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

2020-10-18朱愿军

学周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朱愿军

(甘肃省庄浪县永宁中学,甘肃庄浪 744600)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国家、社会对课堂的内容、结构、实施、手段、方法、评价赋予了新的内涵:课堂应是一个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力求重视发现生命需求与价值,形成教师学生自身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条。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整体提升生命质量的生态模式。

然而,基于目前农村学校的现状,课堂教学生态构建不尽如人意,在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发展、保障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客观审视,认真分析破解,积极应对解决。

一、问题及不足

(一)教学管理这一生态环境不佳

学校优势学科普遍没有形成,学科成绩不稳定,且起伏较大,部分学科多年居同类校下游。学校教研教改氛围不浓,教育科研指导教学不够。校际之间、学科之间、年级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也存在学科短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或不能按新课改要求组织教学,教学理念方法传统、陈旧,甚至存在部分教师不认真备课,照搬教案上课的现象;上课无教学目标,随意性大,教学指令下达随意,缺乏指导性、启发性、操作性;课堂上教师不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地位不凸显,同时教师不注重及时激励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组织方法少,重形式、轻实效。

(二)改善课堂生态的方法不新

大部分课堂仍为传统授课方式,教师以讲为主,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法指导,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现象普遍,个别教师自问自答。对当堂训练、复习、巩固环节重视不够,检测题设计随意,缺少梯度,不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只注重前排、中间和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忽视后排及不愿主动展示的同学;个别教师对课堂的把控、管理不到位,部分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教学容量大,有拖堂现象;不重视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课堂气氛沉闷,存在学生睡觉、说话现象,教师不予干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图书仪器的使用率不高,特别是一些学校教师不用电子白板教学。

(三)学生竞相发展的动力不足

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忽略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不注重养成教育,未从学习过程基本行为规则入手,没有做好每日作息时间的规划和不同学科学习规律的总结提炼,未逐步培养学生会学习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意识浅薄,课堂上积极发言和主动展示的人数不多,被动接受和依赖思想严重,不点名不发言,不布置不学习,没有主动配合教师教学的想法,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学校弱势学科明显。

二、原因及对策

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什么很少出彩,很少有亮点,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缺少智力性的整合处理,缺乏精彩的个性化展示,闪光性的课堂生成缺失,激昂热烈的思辨讨论设置欠缺,博大精深的拓展延伸挖掘不深。教师对教材的加工整合不够,平铺直叙、按部就班地推进,因而使课堂失去了精彩纷呈的闪光,缺少了令人振奋的激动。

如何改进,这就需要充分凸显生本意识,打造良好的课堂生态。

(一)涵养肥沃的课堂土壤——学习内容扎根生活

生活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课堂,是课程的源头活水。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总是关注学生,基于生活,贴近实践。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就要做到:一是扎实——备课切合实际,上课稳扎稳打。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上课上,关注学生,教学要从实际现状出发,努力把本学科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从而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不论是备课环节,还是课堂组织环节,还是知识的讲解与重难点的突破,都无不体现扎实二字。要准确把握热点,学习内容要注重基础教学,紧贴教材和考纲,密切关注高频中考考点。二是丰实——让知识生成于课堂,消化于教学过程。要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的三维目标不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可操可控的,学生能够接受教师能够驾驭的鲜明准绳。课堂知识结构合理,环节设置齐备,组织流程顺畅,学生活动充分,体现“四个注重”:既注重问题设计的层级要求,又注重多元评价和交流讨论的总结,也注重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和基础知识的夯实,还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三是真实——真知识与真情感的深度融合。真情演绎是新课改的生命绽放,真情投入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教师的课堂组织真正激发学生的活力及求知欲,教师的真情流露真切地感染着学生,启迪着心灵,升华着情感。

(二)撒播优良的思维种子——学习形态自由灵动

要促进学生自然和谐发展,催发学生思维的“种子”生长,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自由灵动的学习形态。一是让灵动课堂凸显生长活力。生态的课堂面向生命的成长,充盈着生命的活力。教师要积极引导教师研究学生,关注学情,落实“生本教学”的理念。课堂上,放手学生热烈地讨论交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呈现出鲜活的人文气息。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色调。二要丰盈学科文化张扬个性发展。要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接受文化熏陶、浸润、滋养。文科教学要重视课前积累,有效夯实“双基”能力,注重教学资源有效整合,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强化情感体验。理科教学要注重差异、适时反馈,做好学案的设计及使用,每个教学环节都设置不同层次的检测题,一方面检测学习效果,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综合课程要能挖掘课本内涵,关注教材中的“思考”“探究”等栏目。提倡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学生编写错题集,要允许学生出错,让师生在反思问题中成长。要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推行上课前诵读经典、背诵诗文的做法,让语文课前整齐而洪亮的读书声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成立各学科兴趣小组,开齐开全学生社团,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推动各类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给予充足的阳光和养分——学习过程动态生成

课堂要有生命力、生长力,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阳光与温情,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予以人文关爱,赋予课堂生长的日照和养分。一要丰富教学内涵,让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上课要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启发有方、引导到位、及时评价,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答题技巧和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学习习惯。课堂上,教师要走下讲台,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亲近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争抢话语权,尽心做平等交流中的“裁判”,努力做激烈争论中的首席,要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的交流过程。教学要紧扣课标要求,在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目标设定及环节安排上皆有所思考。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要能体现学段目标,突出学科特点。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丰富教学内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呈现给学生的思维过程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有理有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精心、准备要充分,教学铺垫要自然、导入要顺畅。讲解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到位。二要丰富教法学法,让师生携手构建有灵魂的课堂。教师要积极丰富多样化的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活动实践课。践行先进的教学法,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标”课堂,问题导学,情境教学法,学为中心,参与式等一大批具有鲜活气息的课堂教学方法落地生根,并由此孕育产生一些新的学科学法、学习策略,如英语阅读训练中的“瞻前顾后”法、“抓点谋面,点面成篇”法,文言文翻译“留删增调变”五字法。师生在课堂教学相长,让课堂有灵魂,焕发出时代气息,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让课堂教学破茧成蝶、脱胎换骨,呈现出红杏枝头春意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喜人局面。

(四)创设适宜的课堂气候——学习环境绿色生态

课堂是生命激扬、心灵碰撞的场域。教师应积极涵养课堂生态,让学生健康成长。一要优化学习情境。随着“三通两平台”的普及、电子白板进教室,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农村学生放眼世界的重要窗口。智能电子教材,和知识可视化、教学内容构建参数化、学科内容编辑便捷化的数学学科教学工具平台,以及各学科的主题教学网站,同步课堂、慕课、优课、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基于此,教师要运用好现代教育手段,让课堂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要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思、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之中,引起共鸣,引起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二要回归评价本真。学校要根据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从改变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入手,逐步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将“立德树人”和学生能力培养纳入指标体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使课堂教学评价更趋向科学、回归人本,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品格发展的软环境。

可以说,没有一朵花不追求绽放,没有一粒珍珠不渴望璀璨,没有一个学生会不思进取、甘于平庸,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梦想。那么,教师就应期待、重塑、尊重、呵护、点燃学生的激情与梦想,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才能落得更实,课堂教学生态的构建不再是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学科课堂教学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