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观的逻辑理路
2020-10-19郭巧云
郭巧云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观立足新时代,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阐述了当今时代本质、时代主题、时代大势、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主要矛盾、发展目标等问题。其历史逻辑体现为它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史、科学社会主义史、现代化史探索的必然产物,鲜明地标示了中国新的历史方位;其理论逻辑体现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逻辑与历史、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的统一;其实践逻辑体现为它是对新时代历史使命的科学回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回应和解决、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切和回应;其内生逻辑体现为它是对“以和为贵”的理念、“和而不同”的智慧、“天下为公”的理想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观;马克思主义时代观;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768(2020)01-002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划分的历史时代,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范畴之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同一方向的渐进变化所积累的跃升。就国内维度而言,主要表现为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变;就国际维度而言,主要表现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阐述了当今时代本质、时代主题、时代大势、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主要矛盾、发展目标等问题。习近平新时代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观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内生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逻辑:对中华民族复兴史、科学社会主义史、现代化史探索的必然产物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要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思维中的再现。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16。这就要求我们把历史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回归历史的真实。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从中华民族复兴史、科学社会主义史、现代化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揭示习近平新时代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从中华民族复兴史来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三个关键词。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中华文化曾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貢献,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轴心时代”的诸子争鸣、两汉时期的经学兴起、魏晋南北朝时的玄学崛兴、隋唐儒释道并行、宋明理学的发展等,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壮丽篇章。尽管历经王朝的动乱与更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处于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中。但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将中国裹挟进世界变革的浪潮中。中华民族遇到了“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对传统文化自暴自弃,民族自信心丧失,出现了真正的民族危机和民族自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其他种种西方方案等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台,却在实践中一再碰壁。中国共产党人从孙中山等民族革命先行者的手中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带领中国人民经历经过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都不可能完成的政治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迎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代。其后,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我国一段时期内照搬照抄苏联模式。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由于时代和认识的限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历史的曲折促使中国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中国改革的成功使中国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启了“富起来”时代征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到国际全方位实现了社会的整体转型升级,中国开始迈进“强起来”的时代征程,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10。
(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史来看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立足时代课题和实践变化,科学分析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趋势,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革命及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使得马克思主义实现由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较大发展。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和逆转相伴随,各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历史终结论”等言论甚嚣尘上。“历史终结论”的炮制者福山就曾宣称苏东剧变是共产主义彻底终结的标志,西式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无可匹敌,人类历史的演进已经走向终结,因为所有的真正的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历史终结论的观点是何等的狂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历经十年的调整与变革,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尽管并未从西方文明的终极幻想中走出来,福山终于承认,所谓“历史终结论”还需要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要为中国留下一席之地,世界离不开多文明的交流互鉴。当今时代,尽管发达资本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社会主义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展现的勃勃生机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代表着人类未来发展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10。
(三)从现代化史来看
作为一个世界现象,现代化体现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各国追赶和保持世界发展前沿水平的行为与过程。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人类摆脱传统社会后的巨大社会进步,但应当看到,西方现代化是通过向海外殖民地获得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资本本性的扩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面前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3]690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将国家现代化作为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进行了艰苦探索。一百年前,孙中山就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即建铁路、修公路、建造世界水平大海港。然而,一个积贫积弱、山河破碎、未取得独立和解放的国度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方大国,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惊天动地的伟大创举,它需要高度的革命性、科学性和创造性。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勇敢的闯、大胆的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回应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了快速、跨越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证明了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来决定,为世界树立起和平发展的榜样,“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10。
从以上历史事实和历史进程来看,“三个意味着”从民族复兴、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三个逻辑层次定位新时代坐标,鲜明地标示了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观的三个根本维度。
二、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与发展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凸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加剧。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更替理论,即“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3,以此划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形成了对时代的基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而必然走向灭亡,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422。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将社会历史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形态),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世界经济、政治发生了剧烈变化。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时代观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本质、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他立足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为了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其他什么办法呢”[5]660从而揭示战争和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提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革命“是充满着激烈的阶级冲突的整整一个时代,是在一切战线上”[5]562,为无产阶级制定正确的革命战略和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他明确提出“过渡历史时期”的概念,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是“全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时开始的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的动力”[6]209。列宁指出,十月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世界性交替的时代,开始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他强调,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要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7]575。
列宁指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5]316。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一条中国革命新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同志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建立,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国际格局。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两大阵营的分化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邓小平同志冷静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以经济全球化和南北关系为时代构成基础,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8]104,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遵循,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后,在世界保持相对和平的大形势下,邓小平明确指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短时期内不会打”,“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8]249;指出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8]105。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坚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历史发展趋势:“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8]382-38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就时代本质、时代主题、时代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他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对时代本质的认识:“当今时代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时代”[9]66,“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10]117;进一步深化对时代主题的认识:“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11]272,在强调和平、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合作、共赢的理念;科学概括当今世界发展大势:“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2]58,我们生活的世界希望与挑战并存,各国人民应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论述包含三个基本点:一是它指明了当今时代仍处在由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被列宁发展的,并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所证明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为我们准确判断当今时代本质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高度概括了当今时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特征,为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理论前提;三是当今世界剧变在人类和平历史时期前所未有,各种力量分化、重组,既合作对话,又对抗竞争;人类面临更多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既受到地区性、全球性的威胁和挑战,又恰逢中国引领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等等,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观逻辑与历史、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实践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新要求的科学回应
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深刻的历史、理论逻辑,更有其深刻的实践逻辑。如恩格斯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2]648理论认识是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理论的真理性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观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实践要求和新的时代条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历史使命、主要矛盾、核心价值目标等重大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新要求的科学回应。
(一)对新时代历史使命的科学回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发展起来且由大国向强国转变过程中所提出的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观的逻辑旨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契合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在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围绕新时代历史使命,力求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五个方面”来开辟一个新时代。由此观之,习近平新时代观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要求的科学回应,明确表明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回应和解决
读懂一个时代需要读懂这个时代的问题。20世纪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是“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问题,更多地是解决“发展问题”。进入21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国正在逐渐“强起来”,着重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脉时代问题,明确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根本性变化:一是国情变化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本前提。我国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和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人民需求变化是主要矛盾变化的核心内容。人民需求不断提升,“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无法全面表达人民的全部需求,人民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环境等需求不断提升;三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这一论断在揭示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同时,也指明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即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互掣肘,势必引起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两种制度的比较与竞争长期存在、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社会矛盾多发等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进民主法治建設等,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可见,习近平新时代观深刻把握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时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准定位了未来发展路径。
(三)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关切和回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开篇,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收笔;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宣示,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坚定承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和论述问题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贯穿坚定的人民立场。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依靠人民、惠及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提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民心、关注民生、尊重民意,不负人民的重托,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等等。这些都是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关切和回应,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目标和逻辑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