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0-10-19李践

企业文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产教融合

李践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我国生产制造业获得了巨大进展,迫切需求大量的实践型技术人才。在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产教融合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校企合作办学中,是向社会输出实践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在产教融合模式运用中,技工院校要坚持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充分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从而更好开展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但是,在目前的产教融合中,技工院校与企业间的产教融合模式仍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且部分院校尚未清晰认知融合模式,在融合中投入的力量不够。为了推动校企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本文对产教融合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校企间的产教融合提供经验。

关键词:技工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困境与对策

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方式受到了国家的重视。面对社会企业对实践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技工院校要坚持“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并在与企业合作中不断深化融合进度,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效率。

一、技工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完善的制度保证

从制度方面出发,缺乏健全的政策法规严重阻碍了校企间的产教深度融合,使得双方合作仍存在无章可循的问题。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校企间开始注重政策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但是尚未形成完整且权威的产教融合协议与细则,相关合作条例与政策仅存在于职业教育法中,缺乏系统性与可行性。同时,产教融合的教育方式上缺乏清晰的组织条例,技工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能够发挥人才输出的直接性优势,大幅度节省了人才培养成本。但是面对院校与企业间的利益冲突,两者难以保证沟通的有效性,缺乏沟通与缓解问题的第三方组织,就不能保证产教融合的有序开展。

(二)院校投入力度不够

从技工院校角度看,他们尚未深层了解企业真实需求,对企业提出的不同类型的融合培养方案了解不深。在有效协商合作数量后,没有实时关注人才培养进度,使得工学交替环节难以符合企业所要求的生产周期与标准,在安排顶岗实习中过于突出自我中心,而季节性企业在满足经营任务的淡季则对实习生的需求量会大大减少,院校大量输出就难以取得预期教育目标。最重要的是院校在校企融合中所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技工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并且对企业支持保障力度不高,再加上各专业教师忙于繁重的校内教学任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不够。

二、技工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面临的对策

(一)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融合制度保障

基于政府机关宏观调控下,要进一步推进校企间的产教融合,就要技工院校加强教育管理体系革新,借助校企间共同的资源优势来创新管理模式,并主动构建起技工院校、企业与劳动部门三者间的责权体系。其中,在政府部门允许企业加入到校企合作中后,要将相应的职责交付给企业,并通过调动专项财政补贴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來支持校企间合作,在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调动了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同时,要建立起校企产教融合委员会,利用共同出资、共同研究、定向培养等形式来承担企业中人力资源与职工培训相关技术服务,从而能实现校企融合的互利共赢。最后要注意建立校企间产教融合的沟通体系管理机构,承担起产教融合细则的制定以及深入合作内容的洽谈工作。

(二)关注企业需求,推动产教融合进程

技工院校要在研讨产教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专业设置情况来与企业进行行业对接,而初步行业对接仅处于融合的初步阶段。要进行深度产业融合,要求企业不断在发展中进行技术革新、管理方式创新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这时院校要坚持以把握其产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企业在不同时代背景所需求的行业人才,找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并紧跟企业发展变化来调整产教融合的方式。关键要将产教融合的目的精准定位在促进企业效益增长上,这样院校才能真正的了解企业经营模式,进而保持合作的持续性。同时,在产教融合中,与企业合作的院校以及专业教师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教融合建设中,调动相关专业教师来参与到产教融合的专项培养服务中去。

(三)明确培养思想,建立生产实训基地

校企在运用产教融合模式时,要突破传统一对一合作思想定式,科学合理搭建起三方或多方合作平台。具体而言,可将企业产品作为基础,严格遵照实践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思想,开展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其中,企业要帮助其建立科学、规范的生产环境,并积极构建服务、人才与技术的交流共享机制。同时,产教融合委员会可组织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教育培养项目,并合理抽派精干力量来对具体实践项目进行优化,并联合院校教师与企业精干来共同编写项目教材,使得产教融合更具有深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充分研讨产教融合内涵,发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优势,为社会企业输送大量实践型应用人才。为了解决当前校企融合中面临的困境,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积极与企业、劳动部门建立起责权体系,为产教融合提供保障,并通过切实关注企业需求与建立实训基地的方法来推动产教融合进程,实现企业经营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韦智勇,张小春,李煜明.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5):204-206.

[2]许芳奎,李平.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6):13-16.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产教融合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