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应用效果
2020-10-20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122100郑春雷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122100)郑春雷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颅脑外伤颅骨缺损患者46例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17~74岁,平均(45.1±0.5)岁;观察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20~71岁,平均(46.2±0.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确诊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经伦理会审核并批准;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无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其他器质性病变;精神障碍;沟通障碍;非自愿参与研究者;参与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晚期颅骨修补术。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完成后3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修补材料:进口钛合金网颅骨,使用电脑塑形来进行有关处理工作,分流管:进口中压抗虹吸管。脑室腹腔分流术操作:穿刺点为侧脑室三角区,对脑室进行穿刺,置管7~9cm,腹腔端置于腹腔内,将分流泵置于患者枕部。脑脊液引流完成后,在颅内压降低时回缩膨出的脑组织至平骨窗缘。观察组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患者全麻,后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具体方法同对照组,完成后20~40天进行颅骨修补术,完成颅骨修补术在2~4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日常生活基本正常,但仍有缺陷为恢复正常;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分,需要他人帮助完成为轻度残疾;格拉斯哥预后评分3分,意识清晰,但无法自行活动为重度残疾;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③并发症:分流管阻塞、脑水肿;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感染、脑水肿、分流管阻塞发生率用(%)表示,行X2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7±5.3)分和对照组的(28.9±5.4)分相近,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7±3.5)分优于对照组的(25.6±4.8)分,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70%,其中感染1例,分流管阻塞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74%,其中感染2例,分流管阻塞2例,脑水肿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8.41,P<0.05)。
3 讨论
颅骨修补术是脑外科常见手术,是指将开颅手术或脑外伤等造成缺损的颅骨进行修补的一种技术,通过对缺损区进行修补改善脑组织的保护状况,纠正脑脊液循环异常和供血障碍等情况。有效的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降低术后出现脑积水、癫痫的发生率,防止出现继发性脑损伤。有关研究指出[1],颅脑外伤患者应在开颅摘除骨瓣并进行降压治疗30天内进行颅骨修补术,尽快进行颅骨修补术在改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加快脑神经恢复速度,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喻海广[2]研究指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说明,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适于在临床领域进一步推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所以,早期颅骨修补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以后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