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所托 大医担当

2020-10-16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16期
关键词:病区医疗队重症

作为“国家医疗队”的东直门人,用忠诚和勇毅,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用专业和实力,守护着人民健康;用使命和责任,书写着大医担当。

2020年7月,疫情依旧在全球蔓延。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国实现了高治愈率、低死亡率的目标。中医药参与率超九成,在改善轻症患者症状、阻止重症患者情况转危方面效果显著。全球抗疫传递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面对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下简称“东直门医院”)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深入武汉疫区开展抗疫,驻扎北京基层一线排查疫情,面向全球网络直播分享“中国经验”……作为“国家医疗队”的东直门人,用忠诚和勇毅,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用专业和实力,守护着人民健康;用使命和责任,书写着大医担当。

1 东直门医院核酸采样医护队在社区采样。

2 被医疗队救治的武汉危重患者家属上门致谢。

3 千里连线会诊疑难病例。

4 医疗队深入疫区ICU。

5 叶永安教授向加纳民众传递“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

生命所托 整装再征

6月的北京,被疫情再次袭击,东直门医院作出果断响应。

6月20日,东直门医院核酸采样第一批医护队伍接到了首次出征社区任务。当天是个周末,队员们弃休从征仅用40分钟。这支队伍冒着盛夏酷暑从下午16:30工作至凌晨,连续8个小时穿着密不透气的隔离服,完成近3000例社区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队伍,也陆续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面对疫情未知的严峻走向,东直门医院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再次进入战时状态,建立了迅速高效的决策指挥机制。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每天召开碰头会,了解情况,调整部署,解决问题。东直门人全体职工整体调度,投身各个防疫一线,加大防线筛查;所有科室再次集结,争分夺秒主动出击;排查发热人群、隔离重点患者、转诊疑似病人、支援基层核酸筛查,东直门人团结一心,用行动凝聚起共同抗疫的磅礴力量。

在北京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东直门医院作为一支“经验战队”选择再次逆行出征。伴着晨光,东直门医院集中优质专家资源全力救治患者,派出由姜良铎教授、叶永安教授等组成的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专家组,深入到北京地坛医院对疑难、特殊病人进行会诊。专家组每天巡查、筛查,制定“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方案,调配“一人一方”精准化中药处方,其中叶永安教授处方使近70多名患者核酸转阴出院。

值得关注的是,一位连续150余天难转阴的特殊患者,在得到叶永安教授所开中药的有效干预后,症状消失,各项筛查指标恢复正常后顺利出院。

烈日当头,东直门人一直奔跑在路上,他们无私无畏护佑民众、保卫北京。

“家母康复,不忘曾经。思忖良久,撰文感动。无以为报,唯有真情……”“您是我的老恩人,我觉得特别亲……”“谢谢你们”……一封封感谢的信件、一句句感恩的话语、一件件质朴的锦旗,浓缩着太多的真情,传达着太多的感动,东直门人把“中医疗效”写进了患者的心坎里。

2020年年初疫情暴发,东直门医院作为第二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抵达疫区核心,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作战,接管该院的呼吸重病六病区。为保证队员的诊疗安全且不给前线增添负担,东直门医院集结全院所有医疗防护物资,为24名精兵强将备足行囊。

呼吸重症六病区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楼顶层的合并病区,没有隔离病房、物资匮乏,基础硬件条件差,队员们拧成一股绳儿齐上阵,不仅把大量的医疗物资扛进病区,还仅用了2天的时间,改造了隔离病房,优化了就诊流程,完善了病人的分层管理,迎接了第一批患者。

呼六病区隔离病房,主要以重症患者为主,东直门人用专业和担当给予患者最好的救治。坚持“一人一策,随证化裁”的思想,注重体质、疾病、症状“三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同病不同治、同病不同方,通过中医药的干预,从而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目标,并采用针灸,改善患者出现的高热、喘憋、乏力、腹泻等症状。结合耳穴压丸,配合摩耳操、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症状。

倾力守护 大医底蕴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国医大师、姜良铎教授、王庆国教授等大咖组成的医疗专家组,通过互联网千里连线,在后方对前线疑难病例进行在线会诊,为患者康复献计献策。

也正是前后方的群力群策,呼六病区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陆续出院了。但还有一些危重症患者仍在生死的一线挣扎,在ICU中,如何在重症,特别是危重症患者中展现出中医药的疗效,创造性地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成为了中医国家队要去攻坚的难题。

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决定,带领团队深入“红区中的红区”——ICU病房。面对呼吸道完全开放的ICU病区患者,队员们果敢笃定。戴着手套切脉,戴着护目镜看舌象。疫情没有挡住中医人的“望闻问切”,“慢郎中”掌握了“红区”内的第一手资料,并连夜不休地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新冠肺炎属“湿毒夹风之疫”。

通过对病情仔细的分析和研判,队员们更坚定了中医药参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信心。76岁的周某和77岁的孟某成为了医疗队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最先拔管治愈的患者。

医疗团队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六病区救治的80例重型患者、7例危重型患者中,正是综合五运六气、脏腑辨证及卫气营血等理论及三部九候诊法,采用多种经典理论相结合,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中医药的参与率为100%,中医药治疗重症患者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创新的中医药疗法,让一个又一个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把一个又一个患者平安送回了家,彰显着中医药的综合救治能力。

家国情怀 大医担当

面对新中国经历的数次疫情,东直门医院都责无旁贷,勇敢担当,无论非典,还是流感,均冲在防疫一线,涌现出一批批传染病防治中医药专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当下,全球疫情势态依然令人堪忧,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东直门医院通过互联网对话国际,多次开展线上直播,把卓有成效的中国中医药防疫经验向世界分享。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数东直门人挺身而出,每一个东直门人用初心铸就钢铁之盾,守候在疫情最前沿,不辜负这个时刻,也不辜负这个时代。他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浓缩成时代的缩影,成为了永恒记忆被历史铭记。它向世界展示的不单单是一个集体的行动力和合作精神,它是在告诉世界什么是中国速度、中国行动;什么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什么是国粹精华,大医担当。

猜你喜欢

病区医疗队重症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援非医疗队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