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125l粒子植入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
2020-10-16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10800钟灼龙德赵永心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10800)钟灼 龙德 赵永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对象为60例确诊为癌痛的肿瘤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35~78岁之间,平均年龄(56.5±6.5)岁;肿瘤类型:8例肺癌患者;11例胰腺癌患者;7例肝癌患者;5例膀胱癌患者;6例乳腺癌患者;7例结直肠癌患者;5例食管癌患者;3例甲状腺癌患者;4例宫颈癌患者;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计划 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T扫描,然后在计算机立体TPS中输入相关数据,之后设定治疗计划,对肿瘤轮廓进行勾画,90%的等剂量曲线中还应该包括90%的肿瘤靶体积,与CT影像肿瘤区相比之后将肿瘤计划靶区外放0.5cm,保持周边匹配计量D90的范围在100~150Gy,之后根据粒子的活度以及数目对125I粒子进行订购,植入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CT扫描来验证质量。
1.2.2 仪器选择 治疗所选用的设备为16排西门子螺旋CT,规格为18G的粒子植入针、射线探测仪、植入枪选取弹夹式以及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时所选用的粒子为125I单个粒子,保证其活度在0.6~0.8mCi,半衰期在59.7d,保证外包钛的密封结构在4.5mm×0.8mm,作用直径为17mm,消毒方式为高压干热消毒。
1.2.3 植入方法 所选取的60例患者中转移病灶42例,原发肿瘤病灶18例,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CT扫描,然后标记肿瘤的具体位置,之后进行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使用浓度为0.5%的利多卡因进行,在穿刺靶区使用粒子植入针进行穿刺,在CT的引导下对针尖位置进行确定之后植入粒子,然后根据间距0.5~1cm进行布源。治疗结束后进行CT扫描,确定病灶内粒子的分布情况之后在TPS中输入图像验证质量,对于粒子分布不理想的患者需要在1个月之内进行补充植入,治疗全程对患者的反应进行观察,同时给予止血以及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心率以及血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N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采用NRS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在0~10分之间,其中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1]。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所采用的软件为SPSS17.0,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资料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n(%)]表示的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NRS评分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的NR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较低,P<0.05。见附表。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过程中有3例出现穿刺点疼痛,进行非甾体类药物止痛之后疼痛缓解,1例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经治疗后消失,3例患者有少量出血现象,对出血点采用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后出血现象停止,1例肺内植入患者出现气胸现象,给予吸氧以及引流治疗之后完全吸收。
附表 比较治疗前后NRS评分(±s,分)
附表 比较治疗前后NRS评分(±s,分)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4h 3d 7d 30d 90d 60 5.01±3.99 2.92±1.42 2.48±1.25 2.85±1.26 3.08±1.25 3.15±1.26 9.343 0.000
3 讨论
植入125I粒子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效果较好,主要由于125I粒子植入可使得瘤内的剂量较高,而存在于瘤外的剂量则相对较低,并且并发症较少,患者耐受程度较好,在植入125I粒子的过程中由于距离较近,且持续照射,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不断缩小肿瘤体积,使得肿瘤对周围脏器、神经以及自身的张力不断减少,杀伤癌细胞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前列腺素以及缓激肽等致痛因子的释放,并且癌旁血管以及癌瘤体内会形成血栓,进而阻碍致痛因子,有效缓解疼痛。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的N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表明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效果较好,起效较为迅速并且疗效持久,在止痛的同时还可不断缩小肿瘤体积,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与孙琼[2]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降低NRS评分。