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0-10-19罗洁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的提高了,所以国家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治理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也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环境保护意识;发展对策

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现状

1.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农村地区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总是伴随着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牺牲环境以此来换取经济的增长,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活力,但是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等工业垃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生态破坏,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大量随意堆放也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污染了当地的空气、水资源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2.农村地区土地被大面积污染破坏

农村地区,人们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的土壤也遭到了大面积的污染破坏。在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大量的有害工业废弃物和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土地之上,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在对农村地区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对当地的农田和河流大肆的破坏,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河流污染导致人们的灌溉用被污染、水土流失造成大面积的耕用田变成了荒地,造成了当地的生产环境的大破坏[1]。同时,农村地区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为防治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人是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农药的使用虽然有效的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但是却对当地的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最后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这些农药的有害物质最终都流向了人们,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农村地区生态平衡被打破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牺牲环境为带进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最常见的,所以就会对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来进行种植粮食,就对大自然进行了过度的开垦,造成了森里土地退化的问题,农村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急剧减少,这就很容易发生一些次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部分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在对矿物资源进行开采的时候,由于不合理的的开采方式,就造成了农村地区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的的问题,更严重的地区还会发生矿区塌陷的问题,严重的影响着农村地区人们的正常的生活,人们的生命安全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2]。

二、分析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1.农村地区人们没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农村地区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于环境保护还是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认为环境保护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没有帮助作用,甚至还会阻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导致农村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阻碍,人们没有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一个长远的认识。在人们的眼中更在意的是自身的利益得失,只要是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就不会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生态污染产生不满,而且,农村地区的人们普遍的认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自己无关,这些工作都是政府部门应该负责的工作。总的来说,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对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这是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在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加之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比较落后,所以就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农村地区环境治理能力比较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金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进行环境治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的,由于国家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高,所以就导致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一直得不到实质性的发展。农村地区进行环境治理工作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想要提高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能力就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这些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在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能够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三、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治理措施[3]

1.对农村地区进行环保意识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对农村地区进行环境治理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环境破坏的根源上解决问题。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让人们意识到环境宣传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在农村范围内组织相关的环境保护主题的下乡活动,让农村地区的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提高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农村地区积极促进环境保护组织的建立,充分利用人们群众的力量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也让人们认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治理,更多的还是需要人们共同来完成这项伟大事业。

2.提高对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要在农村地区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就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在农村地区建设环境治理相关的基础性设施,为环境和资历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在农村地区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能够为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生活便利,改变人们的传统的生活习惯,在农村地区建设大量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变人们随意堆放生活垃圾的问题,这样也能有效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在农村生态环境和资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利用先进的治理理念引导着人们进行有效的环境治理工作,也能利用先进的治理理念对人们進行环境治理专项讲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建成更加美丽的现代化美丽农村。

3.制定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让人们进行每一项环境治理工作的时候都有法可依,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打造专业化的环境治理队伍,切实执行相关的治理工作的各项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落到农村环境治理的实处。建立有效的环境治理制度监督机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加强会环境治理工作的监督工作,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有序进行,从而实现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预期目标。

四、结论

总的来说,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这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举措。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参考文献:

[1]徐佳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12-2s.

[2]赵伟.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06-10.

[3]韩清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6-07-16.

作者简介:罗洁(1983.7),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
甘肃银行惠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论新医改下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模式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