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从“制度治理”向“文化立行”的嬗变

2020-10-20陈蓓蓓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29期
关键词:师生制度学校

陈蓓蓓 (江苏东台市第一小学)

一、考量:“制度”与“文化”

一所健全的学校是离不开制度与文化的。尽管,很多时候,制度与文化相互依存、你中有我,但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制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制度变迁理论”的建立者诺斯认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美国管理大师柯林斯则指出:“制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制度就没有品质,没有品质就没有进步”。制度的存在价值不言而喻,集中体现在它的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规范性、程序性。因此,制度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大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行业、各系统,小至单位、部门、班组,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就学校管理而言,制度是学校为了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定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上级部门或学校拟定的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前者规定了岗位责任,如《教职工考勤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后者是带有法令性质的规定,如《职工休假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等。从作用对象上看,包括面向教师、职工和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制度。

必须肯定: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制度意味着程序化——使师生更好地找准定位,开展工作;透明化——提供公平公正的平台,避免决策的个人主观性和随意性;标准化——使工作有明确的度量,从而规范师生的行为方式……可以说,拥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学校稳定发展的保障。

然而,制度不是万能的。一方面,制度本身是有缺陷的。党建理论指出,制度普遍存在“滞后性”和“缺漏性”,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漏洞”和“制度软约束”反而可能导致制度性腐败。另一方面,制度总是失之冰冷、僵化,即便发挥效应,也只能带来表面被动式的服从,难以引起主动积极的回应。

因此,“制度”绝不是学校管理的不二法门,也不应当成为学校管理层的终极追求。

更好的追求是“文化”——学校文化。这里的“学校文化”指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包括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等各种具体形态,包含校园建筑、环境布置、活动仪式等显性要素及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等隐性要素。以不同的德育对象来划分,又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其特征表现为精神性、集合性、独特性、一致性等。

制度与文化的区别在哪里呢?制度借助于“外部约束”,通过条条框框的硬性规定来监督、评价、矫正人的行为,从而促进行为的规范与高效;文化则着力于“内心引领”,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注重文化的吸纳、融汇和传承。制度过于“刚性”,是执行力的体现,但因人的性格有勤奋和懒惰、积极和消极、主动和被动等差异,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制度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后者则兼具“柔性”和“韧性”,是天长日久的浸染与渗透,一旦形成了强大的意识便深入骨髓,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再者,心理学研究将人类的自然属性概括为“三个定律”:“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换言之,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尊严、幸福指数,学生的道德认知、品格提升、行为习惯……所有这些,靠什么更能达成和满足呢?答案不言而明——是文化,而非制度。

那么,“制度”和“文化”是不是两个相悖的命题呢?当然不是。任何一个集体的统一管理都是离不开制度的,尤其是在其初级发展阶段;唯有当它发展成熟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升华为文化,继而以文化引领,以文化立行,迸发出比单一的“制度治理”更大的能量。

一言以蔽之:在“以人为本”的学校里,“文化立行”理应成为管理的理想之境。

二、探寻:“学校文化”的内涵

我们意识到:“学校文化”之内涵,不可凭空臆想,而是要建立在现实的土壤上。

为此,我们首先进行了“四个分析”。一是分析学校的发展机遇,从国家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发展的走向来把握学校的未来发展趋势。二是分析相对优劣,对学校所处的地理、社会环境与其他学校发展相比,认识到学校在地理位置、课程建设、公共关系、师资、教学质量、生源等方面所具有的长处,并充分发挥这些长处,以推动学校的良性运行。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学校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三是分析学校发展历史,研究多年来的遗留传统,力求在传统基础上形成学校特色,助推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四是分析相关利益群体,包括社会各界、教师、学生、家长等,确保学校能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储备各种潜在资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基于以上“四个分析”,我们重新制定了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发展规划,以它们作为统领“学校文化”的总指挥棒。

我们对此前或明朗或混沌的“学校文化”进行了自我诊断。从司空见惯的行为或具体特殊的现象入手,分析教师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透视学校的组织状况,进而反思、审视学校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和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查漏补缺,重新构建“学校文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虽是抽象的,却应当“被看见”。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为此,我们立足时代背景,把握职业特性,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及特色,从高处着手,整体规划,初步确立并阐释了“学校文化”的内涵:

1.责任意识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有言:“教师,应该是责任、爱心和求知者的化身。”教师的“责任意识”始终是第一位的。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是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勇于担当;是立足教学的本职,尽职尽责。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形成这样一些具体的“责任意识”:属于我分内的所有工作,无论大小,尽心尽力做好它;搭档因故请假时,用心代课,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转;校园文化建设、同事磨课研讨需要我时,不计得失,加班加点……作为教育者,有了“责任担当”意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表现出人生的大格局和大气象。

2.进取意识

何谓“进取”?“进”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人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能力,无往而不利;“取”指获取,它是跟在“进”后面的——获取之前,必须要有所付出。教师尤其需要树立进取意识。一方面,从“教”的角度,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高度信息化的当今,“一桶水”都不够用了,得有“长流水”。教师如果躺在原有的知识上,裹足不前,想单凭着一股子“奉献精神”就把书教好,显然是行不通的。每个教师都要怀有进取心,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研究新情况,适应新环境,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成为高素质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另一方面,从“学”的角度,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抉择,遗憾的是,当前“创新教育”依然被“应试教育”的缰绳死死拴住,应试教育对人的创新潜能的埋没,对人的创新精神的扼杀,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要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强化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创新意识”。一是注重环境引领。学校要为创新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应该创设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学校的培养目标、学风、校风、校训都对师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二是注重思想转变。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加强创新理论学习,树立最新的创新教育观念,汲取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三是注重实际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体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的能力,使创新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形成完整的创新教育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4.诚信品质

诚信是美好人生的基石。教师须以诚信立教——以“热情、关爱、公平、宽容”为执教思想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执教规范,为人师表,以诚立教,在诚信教育中形成科学、现代、文明的施教方法和态度。学生必须以诚信养德——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促进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真实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学会做人。学校必须以诚信兴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力,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使诚信的馨香洒满校园,沁润人心。

5.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命运紧紧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奋斗目标转化为教师的共同目标,教师的使命感才会落到实处。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提升,更是需要协作,个人的“单打独斗”远远不及众人的智慧分享、相辅相成。学校发展离不开协作精神——学校应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在尊重个人兴趣和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目标的激励,使教师产生明确的协作意愿,采用合理的协作方式,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

6.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教师的工作是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集体性的统一体,要在学校管理中实现个体效应,必须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集体意识,视学校集体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学校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目标和方案,形成共同的期许;及时向师生公布学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就,让全体师生既为获得荣誉而自豪,也产生“为校增光”的进取心;对于为学校争得荣誉和光彩的人和事要积极宣传、大力褒扬,对于破坏学校荣誉的行为要及时批评、矫正……当师生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后,必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7.职业认同感

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在内心认为教育工作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是发挥教师职业价值、弘扬教师职业意义的前提条件。据了解,近年来,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感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与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自身职业态度的懈怠、校园人际关系的不如意等因素有关。要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多方努力:

(1)社会层面。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使教师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受人尊重的,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有价值的,要切实关注和解决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等实际问题,使教师无后顾之忧。(2)学校层面。学校管理者要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关心教师的生活,关注教师的成长,建立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肯定每位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加强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职业认同感,使之意识到:教书育人不仅仅是谋生,而且还是一种乐趣,是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3)教师个人层面。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内化了的自律取向,是个体主动的、有意识的、积极的心理体验。要实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关键是教师自身要发挥自我效能,追求职业境界。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体验,教师才可能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放眼未来,踏实工作。

三、践行:始于“求真”,全面构建

我们深知,学校文化的打造绝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长期规划,逐步推进。上述种种文化内涵不是割裂的,而是一脉相承,彼此交融。那么,是不是可以以一种核心文化将它们统领在一起呢?

追溯到教育的原点:我们究竟为什么教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早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便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教育出来的人,就是要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这个“真”,便是我们所倡导的“诚信品质”;追求这个“真”,必然需要我们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实现了这个“真”,我们才能切实树立起“职业认同感”……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就需要这样的“真”,有了“真文化”,才能培养出“真人”。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极力打造以“求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为追求,紧紧围绕“人生因求真而精彩”的核心育人理念,以建设“求真的管理文化、求真的教师文化、求真的学生文化、求真的课程文化、求真的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构建“求真”校园文化,实现“文化立行”式的管理。

1.校园环境的“文化熏陶”

健康优美的学校环境能为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率着全体师生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伟力。在价值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更是应当营造一方雅致的“净土”,对师生施以无言的文化熏陶。

因此,一方面,我们将体现“求真”文化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愿景等在学校醒目位置上张贴出来,力求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时时处处提醒师生,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小景,将象征纯洁、纯真,充满朝气的睡莲作为“校花”;将象征美丽、高洁、芬芳、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广玉兰作为“校树”;开辟“寒窗壁”“止步书吧”“星光舞台”“国学馆”等寓意深远的“文化景点”,引领师生求真向善至美。

2.日常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文化无处不在”,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都在孕育、滋养着“文化”。

(1)课程建设紧紧围绕“文化”。围绕学校的整体育人目标,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结合地域特色,我们在上级规定的课程之外,积极探索、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校本课程”,如“美德行”道德实践活动课程、“珠心算”课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加之“五真课堂”“让学引思”等课程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开阔了师生视野,创新了师生思维,锻炼了师生能力,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2)常规检查有效促进“文化”。学校每日常规检查由校行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少先队小干部三级负责,从出勤、秩序、纪律、卫生等方方面面对各班展开细致的检查和监督,并进行量化的考核、打分,定期评比、公布。日复一日,推动校园的整洁卫生、文明有序,在此过程中也大大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集体荣誉感”。

(3)教学主阵地大力培育“文化”。学校要求各科任课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的引领,授人以渔,彰显学科智慧。数学的严谨缜密,语文的敏感细腻,英语的开阔包容,音乐的活泼优美,美术的丰富灵动、体育的坚韧刚强……都在无形中传达文化,涵养文化。

3.主题活动中的“文化引领”

(1)把握节日契机,弘扬“节日文化”。春节组织“迎新春,送春联”“挨家挨户拜大年”;“三八”妇女节号召“我为妈妈做件事”;清明节组织扫墓;“五一”节组织街头业务打扫;教师节组织“自制谢师卡大赛”;国庆节组织“爱国征文评选”“爱国诗朗诵大赛”……立春春游、立夏斗蛋,过冬包汤圆……把握不同的时令、节日,弘扬丰富的节日文化,在此过程中培育师生的“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

(2)结合地方特色,彰显“地域文化”。结合家乡人文特色,开掘丰富的教育资源,彰显“地域文化”。如组织学生到西溪参加“体验国学”活动,拜谒“三相阁”,了解相关人文历史,见贤思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如组织教师学习研讨东台市安丰镇历史文化名人哲学家王艮先生的生平思想主张,把握“泰州学派”的思想主旨——“百姓日用是道”“百姓日用之学”,从中感悟到最朴素的真理,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建立“乐教乐学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此外,近代实业家张謇、近代翻译家、“新闻学”先驱戈公振、当代书法家丁嘉耕、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等家乡名人都是我们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3)组织教育活动,传播“专题文化”。教师层面,先后组织开展了现场签订“四不一严守”责任状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传道育人”专题演讲比赛、“欢庆元旦”教职工联欢演出;每两周举行一次“魅力之星”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弘扬不求名利,甘于奉献的教师风尚;每两周举行一次“班主任高峰论坛”,围绕各期主题交流班级管理的经验和困惑,共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青蓝工程”,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推动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使用、课件制作培训,组织优质课、基本功大赛,组织“每周一诗”粉笔字展示,掀起“大练兵”热潮,组织编撰教育叙事……充实的活动展示了教师的个性风采,弘扬了正能量,也促进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使他们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增强了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

学生层面,先后组织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组织动员少年儿童寻找、讲述党史故事、红色故事、改革故事、自己的故事等,引导少年儿童把“我的梦”和中国梦联系起来;组织“学雷锋,争当时代先锋活动”,让少先队员从每人每周做一件好事开始,到力争每人每天做一件好事;开展“学先烈,攻克堡垒;立壮志,实现理想”主题教育活动,从学习和生活中排查困难,努力攻克;举行“放飞梦想学会感恩”十岁成长仪式,让学生懂得感恩亲情,明白成长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举行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警钟长鸣,爱我中华”主题升旗仪式,引导少先队员认识历史、感悟历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组织“向国旗敬礼,争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展“长跑活动”,锻炼师生的体质和意志……

活动中,师生深受“校园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共同感受生命成长的历程,达到情感共鸣和心灵默契。

4.校外力量的“文化支持”

学校文化虽以校园为主阵地,但并不仅仅囿于校园。在信息化的时代,师生面对着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校外力量的“文化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师生的成长。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动员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群策群力办好教育;开办“家长学校”,面向家长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为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和困惑;开展“彩云妈妈”献爱心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物质、精神上的帮助;从各行各业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为学生开设“法制讲座”“安全救援讲座”“农事讲座”……在“全时空”的教育视野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融相生,共成整体,开阔师生的眼界,增长师生的见识,增强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文化育人,文化立行。学校作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分享者、传播者、引领者,不应仅仅满足于条条框框的冰冷制度,而应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文化育人资源,以文化为抓手,以教化为手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实现从“制度治理”向“文化立行”的嬗变,引领师生自觉自律,走向道德,走向理性,走向文明和谐。

猜你喜欢

师生制度学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