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共学共进,打开阅读新天地

2020-10-19金洁萍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方式阅读习惯

金洁萍

摘要:书籍可以洗涤人的灵魂,让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饱读诗书的人在说话做事,一举一动中尽显魅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娃娃抓起。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最好时期,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注意这关键的时间节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亲子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并分享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更适合亲子阅读。

关键词:亲子读书;共进共学;阅读方式;阅读习惯

一、亲子阅读的有利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完全脱离了学前的状态,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中的语文学习,必须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在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首先以识字认字为主,但是教材中的选文是有限的,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明显不够读。但让学生自己去进行课外阅读,由于学生能力有限,会出现读不懂、不会读的问题。可如有家长进行辅助阅读,随时解读孩子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一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比如在一年级教材中,第一单元主要以识字为主,且内容皆为儿歌,所以学生很容易对此不感兴趣,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感。那么教师可以给学生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让家长带领学生进行亲子阅读,以此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他们产生识字认字的欲望,自行阅读故事内容,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二)增进亲子间亲密关系

既然是亲子阅读,说明这种阅读方式是要有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生自己读,家长在旁边看,这不叫亲子阅读。有效的亲子阅读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互动,互相探讨故事内容,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与体验。在这样的陪伴中,孩子们会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爱护,建立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

比如学校中一些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而是直接由老人代为看管,所以每当家长过年回家的时候就会与孩子产生生疏感。但是通过亲子阅读可以缓解这样的局面,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时间以视频电话的方式陪伴孩子进行阅读,让孩子切身感觉到父母的温暖,在学习中收获温情。

(三)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基础

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会学懂的,虽然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就在接触,但是真正能把语文这门学科学好的学生还是少数,因为在使用汉语与学习汉语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打好语言基础,帮助其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综合性的进步。

比如通过家长与学生在阅读中的互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孩子增强沟通意识,从而为其融入校园生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作铺垫。并且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会的汉字时,会有家长进行指导,这对其处理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帮助,学生再遇到生字可以通过询问或查字典的方式解决,而不会再因为不识字而放弃阅读。另外,学生在亲子阅读中会听到家长的讲述,学生与家长的良性互动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为其之后的写作提供素材积累。大量的阅读也会使学生学会书籍中作者的写作方法,增加字词句的记忆。

二、亲子阅读的重要原则

(一)亲子阅读重在互动

虽然说亲子阅读是以阅读的方式为主,但是如果只是各读各的,那么“亲子”这样的形式就会多此一举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来弥补学生在校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阅读中互动反思,家长与孩子一起进步成长。

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讲睡前故事的方式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家长要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要温柔轻缓,如《小鸡喔喔》《天上飞来的王子》《蚯蚓为什么钻到土里》等故事都适合给学生作睡前故事阅读。家长也可以即兴发挥,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分享给孩子,增进亲子直接的亲密感。家长要允许孩子发言,当听到有趣的地方时可以与家长进行探讨,以此锻炼孩子的想象力与发现力。

(二)家长的态度要端正

陪伴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有一定的耐心与恒心。但是一部分家长将类似亲子阅读的亲子活动视为极为繁琐的事情,所以每当教师布置此类任务时,家长们都如临大敌,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去答对教师。家长应该明确,亲子阅读应该是家长内心自发的行为,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的催化剂,“工作忙,没时间”这样的借口在孩子的未来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各位家长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陪伴孩子的责任,圆孩子们一个美丽快乐的童年回忆。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与班级家长的交流探讨,有20%的家长拥有“亲子阅读”的意识,同时将这个活动持之以恒地进行着。有25%的家长表示尝试过“亲子阅读”,但因为孩子不配合等问题不了了之。另外,有45%的家长首次听到“亲子阅读”这个概念,并表示可以尝试着将之安排到家庭教育中来。剩余的10%的家长则表示没有听说过“亲子阅读”,也没有时间去安排这一项活动。

三、亲子阅读的主要方法

(一)扮演“教师”教“学生”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学办法。那么家长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做“教师”,家长做“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表述进行倾听,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模拟课堂场景,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充满成就感,激励他们继续读书。

比如一年级教材的口语交际部分中要求学生了解《老鼠嫁女》这个故事。学生在听过教师讲后,肯定会有表达的欲望,但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上台讲故事。那么通过亲子阅读,学生可以在家中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将听到的故事给家长讲出来,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二)我讲你猜

亲子阅读需要家长对于学生阅读的每一本书中的内容都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我讲你猜”的方法实现与家长的互动,在家长的指导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比如学生在读完《白雪公主》的故事之后,家长可以对学生进行询问“白雪公主在逃离森林之后去了哪里啊?”“她都遇到了哪些人呢?”通过这样问询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回想阅读的内容,并通过大脑整合梳理才能得出答案,这样可以让孩子有效地吸收阅读内容。家长甚至可以让孩子详细地阐述某一故事情节,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有逻辑地讲出故事的发展脉络,对故事深入了解,提高阅读能力。

综上,亲子阅读是一项十分有益的阅读活动,虽然大部分家长对于亲子阅读这一概念是很陌生的,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加入这个理念,在此我呼吁广大家长,坚持亲子阅读,共促家庭美好。

参考文献:

[1]王珍琪.基于幼儿园管理视角下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6).

(責编 吴娟)

猜你喜欢

阅读方式阅读习惯
浅议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分析阅读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关于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思考
给孩子插上阅读的翅膀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营销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