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0-10-20刘俊佐通讯作者史成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检出率

刘俊佐,张 秋(通讯作者),冯 飞,史成刚,林 建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802)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且死亡率连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1]。当患者的肺癌进展程度仍为早期时,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放疗、化疗或手术可实现治愈疾病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标[2]。然而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特异性,往往患者确诊时已经到达了中晚期。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因此,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目前常规螺旋CT检查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剂量较大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大的风险[3]。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一种以低于常规CT剂量的筛查手段,与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相比具有对患者伤害较低的优点,本研究以肺癌早期确诊患者开展研究,探讨小剂量螺旋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选择我院46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通过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其他检查得到证实。包括32名男性患者和14名女性患者。年龄38~70岁,平均(57.43±5.12)岁。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先后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检查前准备。检查设备选择GE Optima 680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该扫描仪具有图像清晰度高、扫描速度快、辐射低、诊断信息量大等优点,适用于本研究。患者在检查前应去除首饰等扫描范围内其他金属异物。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

(2)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过程。患者采取仰卧位头先进,双手上举抱头,用铅防护用品遮挡颈部及腹盆腔。以胸骨柄作为定位中心,待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开始扫描。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肾上腺水平。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管电流120kV/50mA;迭代重建(ASiR)30%,矩阵512×512,螺距0.984:1,层厚5mm,间距5mm,转速0.4s/r,扫描时间6s;开启剂量报告自动传输功能。扫描后,以1.25mm的重建层厚和1.0mm的间距重建肺窗和纵隔窗的图像,然后将其传输到ge aw4.6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技术观察肺部病变的部位,数量和形态特征。

(3)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过程。所有患者在低剂量扫描三日后,进行常规剂量 CT 扫描复查,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120kV/280mA,矩阵512×512,螺距0.984:1,层厚5mm,间距5mm,转速0.4s/r,扫描时间6s;开启剂量报告自动传输功能。扫描后,重建肺窗和纵隔窗的图像,重建层厚为1.25mm,间距为1.0mm,并传输到ge aw4.6后处理工作站,以分析和处理CT数据。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肺癌检出率,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低剂量螺旋CT及常规剂量螺旋CT对肺癌的检出率,检出率越高,扫描效果越好。

(2)比较两种扫描方式图像质量。图像质量评价分类以及方式:优(无伪影、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且对比度较好),良(有伪影、图像解剖结构显示略微模糊、对比度尚可),差(有严重伪影、图像解剖结构显示十分模糊、对比度较差)。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CT扫描方式的有效放射剂量以及肺癌检出率对比

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癌的检出率无显着差异(P>0.05),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见表1。

表1 不同CT扫描方式的有效放射剂量以及肺癌检出率对比[n(%)]

2.2 不同CT扫描方式图像质量对比

传统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00%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89.13%,两种CT扫描方式图像质量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CT扫描方式图像质量对比[n(%)]

3 讨论

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等方式进行治疗,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早期肺癌因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被发现,造成病情延误、治疗效果不佳[4]。筛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一个常见方式,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螺旋CT、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分子肿瘤血和免疫组织生化检查等[5]。通过筛查可提高早期肺癌发现可能,并提高治疗效果,可有效减少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影响。

在以上各类筛查手段中,螺旋CT扫描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常规剂量的CT扫描辐射剂量较大,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放射伤害。因此,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应用效果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显示,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相比,两者对大部分肺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差异不大。本研究结果证实,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癌的检出率无显着差异(P>0.05),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P<0.05)。且有关研究显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图像并未因剂量减小而导致图像噪声过度增加、图像质量下降。本研究结果亦证实,传统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00%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89.13%,两种CT扫描方式图像质量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尽管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略低于常规剂量。且两种检查方法对早期肺癌检出率基本相当,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显著降低患者所受的电离辐射剂量,安全性更好。

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减少患者所接受的X线放射剂量,从而有效减轻患者遭受的辐射损伤;(2)放射剂量降低后,从而降低了CT管的损坏率,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3)可实现对于肺癌高危人群的大规模早期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而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显着减少辐射并确保良好的图像质量,它是早期肺癌筛查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低剂量螺旋检出率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