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

2020-10-19孟兰琴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应用策略作用

摘要:学前教育的特点在于受教育对象年龄小,活泼好动。在对幼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塑造出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符合幼儿心理活动状态的教育方法。本文就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学前教育;作用;应用策略

幼儿一般指的是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塑造性强的孩子,基于幼儿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时运用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如游戏,能够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对未来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因为游戏的特点是具有活动性、创造性的,能够帮助幼儿拓展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创建幼儿完整的人格,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一、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幼儿时期是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而语言能力是作为以后的生活基本技能,也是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基本手段,因此,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通常来讲,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幼儿心中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幼儿对教师只会言听计从,并不会去与教师进行交流。假如仅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便不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游戏的集体教育性、趣味性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培养,便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理状态是放松、敞开的,游戏一般由2个及以上的人来完成,在此期间,幼儿不仅能够接收到别人对他的语言,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很好的反映,将游戏中所收集到的视觉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转化为语言模式反映出来。在游戏中,幼儿也能减少其与教师之间的隔阂,使教师能够轻松地对其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二)提升幼儿智力与认知

幼儿大脑天马行空,在等待着大家对其进行开发,在这个时期,为幼儿未来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幼儿的智力与认知非常关键。玩游戏需要幼儿参与其中,只要游戏方式得当,幼儿在游戏中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便能更好地使教师对幼儿展开智力的开发。例如通过一些益智游戏、搭积木、堆沙子、捏泥娃娃等游戏,让幼儿互相协作,互相交流,开发想象力,拓展思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对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引导,增强幼儿想象能力与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欢乐愉快的游戏过程当中开发智力,快乐成长。

(三)增强幼儿自信心与自控能力

游戏在幼儿心中永远都是快乐的源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教育中,要保证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满足孩子天性,使其能够尽情地释放个性。幼儿的天性是玩,游戏能够为幼儿带来快乐,在进行学前教育工作中,合理安排游戏活动,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先打好基础,在培养能力。利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循序渐进,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自控能力。

二、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游戏渗入教学活动目标

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教学手段,而教学活动都会具有其目的与目标,因此,幼儿教学不能漫无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而幼儿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对生活有初步的认识与经验,从中学习到知识,掌握技能,拓展思维。所以,教师要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以教育目标为基础,反映到现实生活进行设计。只有将游戏内容设计得丰富多彩,才能使幼儿学习的东西越多,最终达到教学活动目标,才能让幼儿在进行游戏过程当中,从中获取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二)创设多元化的游戏模式

不断进行单一的游戏会使幼儿感到厌烦,失去对游戏的兴趣,不利于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获取知识,导致教学活动效果下降。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丰富游戏形式,创设多元化的游戏模式。利用不同的游戏,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游戏进行改进,丰富游戏中想要为幼儿传达的信息。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让幼儿与其他小伙伴之间进行互相帮助,互相辅佐,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与形式,同时能够更好地吸引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能力,不同的游戏形式带给幼儿不同的生活经验,使幼儿能够更好地体验游戏中的乐趣,从而开心快乐地成长。

(三)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

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能力会成倍增强,当然不好的游戏也能够使幼儿在不好的方面快速发展,因此,游戏的优劣决定着幼儿的发展方向。为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促进其语言智力水平的发展,必须给幼儿提供正确、轻松、愉快、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环境,包括安全的游戏活动空间,正确的游戏道具器材,舒缓的游戏音乐,健康的游戏画面,刺激性弱的游戏色彩。安全的游戏空间是保障孩子人身安全的首要条件;正确的游戏道具器材能够为幼儿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舒缓的游戏音乐,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进行过程当中心情平和,不会过于烦躁;健康的游戏画面能够极大程度上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从适合幼儿的審美方面出发,选择具有积极引导,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颜色,而不是对孩子具有强大冲击的色彩。

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应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不正确的言论会导致幼儿进行模仿学习,而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引领者,幼儿会觉得“教师怎样做,我就怎样做”的这种行为是正确的想法。所以,舒适平和愉快的游戏环境是加强师幼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能够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作为孩子的榜样,要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未来负起责任。

三、结语

总之,在学前教育活动过程中,游戏起着重要且特殊的作用,并且,游戏对幼儿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游戏活动环境,帮 助幼儿从游戏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强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前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秦丽.幼儿园游戏本质的再认识——从皮亚杰活动理论谈游戏活动的指导[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项国飞.促进成长——论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5).

[3]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孟兰琴(1968-),女,汉族,甘肃省渭源县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应用策略作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