斯坦项目是雅百特主要收入利润来源,该项目是虚构的。

2.虚假采购。为了伪造企业项目非常抢手的假象,通过实施虚假采购,会计将公司资金转入其控制的关联公司。雅百特为了伪造公司的资金流,运用了包括空壳企业在内的上百个银行账户,构建出庞大、虚假的资金循环框架。

3.虚构出口建筑材料贸易。在伪造巴基斯坦项目之后,雅百特声称出口了一批建筑材料,用于建设快速公交车站。通过调查可见,该公司与境外公司联合伪造了虚假的出口建筑材料合同,然而这些研究材料并未真正运到巴基斯坦,而是把材料运送回到了中国。

二、雅百特财务造假的成因

(一)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以雅百特来看,首先,陆永持有雅百特80%的股份,是公司最大的控股股东。董事会无法将其独立性发挥出来。其次,公司监事会更换十分频繁,过于内部化。据了解,从2015年到2016年,在短短的一年间,雅百特两位监事辞职,监事会成员更换的频率过快。最后,通过查阅雅百特2016年年报可见,独立董事的职能及作用无法发挥出来。3位独立董事没有到席,而是通讯参会。雅百特缺乏一个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缺乏规律性、十分混乱,表现出股东“一股独大”的状况。因此,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并不会遇到困难。针对企业虚构交易的现象,内部监事会与经理层、董事会串通一气,并未将自身的监督检察职能落到实处,参与到财务造假当中。

(二)外部监管制度不完善

除了利益驱使以及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之外,雅百特缺少一个完善的外部监管制度,导致发生财务造假状况。现阶段,我国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仍然非常短暂,但是却不能小瞧市场发展的速度,因此尚未打造出一个比较完善、健全的管制制度。针对财务造假行为,惩戒力度仍然远远不够,外部监管体系也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存在着各方面的疏忽与漏洞。因此,不法分子财务造假的成本比较低,留下了违法犯罪的机会。相较于资本市场收益而言,要想进行财务造假,成本并不是非常高昂,只是九牛一毛。

(三)公司会计人员、内部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个人素养

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了经营管理权,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掌握拥有全面、全方位的财务信息。高层管理人员若是受到了经济利益诱惑,就会运用自己的地位,采取各种手段威胁、引诱会计人员,让其伪造会计信息数据、弄虚作假。为了迎合高级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甚至主动出谋划策,参与到财务造假当中,谋取自己的个人利益。

三、防范财务造假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对于财务造假而言,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基础。内部控制制度若是失去了平衡,管理层通过运用信息不对称以及自身的权利,在此基础上财务造假。现阶段,上市公司具有比较集中的股份,股东推荐董事人选。股东若是持有更多的股份,推荐董事人数就越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董事会有权利选择总经理,总经理有权利选择总监、副总经理等。在本质上看来,真正的控制人能够决定管理层的各项决策以及选任。管理层要是对于真正控制人的建议没有听错,可能就会动摇管理层的职位。若是可以控制董事会,管理层就会受到控制。企业若是存在着集权化的特征,小股东并不具有多少话语权,是弱势群体,特别是一些家族企业。事实上的监督往往难以实现。监督机构的监管职责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种监管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了,仍然是形同虚设,有效的执行可能难以实现。董事长控制了管理层、董事会,有权利决定全部的经营管理事务,也就进一步加剧了财务造假行为。因此,企业必须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完善。

首先,企业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让公司管理层更加深层次地认识内部控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也在不断扩张资本市场。企业必须向外界展现出自己真实的财务状况。在其运作的过程中,企业必然就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因此,投资者以及外界也会找到相关的依据、做到有据可循,也就不会被企业“忽悠”。一般来说,管理层越重视内部控制,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执行效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错误以及舞弊行为进行发现和纠正。其次,企业应该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地优化以及完善,让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财产物资也可以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进而控制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最后,企业应加强中介机构监督管理。首先,中介机构应该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此外,中介机构应将内部控制责任贯穿到每一个申报项目当中,细化到每一个人身上,落实到岗位当中,夯实各项要求。其次,中介机构应完善、优化内部问责机制,加强内部监督检查,承担相应责任。最后,企业应建立一个审计机构轮换制度,不断提升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二)健全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

公司实际控制人可以对公司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监事履行职责,财务收支职权、企业经济活动、经营者行为并未受到比较严密的监督。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造假行为,监事不能进行一定的处理,也不能比较高效地监督财务信息的编制、报告。每个人很难找到自己的角色。企业针对监事,必须严格地开展定期培训考核,监事就会具有更加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独立性,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督职能。若是企业发挥好独立董事制度,就可以形成一个正确、科学的决议。通过研究调查分析,雅百特董事独立性较低。因此,公司必须从董事会层面出发,订立一个具体严格的奖罚制度,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造假。除此之外,也必須强化对独立董事的监督。

(三)提升相关人员道德水准以及专业水平

首先,大力开展会计道德教育。除了开展自我教育之外,为了帮助会计人员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我国也必须强化社会教育。其次,引导会计从业人员经常进行自律以及自我反省,检查和反思自己的言论,对自己的偏差以及错误进行及时地纠正,从而提高道德素质。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综合素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诚信行为,彼此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从国家这一层面来看,针对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考核的严密性,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有效地运用;其次,从企业这一层面来看,通过定期的会计专业培训,会计从业人员也就可以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第三,会计人员深入学习会计知识,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此外,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坚守内心、洁身自好,始终坚持诚信,不为利益所动。

其次, 建立会计诚信激励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内部监督机制。首先,针对企业会计诚信,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不断提升执法的力度,做好会计监督的工作,社会监督力度应该不断提升。其次,企业也必须承担一些责任,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企业还可以构建一系列的奖惩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那些坚持会计规章制度的员工。当然,企业必须依据情节严重,处罚那些违反会计规章制度的员工。会计人员若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违法情节,应该采取法律手段,移交司法部门。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会计监督,让会计核算与管理可以顺利开展。通过对内外部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健全,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提升其责任心,将会计监督、核算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出现财务造假行为,正常开展各项经济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防范企业财务造假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相关人员道德水准以及专业水平;企业具有更高的违规成本;严格地监督外部审计机构以及相关的人员。企业必须加大力度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提升相关人员道德水准以及专业水平。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以及会计制度,在真正意义上治理财务造假现象。

参考文献:

[1]施金龙.基于GONE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J].会计之友,2018,(23):98-100.

[2]叶淑林.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4):75-80.

猜你喜欢

财务造假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征、手段与防范措施的案例研究
商业伦理与经济利益博弈的案例解析及建议
浅析农业企业财务造假问题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