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0-10-20麦晓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瓣膜病风湿性主动脉瓣

麦晓丽

(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广西 崇左 532200)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通常于风湿性心脏炎愈合过程中出现,其往往合并表现出基质非化脓性炎症以及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情况,属于临床发病率较为显著的一种疾病[1]。风湿性心脏病的出现,主要对患者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造成累及。风湿性心脏病的出现,会使患者各瓣膜组织呈现出增厚、黏连以及硬化的现象,对应表现出关闭不全以及瓣膜狭窄的现象[2]。针对此种疾病主要通过积极预防将早期症状进行缓解,在表现出手术指征后,通过手术将患者心脏瓣膜功能进行改善[3]。针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期间,超声以及X线诊断方法均获得广泛运用,本次研究将针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探析超声诊断方法运用可行性,以实现患者有效治疗以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68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女116例,男52例;年龄区间为25岁~73岁,平均为(48.59±5.19)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表现出心悸、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系列疾病;②对患者实施听诊,患者心尖区呈现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的情况,患者第一心音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强,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呈现出不规则f波的现象,表现出R-R间距不等;排除标准:①对于超声检查以及X线检查不配合者;②对于基础沟通交流无法顺利进行者。

1.2 方法

在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实施X线诊断期间,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合理展开心脏扫描操作。在实施超声检查过程中,主要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展开,控制3MHz探头频率,就患者各个切面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患者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切面、二尖瓣水平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以及心尖四腔心切面。

1.3 观察指标

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瓣膜狭窄与返流情况;分别通过X线及超声对患者病变位置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通过对瓣叶活动情况以及形态进行观察,合理完成对应类型划分:①瓣叶钙化:患者瓣叶局部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强,表现出良好瓣膜活动;②瓣叶增厚粘连:患者瓣叶厚度表现出持续性增加现象,并且连接位置呈现出的粘连现象显著,表现出活动受限特点;③混合型瓣叶:瓣叶厚度增强程度极为显著,瓣叶表现出启闭受限的现象,弹性以及活动表现出或好或坏的状态[4]。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所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诊断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诊断准确率)行χ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运用超声检查瓣膜狭窄与返流情况

对患者完成超声诊断后发现,其二尖瓣、主动脉瓣呈现出狭窄、返流的现象,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运用超声检查瓣膜狭窄与返流结果分析(例)

2.2 诊断准确率对比

超声诊断组二尖瓣钙化、粘连以及混合型总有效率(97.62%)高于X线组(66.67%)明显(P<0.05),见表2。

表2 超声、X线诊断准确率临床对比 [n(%)]

3 讨论

对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而言,通常会表现出瓣膜病变的情况,并且大部分患者均存在急性风湿热病史。此种疾病通常联合瓣膜病出现,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瓣膜病变情况[5]。就此种情况诱因进行分析,主要因为各瓣膜病变表现出不同压力负荷。此外先天性畸形、创伤、退行性改变、缺血性坏死、炎症以及黏液样变性均会导致患病,因为此类原因会导致患者呈现出腱索、瓣叶、瓣环、乳头肌等诸多瓣膜功能以及结构异常,从而使瓣膜呈现出狭窄或者关闭不全现象。对此,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意义显著[6-7]。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二尖瓣狭窄的现象,就其诱因进行分析,主要因为风湿性损害影响,使患者前后交界位置呈现出粘连、融合以及瓣膜钙化的现象,使其厚度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加,腱索呈现出粘连以及缩短的现象,从而使患者出现二尖瓣狭窄;如果患者表现出二尖瓣狭窄的现象,会导致瓣口面积降低幅度在50%以上,使得左心房压力呈现出变大以及扩大现象,对应肺静脉呈现出血流异常的现象,最终使患者表现出左心衰竭的现象。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诱因进行分析,患者主动脉根部病变或者主动脉病变均会造成,对此通过超声检查就疾病特点加以明确存在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发现,超声检查可检测出168例患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和返流的现象;临床对所有瓣膜病患者完成X线诊断后,二尖瓣钙化患者25例(14.88%),二尖瓣粘连患者25例(14.88%),混合型患者62例(36.90%),有效患者112例(66.67%);完成超声诊断后,二尖瓣钙化患者45例(26.79%),二尖瓣粘连患者52例(30.95%),混合型患者67例(39.88%),有效患者164例(97.62%);超声诊断组二尖瓣钙化、粘连、混合型以及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X线组(66.67%)(P<0.05),从而证明针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X线的运用,只能够对主动脉瓣、二尖瓣表现出的系列病变加以显示,而超声方法的运用,可以于诸多切面就患者心脏瓣膜病变情况展开对应观察,对患者心脏情况可以做到全面评估。通过超声检查,还可以对患者二尖瓣病变狭窄程度进行清晰显示,对主动脉瓣病变伴有关闭不全以及主动脉瓣狭窄可以进行充分显示,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并对病情判断提供有力依据,最终实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瓣膜病)患者有效治疗以及预后。

猜你喜欢

瓣膜病风湿性主动脉瓣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对比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与退行性三叶式主动脉瓣的超声及临床特点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瓣瓣叶瘤并穿孔1例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治风湿性头痛
风湿性与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变化及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分析
无缘无故出现咳嗽警惕心脏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