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有妙招
2020-10-19张海红
张海红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布置的作业题型呆板、形式单调、有时随便布置几道计算题,或者是机械重复地做一些解决问题,有时还会让学生抄写概念定义…这样一来,学生都觉得数学作业枯燥无味,作业机械重复,老师搞题海战术,学生不买账,因而不写作业的现象越来越多,老师费了劲,学生却越学越差,一六年级班上都会有数学不及格的现象,老师越来越困惑,学生越来越讨厌数学,特别是农村小学,一些家长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检查不了,学生胡乱应付,学生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何用处。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趣味,让学生了解数学,爱上数学,课题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趣味性作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设计操作性作业
设计数学作业要围绕课堂教学知识点,从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和“用”有机结合。在教学周长、面积、体积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测量、动手操作、实验等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1.如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这节后,可设计动手操作的作业: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茶叶简等圆柱形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
(2)让学生对自己拿的圆柱体重新包装,看侧面和底面各需多少纸,加深学生对底面积和侧面积的理解。
2.学习了圆柱的体积之后,布置让学生用转化思想算出一个鸡蛋或者一个土豆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作业的布置,不但让学生巩固知识,活学活用。
3.统计图教学后,让学生自己调查水果店某月水果销售情况,制作统计表,并根据实际分析下个月水果店应怎样进货,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设计这些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游戏性作业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不但能带动学生学习的气氛,使每个同学的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还可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
1.一年級小同学学了乘法口诀后,可以布置一些游戏类的作业,比如“名七暗七”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玩一玩,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还让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这样的作业学生肯定兴趣高涨,我们的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元角分教学后,布置学生自己买东西的作业,也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买卖物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摆一摆”的游戏,让学生用火柴棒摆出各种图形,并数数所摆出图形的角的个数。因摆法不同,图形不同,角的个数自然不同,在动手完成作业中,学生既可以摆出三角形,又可以摆出长方形。
三、设计型数学作业
小学生的思维是充满想象的,是非常活跃的。在潜意识当中他们均有设计的欲望。基于小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我们数学教师也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设计型数学作业让学生完成。所谓的设计型作业即是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相关设计的一种作业形式
1_例如,执教“比例尺”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数学作业让学生完成: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体,可以是房屋,可以是篮球场…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画出个缩小比例的物体模型,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他们充分运用自身的智慧有效设计出了多种模型,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但复习了比例尺知识,也得到了更加实际的运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2.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家后用手工纸做一个圆柱,并把自己用的材料大小记录下来,用料我给了两种情况:
(1)有两个直径是4厘米圆,你应该配一个什么形状的纸,选好用料,记下大小,试着做一做
(2)有一个长25.12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你应该配多大的圆片,算好用料,记录下来,试着做一做。
这个作业就是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的这一知识的认识,设计型数学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它没有固定答案,答案具有开放性,是种非常有效且充满趣味的数学作业设计方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型数学作业的设计应紧密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不应过难也不应过于容易,应接近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作业设计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引,面向全体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生活化”。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造热情,放飞学生的潜能
总之,小学数学趣味性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并加强数学与如语文、绘画、音乐等学科的融合,从而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教师要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改变作业设计形式的单一化,使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把“学”与“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