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士工作室在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19温小晓
温小晓
【摘 要】目的:针对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探讨互联网+护士工作室对其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240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通过互联网+护士工作室进行健康管理,参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后随访。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入院率。结果:实验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88.9±7.2),参照组为(71.4±6.7),实验组掌握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服药依从率(93.33%)高于参照组(81.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低于参照组(32.50%);实验组再次入院率(5%)低于参照组(14.17%)。对比两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互联网+护士工作室用于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了服药依从性,有利于并发症的減少和避免病情再次发作。
【关键词】互联网+护士工作室;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相关统计,65岁及以上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高达64.54%。这与老年人机体退化,身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很多老年患者由于行动不便、自我管理意识弱以及服药依从性差,经常在出院后不按时复诊、不按时吃药等,导致病情复发再次入院[]。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笔者探讨了互联网+护士工作室对其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并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1月~2018年12月;研究对象:240例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所有患者的疾病类型均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5±2.1)岁;参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3.5±1.7)岁。从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上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管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后随访,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嘱咐按时吃药,按时复诊。
实验组与护士工作室签约,进行专业的健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①为签约患者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个人病历,包括病史、病情严重程度、联系方式等。②建立相关医疗APP。指导患者学会应用APP预约护理人员上门服务,以及在日常疾病管理中,将自我测量的血糖、血压数据上传APP。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上传数据,给予治疗建议。③定期为患者进行健康体检,监测血糖、血压,脉搏,听诊肺部,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病情发展并给予心理疏导。④以微信、APP等方式,为患者推送各种慢性病保健知识。⑤给患者留下联系方式,随时接受患者的咨询和紧急求助[]。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分,包括发病机制、饮食、运动、并发症管理、服药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2)记录两组服药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入院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检验方法用 ?检验;计量数据表现形式为(),行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果
实验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88.9±7.2),参照组为(71.4±6.7),实验组掌握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服药依从率(93.33%)高于参照组(81.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低于参照组(32.50%);实验组再次入院率(5%)低于参照组(14.17%)。对比两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虽说可以出院,但只是说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不适症状。患者出院后,仍需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复发。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短缺、医疗费用高等因素,加上很多老年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低、出院后自我管理意识差,治疗配合度低,导致病情控制欠佳,甚至加重[]。
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医疗护理工作也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以多种智能方式对患者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在本研究中,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个人信息,进行健康管理,有利于对其病情的掌握和追踪;通过APP应用收集患者日常血糖、血压监测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给予药量调整以及治疗建议,加强了医疗机构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避免了治疗时机的延误;通过APP给患者推送慢性病的相关疾病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了治疗依从性,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88.9±7.2),参照组为(71.4±6.7),实验组掌握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服药依从率(93.33%)高于参照组(81.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低于参照组(32.50%);实验组再次入院率(5%)低于参照组(14.17%)。对比两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互联网+护士工作室在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陶品月,黄惠桥.移动医疗App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6,23(19):22-25.
王文静,洪静芳,秦玉霞,等.慢性病患者对移动健康管理接受现状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0):1265-1268.
芦炜,张宜民,梁鸿,等.基于需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效果评价——以慢性病为重点[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8):23-30.
- 邱宝华,黄蛟灵,梁鸿,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与满意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8):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