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0-10-16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475200刘铁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肠溶片反酸西沙

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475200)刘铁柱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食管黏膜感染疾病,由于患者胃、十二指肠内酸性胃液、胆汁反流入食管所致,可因长期慢性刺激引起食管穿孔及出血、Barrett食管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基于此,本研究联合应用西沙必利、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探讨其对RE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7月我院92例RE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两组。研究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83±9.08)岁;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1.62±9.43)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禁浓茶、烟酒、刺激性食物等,睡前6h禁食,避免持重物,睡眠时抬高床头等常规治疗。

1.2.1 对照组 予以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治疗,20mg/次,2次/d。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附表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反酸 心烧 胸痛治疗前 治疗2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2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 46 5.03±0.45 0.89±0.37 4.88±0.51 0.92±0.41 4.13±0.75 0.75±0.28对照组 46 5.01±0.46 1.63±0.48 4.91±0.49 1.71±0.54 4.09±0.72 1.28±0.43 t 0.211 8.281 0.288 7.903 0.261 7.005 P 0.834 <0.001 0.774 <0.001 0.795 <0.001

1.2.2 研究组 予以西沙必利(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69)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西沙必利10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疗效判定 采用内镜分级判定疗效,内镜分级改善2级及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内镜分级改善1级及以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为有效;内镜分级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将显效、有效计为总有效。内镜分级:A级:食管皱壁表面黏膜破损,直径≤5mm;B级:食管皱壁表面黏膜破损直径>5mm,但破损无融合;C级:食管皱壁表面黏膜破损融合,但<食管周径75%;D级:食管皱壁表面黏膜破损融合,且≥食管周径75%。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依据患者心烧、反酸、胸痛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用0~3记录,0分:无症状、基本不发生;2分:症状轻微、每月发生;4分:症状较明显、每周发生;6分:症状明显、每天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症状评分):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疗效):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3,P=0.048)。

2.2 症状评分 治疗前两组反酸、心烧、胸痛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反酸、心烧、胸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3 讨论

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RE为主,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是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阻碍细胞膜中ATP酶而抑制胃酸分泌,进而促进血清胃泌素等物质分泌,刺激食管括约肌,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是间接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治疗效果有限,故治疗应联合促胃肠动力药[1]。西沙必利是新一代促胃肠动力药,其可促进机体乙酰胆碱释放,直接增加患者食管括约肌压力,进而改善机体胃、十二指肠运动能力,利于胃蠕动、排空,缓解胃、十二指肠反流;同时西沙必利可抑制机体胃蛋白酶激活,进而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反酸、心烧、胸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西沙必利、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治疗RE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应用于RE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肠溶片反酸西沙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肠溶片”该怎么服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生产工艺参数对奥美拉唑肠溶片释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