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不良反应监测进展*
2020-10-19杨俊鸿黄霞何涛李小红
杨俊鸿 黄霞 何涛 李小红
献血不良反应是部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出现的穿刺部位局部出血、疼痛、过敏或者全身性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献血相关的病理生理反应[1]。系统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制定与实施改进措施,有助于提升献血者安全。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是血液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2],是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必要手段。同时,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也是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重要因素[3-4]。国内相继发布了有关献血不良反应分类及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预防和处置的行业标准和指南[5-7]。本文就国内外已报道的部分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监测方式、数据分析、对献血者保留的影响以及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为采供血机构及相关部门认识献血不良反应,并开展相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献血不良反应定义和分类标准的发展
1.1 国际献血不良反应定义和标准:2008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和欧洲血液安全监测网络(EHN)共同发布了《献血相关并发症监测标准》(下称:ISBT-2008版)[8]。ISBT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调查了2013~2014年美国血液中心(America's Blood Centers, ABC)和欧洲血液联盟(European Blood Alliance, EBA)成员采用的标准[9],结果显示采用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有12个调查对象采用美国输血协会(AABB)分类标准,4个采用ISBT推荐的标准,18个调查对象采用的是参照AABB或ISBT标准自定义的标准,另外有5个调查对象采用的其他分类标准。2014年12月,ISBT与国际血液安全监测网络(IHN)和AABB发布了新版《献血相关并发症监测标准》(下称:ISBT-2014版)[10]。与ISBT-2008标准相比,ISBT-2014版标准修订工作有更为广泛的国际输血界参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更加明确和简化,更利于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
1.2 国内献血不良反应定义和分类标准:2013年,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血液安全预警指南》(第一版)[11]中包含了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标准,该指南以ISBT的2008版标准为基础编写,并在2015年发布的《血液安全监测指南》(第二版)[5]中采用ISBT-2014版标准。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WS/T 551-2017)[6],该标准以ISBT-2008版标准为基础,并吸纳了ISBT-2014版标准的变化部分编写[10]。2019年中国输血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T/CSBT 001-2019)同等采用了WS/T 551-2017标准[12]。
1.3 我国行业标准WS/T 551-2017与ISBT-2014版标准差异比较:见表1。
2 监测数据获得方式 从已报道的数据来看,献血不良反应的监测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获取。
2.1 系统的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法国通过国家血液安全监测系统收集全国严重献血不良反应数据[13]。美国红十字会(ARC)从2003年开始启动综合献血者安全监测计划项目收集全国输血不良反应数据,美国FDA输血和献血死亡报告系统每年会发布输血和献血后死亡分析报告[14]。英国通过献血严重不良事件监测系统(serious adverse events of donation,SAED)收集数据,并在2015年将SAED纳入SHOT报告[15]。
2.2 回顾性调查收集方式:日本通过调查问卷发起全国范围内的献血不良反应调查,总共有55 231名献血者参与了调查[16]。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家都采用电话回访的形式开展献血不良反应调查[17-19]。中国输血协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012~2014年全国354家采供血机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和处置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2]。回顾性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可以获取更多的献血不良反应数据。
3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IHN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12年共有22个国家向IHN累计报告了594 477例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0/100万(1/150),其中重度不良反应占2.9%;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局部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10万和8.2/10万,其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83%和57%;枸橼酸盐反应占单采不良反应的4.5%,其中7.3%为重度反应。ISBT在2008年报告全血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各国家和地区之间报告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差异性较大,具体数据见表2、表3所示。大部分献血不良反应都是非重度不良反应,重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意识丧失导致的二次伤害或者针刺伤导致的长期症状[21]。Newman等通过持续随机在献血三周后回访1 000名献血者发现,36%的献血者出现一种或者多种不良反应[22],结果表明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率远高于上述报道的发生率。造成报道的发生率差异性大的主要原因是各国之间采用的标准不一致以及监测人员对献血不良反应标准的认识不统一,也无法进行进一步分类统计。
4 献血不良反应相关性因素分析 Eder A F等报道[29],随着献血者年龄增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会降低。美国16~17岁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8~19岁发生率为8.3%,20岁以后发生率降低为2.8%。初次献血者和女性献血者也是献血不良反应的高发因素[14]。献全血时,初次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重复献血者的2倍;献单采血小板时,初次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重复献血者的2.04倍。女性献血者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男性献血者的1.78和1.89倍。女性献血者更容易发生迟发性献血不良反应。Wiltbank TB和Kamel H等研究发现献血者预估血容量低于3 500 mL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较强的相关性[30-31]。
5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Hanson SA等对9 073名献血者研究发现,保证献血者在献血前饮水会分别减低男性和女性献血者28%和14%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另有报道献血前饮用淡盐水或咖啡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3]。Newman等报道,献血者初次献血时,采血量从500 mL降到400 mL会降低2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Ditto B等研究表明,做肌张力运动可以降低女性献血者50%~6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在献血过程中给以献血者更多的关注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是预防献血不良反应有效的方法[23]。
6 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保留的影响 Kamel H等报道[30],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会影响高校学生献血的积极性;Newman等[23]随机对1 000名献血者进行9~21个月的追踪调查,献血后发生穿刺部位淤青对献血者保留不会造成影响,发生单纯手臂疼痛时保留率会降低2%,发生全身乏力时保留率会降低20%,同时发生两种以上不良反应时保留率会降低35%以上(35%~85%)。Brian Custer等[35]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发生意识丧失≥60秒或意识丧失伴有并发症等严重献血不良反应时,保留率会降低68%;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时,保留率会降低41%;发生严重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再次献血间隔期显著延长。Masser BM等报道[36],与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及时沟通,男性献血者保留率可提升34%,女性献血者可提升28%。
7 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由于监测标准不统一,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报道的数据差异大,分类不具有可比性是本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目前用于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的分类标准和定义趋于统一,为进一步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对打下了基础。我国现阶段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1)建立统一的监测标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中关于献血不良反应分类的部分应与行业标准WS/T 551-2017保持一致,为我国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提供技术指导。(2)加强血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培训,使血液安全监测相关知识和理念得到普及。(3)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增加工作人员开展献血者安全监测的依从性,为建立全国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提供基础。(4)探索全国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提升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的有效性。
表1 WS/T 551-2017与ISBT-2014版标准的差异比较
表2 部分文献报道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表
表3 部分国家“血液安全监测报告”中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表
《献血法》实施20年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2017年全国千人口献血率仅接近11[37],无偿献血动员机制发展不充分、献血者保留率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有待进一步提升无偿献血组织动员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发公民献血积极性,建立和保留充足的献血者队伍。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开展国内献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安全和无偿献血事业的影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