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刻的即兴感
——紫砂作品“井栏壶”的创作感悟

2020-10-20蒯云涵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泥料

蒯云涵

说到紫砂陶刻,就不得不提到“且吃茶、清隐”这五个字,这是最早见于明代的紫砂陶刻装饰。其不单单代表了早期的陶刻艺术形式,还创造了一种紫砂陶刻本身的创作模式,那就是“即兴感”。在紫砂器上的陶刻装饰给人一种即兴发挥的感觉,洒脱随意,这带来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陶刻装饰可以不被载体所束缚,能够用来表现任何东西,这样的创作模式契合了后世文人骨子里那股旷达追放的豪迈之情,让紫砂陶刻本身衍生出无穷变化。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紫砂陶刻的“即兴感”不等同于“即兴的陶刻创作”,这是一种基于创作思考的纯理性的陶刻塑造方式,是有别于单纯的“即兴创作”的,掌握这种陶刻塑造方法,就要告别那种混乱的“即想即刻”的创作模式。通过解析眼前这件作品“井栏壶”的陶刻塑造,将清晰地展现何谓紫砂陶刻的“即兴感”。

眼前的这件作品“井栏壶”乍看一下似乎同传统的井栏壶相差仿佛,但只需要稍稍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这把壶在外形轮廓上相对于原本属于“光货”的井栏,有着几分“花货”的味道。不错,这把壶是一把完完全全的紫砂花货,只不过其借鉴了传统紫砂光货井栏的外形,以花货的形式重新塑造了茶壶的各个部分。

首先,这把壶的壶身不是纯粹的圆形,从壶面结构上更接近于“方器”,在壶面棱线的表现上则近似于“筋纹器”,不过其核心的形体表达还在于对“水井”这一造型的呈现。圆形的壶身如同被割圆一般形成了一块快舒缓的表面,由于在泥料配置中添加了砂砾,使得泥料的质感带有一种典型的粗疏感,这种质感常见于使用以后的水井方石表面,由于长期受到井水的侵蚀,井口的方石会同时拥有光滑和疏漏两种特性,这就成为了这把壶泥料配置时的指导思想,用合适的泥料来塑造出一种逼真的临场感。其次,壶盖依旧采用常见的圆嵌盖,盖面形成一条曲线略略高于壶口,看起来平且空,在壶盖的中心塑造壶钮,不规则的造型乍看之下有一种奇异的感受,但细细品味其形状就会发现,壶钮非常酷似过去用来打水的水喉。最后,壶流和壶把上带有植物特有的瘤节,这隐然的表面水井周围的环境,绿树环绕,生命气息浓厚,从侧面点出了时间,这显然不是在萧瑟的秋冬,而是生机盎然的春夏。

从作品“井栏壶”整体的造型塑造来看,简洁明快地塑造出了时间、地点、环境,这样单纯的作品显然还缺了点什么,这个时候宽阔并早已被划分清楚的壶面就成为了陶刻装饰绝佳的舞台。在这样的壶面上进行陶刻创作,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壶面的材质,由于之前为深化营造造型的魅力,茶壶包浆并不十分光滑,砂砾隐含在壶面之下,天然的就带有一种厚重的感觉,在这样的壶面上,花鸟鱼虫等等的刻绘显然并不适合,粗疏的表面限制了刻刀细腻的发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刀就不能用细刃,相对更为粗犷的宽刃平口刀就显得更为合适,“在夏则冷”四个字根据壶面本身的块面分隔依次排列,布局上正处于壶面居中,在构图上条理分明,让人一眼就印象深刻。

为什么简单的四个字就能让人印象深刻呢?这是因为,四个字的内容并不是跟茶壶没有联系的,并且这种联系是通过茶壶本身的造型进行引申后,才诞生出来的。这就如同人在看到某些景象以后的下意识反馈,从而形成了如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艺术效果。从装饰结果看,夏天的井水无疑是冰凉的,只要对这个前提条件有所了解,那么当看到画面感十足的“井栏壶”时,也就必然会联想到冰凉的井水,而“在夏则冷”四个字无疑是绝佳的情感总结,让人无需思考就能直接认同的陶刻内涵,这就形成了紫砂陶刻创作中的即兴感受。

总结:紫砂陶刻艺术,反映了创作者的创作理念,进而丰富了艺术展示的空间,陶刻并非是简单地附着在紫砂器上的痕迹,而是跟紫砂器有着深切关联的艺术载体。刀法的掌握仅仅是陶刻艺术最基础的部分,更重要的是思考陶刻从何而来,因何而生,只有从根本上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思考方式,才能够创作出独属于自身的陶刻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泥料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