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应用探析

2020-10-19李桂莲李岩李庆岭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诊断

李桂莲 李岩 李庆岭

【摘 要】 目的:探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X线检查,观察组使用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的异物检出率以及异物征象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为96.66%,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支气管阻塞检出率为50.00%,肺炎为46.66%,纵隔位置改变53.33%,肺气肿为60.00%;观察组的支气管阻塞检出率为83.33%,肺炎为96.66%,纵隔位置改变83.33%,肺气肿为86.6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进行检查,可以提高异物征象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放射影像技术;诊断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在我国临床中十分常见,主要是由于患儿吸入异物进入气管所致,临床表现为剧烈呛咳、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1]。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患儿窒息,對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放射影像技术也不断得到完善,在临床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我国临床比较常用的放射影像技术主要是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X线检查,而多层螺旋CT的特异性以及高度敏感性,也使放射影像技术得到了飞跃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X线检查,患儿30例,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7个月~9岁,均值(4.34±0.25)岁,病程30min~5年;观察组使用螺旋CT检查,患儿30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5例,年龄5个月~9岁,均值(4.96±0.52)岁,病程40min~6年,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使用X线机对患儿进行检查,让患儿采取仰卧位,并进行深呼吸,在患儿啼哭时进行检查。

观察组: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儿进行检查,让患儿采取仰卧位,视野大约为250~300 mm,层厚为1.25~2.50mm,一般情况下需要将电流控制在150~250mA,同时还需要将电压控制在120kV。在进行扫描前需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稳定患儿的情绪,若年龄较小的患儿以及过于躁动的患儿可实施水合氯醛灌肠,等患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检查,扫描结束后使用3D软件对结果进行重建,最后由主治医生根据影像图片判断病情。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儿的异物检出率。(2)比较两组患儿的异物征象检出率。主要包括支气管阻塞、纵膈位置改变、肺炎以及肺气肿等[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相关的所有数据均通过分析软件SPSS19.00进行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异物检出率

观察组患儿的直接异物检出率为16(53.33),间接异物检出率为13(43.33),总检出率为29(96.66);对照组患儿的直接异物检出率为10(33.33),间接异物检出率为11(36.66),总检出率为21(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异物征象检出率

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异物征象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率不断在升高,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儿,发生率高达80%[4]。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认知功能与自制力都比较差,在吞咽食物时,很容易导致食物滑到气管中,造成误吸[5]。一旦误吸,就会出现刺激性咳嗽以及窒息等症状,导致患儿出现肺炎、肺气肿等间接异物征象[6]。因此,使用先进的诊断设备以及技术对患儿进行检查十分有必要,临床上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儿进行检查,效果十分显著,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研究显示,观察组在使用螺旋CT检查后,异物的检出率为96.66%,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使用X线检查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异物征象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具有分辨率高、准确率高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且扫描速度十分快,能够准确的对异物的状态、大小以及部位直观的进行显示。由此可见,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使用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

综上所述,使用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进行检查,可以提高异物的检出率以及异物征象的检出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池岭梅. 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17):64-65.

[2] 赵晓芬. 30例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57-57.

[3] 符浩男. 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3):113-114.

[4] 黄冬平, 黄苑铭, 谢丹宇, et al. 105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0):1471-1474.

[5] 僧东杰, 张纯静, 徐艳霞, et al. 儿童支气管异物合并单侧阻塞性肺不张的诊治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8, 25(2):140-142.

[6] 马忠良, 董耀东, 刘东亮, et al.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8, 25(7):549-552.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