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条东直门外大街
2016-05-14杨玉昆
杨玉昆
自上世纪60年代末叶,搬到东直门街道辖区,至今已历半个世纪。其间几乎天天穿越东直门外大街(也称东外大街),故对其历史变迁格外关注。经走访邻里,收集地图,查阅书刊、档案,发现这条东直门外大街还真颇有奥妙。
东直门外大街是一条自二环路东北侧的东直门桥起,笔直向东,终至农展馆的大街。笔者在此强调“今东直门外大街”的“今”字,言外之意,难道还有一条和“今”相对应的“昔日东直门外大街”吗?是的,历史上确有“昔日东直门外大街”的存在,而且不止一条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东直门外大街”。因此,有必要对今昔东直门外大街进行一番严密的历史考证。考证表明:历史上曾有三条东直门外大街。
一、东直门小街曾是历史上最早的东直门外大街
笔者收藏的北京旅游出版社1982年6月出版的《北京市城区街道图》中,有关东直门街道部分的截图,其资料截至1982年3月。由图可见,当时出东直门向东和东北方向有四条街,最南侧的一条街是东直门外大街,该街一直向东,正对农展馆;其他三条街向北依次是:东直门外小街、东直门外斜街、香河园街,均为向东偏北的斜街。
先说东直门外小街,这是当年东直门外最繁华的一条街。此街当时称“东直门外大街”,直到解放初期,仍保持这一称呼。因此,这是历史上最早称为东直门外大街的一条街。当时人们习惯地称这条街为上关和下关,从桥头到察慈胡同这一段是上关,从察慈胡同再往东北方向是下关,整条街约三里长。如今这条街的上关一段,因兴建东直门交通枢纽和察慈住宅小区,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察慈小区途经二里庄,到胡家园小区这一段,即下关这一段。当年这条街的南北分别为东直门外南后街和北后街,这两条街不过是附在大街左右的两条车道沟而已。
当年东直门外虽然萧条,但这条街却很繁华。经查“北平市社会局档案”发现,仅1948年在这条街新开业登记备案的商号就有七家:德顺兴厚记油盐店附米面,设于东直门外大街187号,资本总额法币1000万元,董治洲独资经营,登记证第11252号;利丰理发馆,设于东直门外大街162号,资本总额法币150万元,邢海峰独资经营,登记证第11513号;元成栈煤油杂货,设于东直门外大街22号,资本总额法币3000万元,邢文元独资经营,登记证第11820号;文兴永煤栈,设于东直门外大街40号,资本总额法币5000万元,王曾治独资经营,登记证第12011号;聚亿成记麻绳山货(土杂产品),设于东直门外大街6号,资本总额法币2500万元,石增福独资经营,登记证第12183号;振庆成粮店,设于东直门外大街146号,资本总额法币1.5亿元,王守仁独资经营,登记证第12858号;巨川泰米面油盐,设于东直门外大街145号,资本总额法币9500万元,张恒山独资经营,登记证第13125号。
这条街最热闹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桥头,桥头是指东直门外的护城河上的石桥东端与东直门外大街的衔接处;另一处则是上关,为走皇棂还铺了一段石板路。街两侧排列着各色各样的店铺。有办红白喜事的轿子铺、冥衣铺、棺材铺,有修理服务的铁铺、修补皮胎铺、修车铺、煤铺、麻刀铺、理发铺,有售卖食品百货的猪肉铺、羊肉铺、烧饼铺、切面铺、干果铺、烟叶铺、茶叶铺、山货铺、杂货铺、药铺、鞋铺、绒线铺。还有大车店、米面杂粮店、油盐店、麸料店、粉房、豆腐房、染房、皮匠摊、首饰楼、茶酒馆、诊疗所等等,可谓一应俱全。
东直门外小街即新中国成立前的东直门外大街的许多店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或是前店后厂,或是经营住宅合二为一,因此各店铺都有后院。表现在大街南侧店铺的后门多开在南后街的北侧,大街北侧店铺的后门则开在北后街的南侧。现在东湖别墅的正门开在今日东直门外大街的北侧,后门则开在今日的东直门外小街的南侧,这里是当年的春场、春牛房及菜园子张记。
值得一提的是街上的茶馆,不单是休闲的地方,还是人市、菜市和其他买卖交易的场所。“人市”类似今日的劳务市场,那时茶馆内外常聚集一拨又一拨的泥瓦匠、木匠及小工,等待雇主的聘用。也有杠房和红白案(厨子)的“承头人”在茶桌上与顾主砍价说合,直至雇用双方都满意,即算成交。“菜市”是交易蔬菜的市场,那时菜农把新鲜蔬菜运到这里,由经纪人按市场行情定出菜价,待菜农和趸菜的商贩都认为价格合适,买卖就成交了。接着,趸菜的商贩便用独轮车或排子车把菜拉走,也有用扁担和筐挑的,沿街叫卖。傍晚菜卖完了,回茶馆交菜钱,经纪人从中扣除一定的交易费,第二天再把钱付给菜农。
下关比上关的生意要冷清一些,但住户要比上关多,店铺则比上关少。有的店铺则被一些工厂兼并,例如后来形成的三轧钢。新中国成立后,东直门外斜街整修加宽,成为通往首都机场和远郊县的要道,这条街日渐衰微,便被改称为东直门外小街。据说,当年街两侧有200多个门牌,除住户外,有大小150多家店铺,从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的《实用北京街巷指南》一书中可以得到证实。该书记载:“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东直门外小街,北侧门牌从3号到245号,南侧门牌从2号到234号”,可见该街有两百多个门牌的说法无误。同时,该书还择要记录着街的两面从东口到西口的店铺和单位,依次有:10号公司物资公司瓶子供应站,甲27号一九七中学(现工艺美院附中),59号下关副食商店、菜蔬商店,下关粮店,环宇电机厂,107号东直门外医院,129号东直门外物资商店,东直门外医院二部,124号东直门外第二旅馆,142号东直门外保健药房,174号朝阳区综合贸易公司东直门外营业部,199号东外小街副食品商场,209号东外小街粮店,203号东外小街蔬菜商店,204号华东旅社,215号前进理发馆,工商银行东直门外储蓄所,郁香茶叶店。这些都印证了当年这条街道的繁华。
1996年,随着东直门交通枢纽和察慈小区的开发建设,东直门外小街被拦腰斩断。从此,东直门外小街的上关,从地图上消失了。
二、东直门外斜街曾是历史上的第二条东直门外大街
1965年9月出版的《北京市区游览图》中,那条向东北延伸的大街当时被标注为东直门外大街,这是历史上的第二条东直门外大街。
上文曾提到东直门外小街(即上关和下关)的北侧有一条街,这就是东直门外北后街。这条街虽然比上关和下关要冷清得多,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条街更便于车辆通行,遂逐渐成为由北京出东直门,通往顺义、怀柔、密云,直至承德的一条交通要道。1954年,为配合酒仙桥工业区建设,这条斜街修成了9米宽的沥青碎石路。到了1958年,随着在酒仙桥建成电子工业城,在天竺又修建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市政部门从东直门外桥头以北的冰窖口、北后街铺了一条至机场的双行车道。于是这条被称为北后街的斜街,便成为通向城里的交通枢纽,街道名称也随之变更为东直门外大街。街道名称的变更真实地透露了这一历史变化的信息。
随着交通流量的加大,来往人员的增多,附近商业也日渐繁荣。尤其是副食店、饭馆等陆续多了起来,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东直门外副食商店,被作为先进典型广为宣传。该副食商店仅在1981年就产生了两位北京市劳动模范:一位是时年52岁的商店党支部书记武旭昶,另一位是时年仅30岁的女售货员王焕贵。
据1987年6月出版的《实用北京街巷指南》一书记载:上个世纪80年代这条街道东起北环东路,西至东直门外南后街,北侧门牌从59号到65号,南侧门牌从46号到65号,主要单位有市造纸包装工业公司供销经理部、东外食品店、东风餐馆、永兴餐馆、东直门长途汽车站、新东招待所、京东建筑工程公司招待所、新北建筑工程公司招待所、星火构件厂、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东城区开发公司材料代销经理部、东城区蔬菜采购供应站二里庄冷库、二里庄菜蔬店。如今,随着东直门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这条街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街的南侧多为居民小区,其中9号为北京绿城奥克伍德华庭酒店公寓和设于此的“鲍鱼公主”店最为有名;街的北侧为公交车场和为附近居民休憩的狭长街头公园。这条街是东直门经由左家庄、三元桥、四元桥,通往顺义、怀柔、密云的交通干道。
清人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东直门外小街比较,这条东直门外斜街“领风骚”的时间短得只有十余年,便被一条由东直门外南后街延伸而成的新的名副其实的东直门外大街取代。斜街就是斜街,在1971年9月出版的《北京市区交通图》中,这条由东直门外北后街扩展而成的东直门外大街已经被标注为“东直门外斜街”了。
三、东直门外大街则是历史上的第三条东直门外大街
如今的东直门外大街是历史上的第三条东直门外大街。这条大街虽问世最晚,但比起新中国成立前历史上的第一条东直门外大街——又窄又斜又短的东直门外小街,比起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上第二条东直门外大街——稍宽一些但更斜向东北的东直门外斜街,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又宽又直的东直门外大街。
提起今日东直门外大街曲折的建设经历,与东三环北路的修建息息相关。1958年,今东三环北路的工体北路至牛王庙(今三元桥)一段,建成7米宽砾石路。1959年,20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的全国农业展览馆于此路东侧建成,其位置恰恰正对东直门,这就为一条酝酿中的新东直门外大街做了铺垫。1979年至1980年,东三环路大北窑向北至牛王庙段修成三幅式路面,再到1984年9月三元立交桥建成。这使东三环路宽阔畅通,成为交通要道。但从东直门乘车去农展馆,还须从东外斜街绕经三元桥,路程既远,又不方便。打通新东直门外大街,已势在必行。
新东直门外大街的打通是逐段展开的。早在1968年,农展馆到三里屯一段已建成简易沥青碎石路面。20世纪70年代,从三里屯往西修成三幅式路。 1978年至1980年间,东直门外大街的新东路至农展馆间,全部建成三幅式路面。1982年至1984年,又把东直门外大街的新东路至春秀路修成三幅式路面。至此,东直门外南后街便成为打通新东直门外大街的最后障碍。
说到东直门外南后街,它虽然是正对东直门的一条街,但其出身“低微”,最初不过是附在今东直门外小街(当时称东直门外大街)南侧的一条大车道,路两边有一米多深的明沟,长满了杂草。在这条南后街的北侧,便是当年东直门外大街买卖铺房的后门。旧日的春场、春牛房及菜园子张记都位于南后街的北侧。在南后街的南侧,除了西头的马家井有几家住户外,向东就是水沟、乱葬岗子、坟冢和菜园子了。今十字坡东里、西里的成片住宅,当年便是南后街南侧的一片菜地。198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北京街巷指南》一书载:“东直门外南后街,东起春秀路,西至十字坡,门牌3号至63号”并指出“北京市制本总厂二分厂”曾设在此街。打通东直门外大街的时刻终于到来,从1985年至1990年,东直门外南后街拆除,整个东直门外大街陆续修成三幅式路面,机动车道宽21~23米,非机动车道宽7米,人行道宽5米。1990年,又将东直门立交至新东路之间部分土人行道铺成水泥砖人行道。
曾几何时,随着东直门外大街的拓宽和开通,两侧相继建起东湖别墅、金健大厦、银座以及多幢高层住宅,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早已不见当年只是一条大车道的南后街的荒凉街景。
正是:可怜小街名不实,又叹斜街道不直。东外大街三易主,经济发展是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