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2020-10-19蔡晓珊黄旭欣
□蔡晓珊 黄旭欣 王 婕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村人才队伍。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其中青年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开发是关键,而高校在青年人才培育与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大学生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1]。高校大学生参与基层志愿服务是高等院校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引导在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有利于缓解乡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2]。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在创新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也开辟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3]。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在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 年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的通知,要求组织和引导高等学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19 年3 月,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的通知,通知中多次提到大学生志愿者及乡村志愿服务,通过重点项目如: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培养、凝聚、举荐一批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青年人才。这为大学生能力提升提供了广阔背景和有效机遇,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显身手,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深入,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村貌要新、乡风要清,这些对大学生志愿者有特定的能力要求,但现阶段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存在专业能力受限、能力与志愿服务对象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大学生要成为“懂农民、爱农业、兴农村”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人才,关键环节是提升志愿服务能力[5]。同时,当前我国处于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阶段,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提升对缓解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供需结构失衡、提高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效能、推动农村公民能力素质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思考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提升问题,是深化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研究的应有之义,更是目前乡村振兴之需、发展之要。
二、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优化
(一)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界定
志愿服务能力是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先决条件,不同能力的志愿者从事的志愿服务类型具有显著差异[6]。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甚至部分服务项目对能力有特定要求,如:现代农业生产、医疗服务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首要任务是对该能力进行界定。
能力是完成特定任务所具备或表现出来的素质[7],可分为内隐能力和外显两个维度[8]。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能力素质的要求,将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进行划分,在外显能力维度方面,具体体现为知识能力与技能能力两个方面。外显能力可通过后天习得,通过观察志愿者个体行为及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可判断其是否具备该维度的能力;在内隐能力维度方面,具体体现为服务意识能力、行为方式能力、动机能力及特质能力,该能力主要是先天禀赋,其特征、技能及隐性知识难以通过志愿服务直接表现出来,但在特定的情境下能发展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能力。
(二)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
基于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分为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本文将进一步运用胜任力模型来构建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又被称之为能力素质模型,该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简单而言是指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并以冰山模型作为能力素质判别的一种重要标准[5]。冰山模型是根据个体能力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这些能力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基于冰山模型界定的大学生振兴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维度,冰面上部分为外显能力,包括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能力,易被感知且可塑性强,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冰面下的内隐能力包括大学生的特质能力、行为方式能力以及动机能力,这部分内容较为隐匿、不易检测,是区分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结合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需求和特点,可以构建如下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模型(见表1)。
表1 大学生振兴乡村志愿服务能力模型
(三)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优化
为使构建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模型具备实践性和操作性,本文对从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调研访谈,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模型。
本文采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专家进行访谈调研,共访谈了14 名专家,其中8 名为本科学校辅导员、团委干部,5名为大专院校辅导员和党群工作干部,1名为政府机关团委干部。访谈没有区分优秀和普通的人员,仅通过岗位工作相关性进行了随机选择。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情况、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专家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等,并让专家对上文设计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者能力要素进行打分优化。将假设好的16个志愿者能力要素整理成材料发放给每一位专家,能力要素衡量尺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1到10重要性递增,指标划分四个区间分别是:0-1为不重要、3-5为一般重要、6-7为比较重要、8-10为非常重要。专家打分结果如下表(见表2)。
表2 专家打分明细表
综合专家的评分情况,将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要素指标依据其重要性划分为3个等级,1级至3级能力要素重要性依次递减。打分排名前6的是1级能力要素,是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最重要且必要的能力要素;打分排名处于7—11的是2级能力要素,打分排名处于12—16的能力是3级能力要素(见表3)。
表3 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优化
三、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现状
基于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模型,本文设计了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问卷,以大学生振兴乡村志愿服务地区为问卷调查对象,了解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9 份,回收100 份,回收率91.7%。调研对象中,广东珠三角地区占32%,粤东地区占22%,粤西地区占16%,粤北地区占15%,广西贺州占15%。与此同时,同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的方式获取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现状的资料。基于调查结果,将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现状归纳如下:
(一)志愿服务能力范围扩大
目前参与大学生乡村振兴服务的能力范围不断扩大,其主要表现为:服务项目类型的增多、服务团队规模扩大、服务项目的复杂性提升。
在服务项目类型方面,目前国家有“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项目等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类型。以广东为例,根据广东志愿服务平台截至2020 年1 月数据显示,广东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已注册1647918 人,在日常志愿服务累计时长41132275 小时31 分,服务活动142446个。根据广东共青团官网数据统计,2018年暑期“三下乡”参与人数达到6.9万。相比其他志愿服务项目类型,日常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参与人数及团队众多成为广东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志愿服务项目类型。
在服务团队规模方面,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是以团队形式组织开展的,由学生自发组建团队并申报感兴趣的项目。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在参与人数上,根据广东共青团情况通报数据显示:2018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吸引超过60万人次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受益人群超过100万。
中国青年网数据显示,在团队数量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的数量从2013 年的800 个上升到2019 年的3000 个,总体上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2018 年增幅最为明显,是2017 年的2倍;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在团队规模上,拥有1-3 名成员的团队仅占约一成,相比之下,拥有3 名以上成员的团队较为普遍,其中,4-7 人规模和8-11 人规模的中型团队分别占34%和21.5%,11 人以上较大规模的团队超过了三成。“三下乡”社会实践在项目设计、筹备、实践和评比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团队通力协助,团队成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取长补短、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的方式,保证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践目标的达成。“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规模的扩大正反映了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服务项目方面,从2016—2019 年广东省“三下乡”服务项目类别可以看到(见表4),服务项目类别逐年增加,项目主题也不断与时俱进,提供的志愿服务类型也趋向专业、多元及有针对性,由此可见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范围在逐渐扩大,而志愿服务项目对于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2019年的现代种养业服务,需要大学生志愿者具备种养相关专业能力,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提出了技术要求。
表4 2016—2019年广东省“三下乡”项目类别
(二)志愿服务专业能力有限
一方面,从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来看,志愿服务项目还是比较集中在基础型服务,志愿服务专业能力有限。以2018年广东省“三下乡”重点团队项目数量为例(见表5),志愿服务项目比较集中在国情社情观察与教育关爱服务,其项目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调研、知识宣传及支教,属于基础型服务项目,占总体项目比例35%,该项目对大学生志愿者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科教支农帮扶、爱心医疗等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要求较高的服务项目却占少数,由此可见,大学生受限于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难以提供技术型的志愿服务。
表5 2018年广东省三下乡重点团队项目比例
另一方面,从志愿服务对象对大学生志愿者能力的评价来看,大学生志愿者专业能力不足成为突出问题。具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缺乏了解受众需求、给予技术支持的能力,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缺乏随机应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见图1)。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到,乡村振兴需要了解实际需求、解决乡村实际问题的志愿服务人才,村民对技术型的服务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其主要集中在科技支农帮扶、爱心医疗服务等技术型志愿服务,目前大学生提供该类型的志愿服务占总体项目的20%,由于这些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者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并非每个大学生志愿者能力均能达到,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满足受众需求,这也是志愿服务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所在。
图1 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缺乏的能力
(三)志愿服务能力施展受限
由于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时间集中在寒暑假,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服务时间短、次数少,难深入了解志愿服务对象需求,学生的能力也难以在短时间发挥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时长在7天以内的占到60%,15天以上只有22%;服务次数在6次以内的占到80%,10次以上只有13%。由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不可能期望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鉴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间碎片化的特点,难以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被服务单位的需求,无法根据需求调整志愿服务内容,不利于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因此志愿服务能力施展受限,对乡村提供的服务也难以见成效。
表6 大学生参加乡村振兴服务情况
四、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以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范围不断扩大,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不匹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民对于科技、医疗、法律等专业技术性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但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存在服务能力与志愿服务对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志愿服务项目方面,乡村振兴对技术型志愿服务有着更大的需求,但受限于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目前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多数为支教扫盲、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和参观访问等基础型志愿服务,缺乏可持续性,难以满足村民的需求,导致志愿团队的服务内容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存在脱节。
在志愿服务时间和频次方面,乡村振兴需求较大的技术型志愿服务对于人才服务期的需求相对较长,由于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都是有学校统一组织,时间集中在寒暑假,受限于服务期限短,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服务措施以“一次性、短期性”为主的基础服务型志愿服务。由于志愿服务时间碎片化、缺乏持续性,无法深入了解农村农民的需求,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较难在短时间发挥作用,导致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专业化程度不够,难以在短时间内匹配服务对象的需求。
(二)组织协调能力与志愿团队发展不同步
目前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不断扩大,但组织协调能力与志愿团队发展不同步。一个成功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是单枪匹马、独自为政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其团队志愿者们集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一个集体走近农村、服务村民,从服务项目策划、前期准备到正式实施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参与的志愿者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配合与协作。但在访谈过程了解到,目前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大学生2/3为大一学生,基本为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基本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导致初次接触社会的大学生在乡村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出不够主动、缺乏沟通与缺乏理解等消极行为,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削弱了志愿团队整体服务效果,阻碍了志愿团队整体发展,志愿团队大而不强。
(三)项目指导不足,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困难
大学生作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后备军,其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服务,为村民群众服务。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强调将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其志愿服务能力。而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经验,其志愿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持续的指导。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不断扩大、服务项目增多,而老师在志愿服务项目的指导不足,由此导致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设计过于盲目,不是以农村、农民需求为导向,受限于学生自身能力,难以达到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目的。
五、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存在的不足,为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本文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内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
1.个人意识。个人意识是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内生动力。个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会影响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态度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的个人意识会促使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过程中积极主动去挖掘和了解农村农民需求,学习乡村振兴服务专业技能并在实际志愿服务中最大程度发挥个人能力,积极处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消极的个人意识容易使志愿者产生畏难情绪和退缩心理等消极影响,从而限制其能力发挥,影响乡村振兴服务效果。
2.个人能力。个人能力是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个人能力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9]。实际能力是指已经开发或者表现出来的能力,其强弱受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的影响。一般而言,实际能力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增加,并直接影响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质量。潜在能力一般指个人通过学习和激励后展现出来的能力——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服务经历,能够激发其潜在能力,从而外化为实际能力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二)外在因素
1.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指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来调动和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0],帮助他们将志愿行为与乡村振兴服务目标相匹配[11],在志愿服务中获得经验和技能[12]。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振兴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进而促使他们发挥最大潜能,有效识别农村农民需求并优化志愿服务供给,在完成服务目标的同时得到自我提升。
2.经费支持。经费支持是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发挥的物质基础。首先,充足的经费支持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加入乡村振兴服务的行列之中,并结合自身能力设计匹配农村农民需求的服务项目,使之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提升团队综合实力。其次,志愿者专业培训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才能为志愿者提供能力成长支持。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服务是以自身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无偿形式表现的,充足的经费支持能让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振兴服务开展过程中消除心理顾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专业特色和优势。
3.专业培训。志愿服务专业培训是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志愿服务专业培训主要以志愿服务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课程,指导志愿者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这种培训不仅能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获得必需的服务技能和知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13],还可以在培训学习中反思他们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的不足并转换为实践经验,以此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14]。
4.服务管理。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有助于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的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管理主要包括组织方对志愿服务的事前规划和过程管理。一方面,事前规划为大学生志愿提供“启发式”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志愿服务对象需求,设计与能力相匹配的乡村服务项目,制定可行的项目目标和实施计划,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的过程管理形成对乡村服务项目的有效跟踪、反馈,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实现其服务能力的最大化发挥。
5.志愿服务政策法规。志愿服务政策法规是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发挥的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志愿服务政策法规主要指规范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为以及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中享有的权利的相关政策法规,旨在为志愿服务提供政策扶持和法律支持[15]。一方面,政策法规为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保驾护航,使乡村服务活动规范化、组织化、系统化,使大学生服务行为更好地契合乡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政策法规给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提供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服务扫清障碍,消除服务活动中安全顾虑,在乡村服务中全力施展个人才能。
六、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增强核心志愿服务能力
1.着眼服务对象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高校应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实地走访、村委座谈等乡村调研方式,不断学习、了解农村信息,精确掌握农民需求。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与农民具体需求有效对接,有针对性策划和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同时,建立农民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对服务对象需求进行梳理分类并提供“菜单式”服务,提高乡村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农村需求和服务供给的高度匹配中体现大学生志愿者的核心服务能力[16]。例如,广东某高校发挥其外语优势,与志愿服务地区共同制定英语提升计划,组织外语专业研究生支教团队对当地中学英语老师开展教学辅导和能力培训,2016年该地英语高考平均成绩比往年提升10.61分,不仅志愿服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志愿团队的专业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和提升。
2.对照“需求清单”,优化队伍建设。第一,坚持需求导向,科学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高校应就乡村振兴项目需要的能力素质与参加专业培训的志愿者进行差异性对比和分析,明确大学生乡村振兴服务志愿者标准,做好服务需求和志愿者能力对标,帮助志愿者挖掘自身优势。同时,制定农村服务“岗位需求表”,严格“选派、监督、反馈、评估”制度,确保乡村振兴服务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保障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对照农村农民的“需求清单”,丰富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培训内容。结合农村农民实际需求,通过定期和持续的培训指导,指导学生了解农村、挖掘农村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帮助学生不断拓展服务思路、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果,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内隐和外显能力。例如,广东某高职院校结合当地需求和学生专业特色设立维修部门,“校内理论培训+乡村义务维修”的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村民接受服务的满意度,还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二)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弥补志愿服务能力短板
1.“社工+志愿”联动,发挥1+1>2服务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志愿者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社工和志愿者可通过孵育合作项目、服务资源共享、队伍培育等方式进行联动协作,充分凝聚大学生志愿者时间、人力资源优势和社工在项目规划、资源整合、专业技能方面优势力量,精准对接农村农民需求开展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2.校政企携手,“订单式”培养服务人才。一是深化校政企三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建乡村振兴服务基地,面向农村农民需求,加大服务技术供给,助推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振兴中提供深层次、高水平服务。二是探索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学校+政府+企业”叠加效应,建立协同培养机制,针对农村农民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一支知农、懂农、爱农队伍,为乡村志愿服务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助力大学生志愿者与政府、企业在乡村振兴专业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研发、投资、技术转让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能力。
(三)培育志愿服务动力系统,保障志愿服务能力发挥
1.加大指导支持,激活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内生动力。一是探索政策激励、物质奖励等多种激励手段,结合评优评先、学分兑换制度,鼓励更多优秀大学生加入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行列,提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人才保障。二是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指导工作纳入教职工工作量折算、工作业绩考评和职称评审当中,使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如:担任“三下乡”项目指导老师,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项目跟踪、方案解决和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等。三是健全学校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推广体系,做好优秀实践成果宣传推广工作,推进乡村服务人才支持计划,根据农村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提升学生乡村振兴服务综合能力[17]。
2.做好顶层设计,培育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外生动力。一是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发挥立法在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和引领性作用,为大学生在乡村中提供特色化、精准化服务提供实践路径。二是建立多形式的经费保障机制,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提供外部助力和支撑。政府层面,加大财政资金对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支持和民间筹资相结合,设立奖励基金、优秀项目基金方式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企业层面,鼓励通过企业集资和捐资参与乡村振兴服务,保障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经费投入,助推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服务中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能力[18]。社会层面,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参与机制,推广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文化,激励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挖掘内在潜力,形成乡村振兴服务意识并增强对自身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视,打造更为专业、规范和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